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分析

2018-03-26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市民化农村居民

●高 磊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和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中的中国非常需要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拥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国才能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去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如果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一切将无从谈起。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政府在进入新世纪后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需求之下,大量的农村居民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离开落后的农村进入繁华的城市务工。农民工为城市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和满足了社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并且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三)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不利的国家政策使得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城市化的负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即使与国外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且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要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要将部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这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并且也是世界各国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通常做法。农民工是农村居民中最早一批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居民,他们能够在城市找到自己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所以农民工市民化是可行的。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进而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一)思想观念障碍

观念的形成和变迁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而是在一个相当漫长时间内完成的。具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在就业和住房等方面享受着优惠待遇,而生活在落后农村的农民却较难享受这些方面的待遇。城乡居民待遇的极大差异使城市居民产生优越感,导致城市居民看不起农村居民并且对农村居民带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有一种排斥和抵触的心理。很多市民认为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会增加市场上劳动力资源的供应量,从而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和增大自己的就业压力;思想素质较低的农村居民会增加城市的犯罪率,影响城市治安和危害社会稳定;大量农民工进城会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和就医困难等“城市病”的产生。很多城市居民认为大批农民工进城会侵占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损害城市居民的利益和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市民对农民工市民化比较排斥,这种排斥心理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策障碍

1.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困难

据中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有近200万农民工子女无书可读,从而游荡在城市街头并且成为失学儿童。

户籍障碍使得很多公办学校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有一种排斥的心理,即使被接收,也可能会被区别看待和不能被一视同仁。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往往认为这些来自外地的学生不是本地生源,他们的学习成绩无论好坏都不会对本校的升学率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这些公办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不太重视。而师资雄厚和设施齐全的民办学校往往收费较高,使得只有很小一部分富裕的农民工子女才能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往往缺乏专业教学人才、设施落后、教育质量较低且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社会歧视和教育体制的缺陷等不利因素使得这些农村孩子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困难。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不可剥夺的权利并且在教育面前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为此,政府和社会应当克服偏见,努力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也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真正做到教育平等。

2.农民工住房政策缺乏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特别是那些举家迁往城市或是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工来说,住房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城市住房主要有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这两种类型。商品房较高的价格使得农民工一般很难负担。经济适用房则与商品房不同,它是一种保障性住房。它主要是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居民中收入较低的那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而主导建造的房子,并以较低的价格向具有一定资格的城市居民出售。这类房子虽然价格较低,但仅限于具有城市户口的人才能购买。收入水平较低和缺乏城市户籍使得农民工只能租房生活。住房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农民工进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

(三)制度障碍

1.传统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的市民化

传统户籍制度把中国居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户籍的不同使得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待遇有着极大差别,他们是两个在经济利益上完全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城市经济的发达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使得城市居民很久以来就在就业、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享受着良好的待遇且占有较多的资源,而农村居民却被拒之门外。20世纪80年代后,千千万万的农村居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农村进入繁华的城市务工。正是由于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辛苦劳动,中国才能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增长和国际地位才能不断提高,并且这些普通劳动者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很难转变为城市居民且无法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待遇。

2.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难度,同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未得到应有尊重和保护。

在养老保险方面,收入水平较低和流动性较大等不利因素使得农民工的参保率较低且经常出现退保的现象。在医疗保险方面,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不利因素使得多数农民工并未参保。当农民工生病后,收入水平较低和医药费用昂贵等因素使得他们经常看不起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在失业保险方面,没有城市户籍使得农民工几乎不能参保。当丢失工作后,农民工往往失去了生活来源并且生活较为艰难。

3.农村土地制度限制农民工的流动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贫穷落后的广大农村被逐渐确立起来,这种土地制度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不能自由处置土地使得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这对农田的流转和规模化种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且也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也使农村的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在中国尚未被建立起来并且土地流转的补偿机制也不成熟,这样便对农村土地的流转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

1.农民工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工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居民有着很大差别,致使他们在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中很难适应城市生活。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很难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仍然习惯于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娱乐方式。他们在空闲的时候很少参加城市里的各种娱乐活动,而是像生活在农村一样,选择看电视、睡觉、打牌等。与城市和城市生活相比,他们更喜欢农村和农村生活。他们对农村和农村生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并且对城市生活感到难以接受。

2.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教育人才缺乏、教育经费投资较少和思想观念落后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农村的教育比较落后。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民工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机会较少、收入水平较低和收入不太稳定;使得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和被城市居民所接受。

3.农民工职业技能较低

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与精细化,同时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农村教育的落后等一些不利因素使得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同时这些农民工很大一部分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缺乏职业必要的技能。这使得中国的农民工很难达到社会要求劳动者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的这个要求。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且工资待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差和安全漏洞较大。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途径

农民工市民化困难重重,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农民工遇到的困难和减少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的阻力,笔者认为政府和社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认识

改革开放后,大批的农村居民离开世代居住的乡村进入繁华的城市务工。农民工为城市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和满足了社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但他们却没有被市民所接受和无法顺利地成为城市居民,我们应当进行深刻反思。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政府和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宣传教育和提高市民的认识。政府和社会应向广大市民宣传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性和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积极鼓励市民和农民工加强交流沟通,消除市民的误解和忧虑。

(二)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保障

1.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

一是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中国政府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让每个孩子无论是市民的孩子还是农民的孩子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二是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努力让每个孩子无论是市民的孩子还是农民的孩子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三是政府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使得仅依靠公立学校是不能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的,还需依靠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国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去支持这些学校的发展。

2.提高农民工的住宿条件

提高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有利于提高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积极性与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要解决农民工住房难的问题,需要中国各级政府创新体制,出台和完善农民工住房政策。对于价格相对较低的经济适用房,政府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购买条件限制,让农民工与市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让农民工也有资格购买经济适用房。政府也可以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民工建设价格低廉的廉租房去降低农民工的购房成本。政府还可通过税收和货币政策降低农民工的购房成本,例如降低农民工的购房贷款利率。

(三)改革与完善相关制度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要求中国的立法部门应当完善立法以使农民工维权有法可依。中国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增强农民工的法律知识以使农民工能更好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无法充分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待遇。为此,中国应当取消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户籍划分并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使农民工在就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建立分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根据中国农民工的规模庞大和类型多样等特点相适应的分类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明确产权主体。土地产权主体的不明确使得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容易发生多元主体的利益之争且增加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因此,拥有明确的土地产权主体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土地流转容易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势必会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拥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使农村的土地流转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适当放宽土地流转的限制。大量农村田地的荒芜决定了在中国的农村必须要积极推行土地流转。然而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中国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严格限制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此,中国政府应当适当放宽土地流转限制,鼓励农村的土地流转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处置权。

(四)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并逐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他们的职业技能。

1.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

政府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去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在义务教育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逐渐普及高中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并积极鼓励将要走向社会的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政府也可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各种补贴。

2.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技能。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需要政府、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将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制定相关计划,稳步推进并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可通过加强宣传去让更多的农民工了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好处并积极鼓励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学校应当合理设置课程,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企事业单位应当克服偏见并积极履行义务,注重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1]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范大学报,2007(1).

[2]何晓红.论农民工市民化的素质障碍及对策[J].百家论坛,2006(1).

[3]胡平.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为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4).

[4]李斌.实现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3).

[5]李培林主编.农民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李强.农民工与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李涛,李真著.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8]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刘开明.边缘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0]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1]蒋月.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市民化农村居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
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