APP下载

浅论基于PPP模式的工程造价

2018-03-26林丽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主体

林丽丽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潍坊 261000

正文:

前言:在工程造价领域,PPP模式所呈现的优势十分显著,尤其是在融资方面,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融资方式更加科学,融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相关单位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模式的合理应用,正确认识该模式的内涵以及工作原则,并针对该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工程造价更加规范。

一、PPP模式概述

PPP模式,是一种合作性的管理模式,合作主体具体包括政府,以及社会资本,合作对象主要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合作周期表现为长期性。然而,现代人对该模式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认为该模式就是以政府干预为主,政府完全负责采购,而另一方负责施工。显然,此种认知并不正确,准确的认知应该是,政府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控制。搜集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专业性技能,对该模式进行有效推广,从而保证公共设施建设更加合理,满足现代人对公共环境的需求。所以说,PPP模式是通过社会资本和政府协调配合,前者为主导,后者为协助,共同对公共设施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体系更加规范。

二、PPP模式下政府进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原则

PPP模式背景下,从参与的主体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并且彼此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具体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需要对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对控制流程进行规范、明确,从而保证多方合作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能够发挥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目的,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功能。首先,政府需要围绕PPP模式对工作原则进行明确:第一,规避社会资本双重身份影响,保证政府工作顺利进行[1]。第二,规范工作流程,促进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出资,但是并不属于控股主体。相反地,社会资本才属于真正的控股主体,所以,在开展工程造价工作时,所呈现的主导作用比较显著。因此,在具体落实成本造价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个负责主体进行区别化对待和处理,充分发挥政府在造价工作中的促进作用,保证各项业务开展活动更加科学、有效。

三、在PPP模式下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难点

(一)设计建设项目

在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组织施工活动时,设计人员需要做好项目设计工作[2]。首先,针对工程项目,设计人员需要深入到市场现场环境,对现场情况进行勘探和调查。全面了解现场环境下的具体工程参数,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项目设计更加规范,为后续施工作业顺利开展,提供前提保障。在施工方案设计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将方案中涉及到各项资金支出,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合理制定工程项目施工预算。所以,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十分关键。然而,当前相关单位在设计环节成本控制方面,缺乏思想重视。设计理念和方法缺乏创新,导致项目设计不合理,而影响后期施工进度,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同时,在施工设计过程中,未能够做好施工成本动态管理,导致项目资金风险增加。

(二)工程项目施工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领域,关于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比较繁杂。因此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也就意味着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与改进。一旦出现这一问题,就意味着PPP模式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将出现很多不良风险隐患,例如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导致造价管理效果不理想。

四、运用PPP模式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和限制设计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能,相关人员需要对造价方案进行优化设计[3]。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实践勘探与现场调研,了解市场现场环境情况。之后,根据各项环境参数,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方案设计更加合理。同时,建筑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方案审核工作。负责主体需要积极沟通、交流,探讨施工方案、造价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并结合工程项目具体需求,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保证施工作业更加安全、有效。

(二)全风险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风险比较多样,对于项目工程质量造成的威胁较大。因此,在利用PPP模式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需要做好全风险管理。首先,政府与社会资本需要对施工方案加强审核,明确方案中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潜藏的风险,并设计有效的预防方案,从而实现施工风险的有效规避。同时,责任主体需要对施工索赔方案进行细化、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因工程变更出现的风险和冲突。此外,责任主体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风险监控,针对现有的施工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案,从而保证施工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加强PPP项目前期资金申报管理

在PPP模式项目正式成立之后,需要针对前期资金进行申报,对相关投资进行估算与分析,从而保证各项资金数据使用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干预,合理控制申报资金,保证前期资金配置更加合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政府需要建立完善性的审批机制,加强资金配置监督与管理,确保政府支出的资金数额在成本标准范围之内。同时,政府需要重点加强PPP模式项目资金支配监督。将资金配置方向以及具体的使用用途进行规范性统计与分析,从而保证政府资金配置更加安全、合理。此外,政府需要加强干预,合理制定评价体系,对合同进行规范性管理,保证资金申请更加合理。

(四)控制好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造价

在利用PPP模式进行造价管理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过程造价管理。首先,对管理内容进行明确,具体包括合同、财务、融资等。其次,构建完善性的造价成本控制体系,在体系中纳入人工、施工、设备等成本,保证施工作业更加符合规范标准。同时,优化造价管理方法。政府与社会资本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做好施工过程造价信息统计与分析,根据具体数据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保证工程资金配置科学、合理。借助PPP模式进行施工造价管理,控制施工风险,增加工程收益。

结论:综上,PPP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造价管理方式,在工程造价领域所占据的地位十分显著。因此,针对当前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相关单位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完善,从而为工程造价体系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工程造价之旅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