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河流域综合整治思路探讨

2018-03-25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丹徒区清淤水系

(1.丹徒区水利农机局,江苏 镇江 212028; 2.连云港市水利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0; 3.镇江市水利局,江苏 镇江 212000)

丹徒区水系按地形划分为长江水系和太湖水系,中心河属太湖流域湖西水系,外围水系主要与丹徒区沿江水系相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河流开发力度增大,中心河流域内水系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水系被侵害的问题突出,恶化的水质条件和水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流域水系特点,制定水系综合整治方案,修复河流生态和优化河流管理,充分发挥河道功能,维护河湖生命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1 中心河流域概况

1.1 水系现状

中心河发源于句容市高骊山,丹徒区长山、南青山、马鞍山等,洪水注入京杭大运河,外围水系主要与丹徒区沿江水系相接,流域西部地形为低山丘陵,南、北部为丘陵岗地,东部与中部为冲地,相对低平。中心河主要流经丹徒区和丹阳市,是太湖湖西水系北缘的重要行洪河道,也是镇江市的主要行洪、排涝、灌溉河道之一。流域内水系主要包括中心河干河及其支流西麓胜利河、小金河,支河莱金沟、幸福河、延湖河等,有县级河道3条,乡级河道14条,村级河道19条,上游有西麓、凌塘、张寺、海燕及西湾等10多座中、小型水库。上游左支河西麓胜利河长7.40km,右支河小金河长10.66km,干流长9.135km,总集水面积158km2。

1.2 流域水文

根据中心河流域内地形、水系、水库集水区等共划分水文分区45个。中心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685万m3。近年来,中心河流域内较大暴雨包括2001年7月29日,24h降雨量达130mm;2003年7月5日,24h降雨量达285mm;2004年6月25日,24h降雨量达191mm。

2 存在问题及分析

2005年以来,丹徒区对中心河骨干河段分5期进行了治理,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对干流及重要支流的干坝闸、谢巷滚水坝、莱村坝等主要建筑物进行了翻建,疏浚整治了小金河、西麓胜利河、朝阳河、张露河等部分河段,使流域内防洪排涝安全得以保证。但由于中心河流域支流河道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乡、村级河道不仅承担着两岸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任务,同时,还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由于长期以来治理保护投入不足,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2.1 乡村级河道淤积严重

随着丹徒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农田变成城市或集镇,有些小河、小渠被填埋,有些稍大的河道被改成暗渠,有些原本连通干流的河道变成了断头河,导致流域内水面率锐减、水系萎缩、引排不畅,河道内层层断坝、围河养鱼,农民乱垦乱种,普遍存在河道断面淤积、岸貌较差的问题。

2.2 水体普遍受到污染

随着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给量在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滞后。未经达标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塘坝,造成水体污染。

2.3 管理环节薄弱

为切实加强对涉水事务的管理,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相关规范,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治理措施标准较低,公众对水法规认知度不够,水法律法规、规划的执行力度缺乏实际操作性,水系空间管理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同时,由于追求经济效益,建设强度大,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水系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水面补偿措施不到位或布置不合理,增加水土流失,河道生态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3 治理指导思想和目标

根据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和镇江市“一江一河六行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要求,围绕“全面提升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河道水环境”的工作要求,丹徒区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在治理方案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实现丹徒区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清淤疏浚、畅通引排、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管网改造、长效管护等措施,对丹徒区中心河小流域水系进行综合整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为实现良性发展创造条件,为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生态丹徒”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中心河小流域水系综合整治修复,是在《丹徒区水系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流域内淤积严重的河道,实施清淤疏浚、水系沟通、岸坡整治、管网建设等工程,解决河道淤积、功能衰减、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 努力实现“河道通畅、水体清澈、岸坡绿化、景色优化、长效管护”的建设目标。

4 工程措施

丹徒区从研究中心河流域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坚持生态优先、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政府主导、长效管理的原则,对近年来淤积严重的河道进行重点整治,突出抓好水系建设,完善雨污、水管网改造等配套设施,修复水生态环境。区政府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和工程范围,提出在治理水系过程中,要兼顾防洪、排涝、灌溉及水景观,坚持“上游以蓄水为主、中游以蓄滞水为主、下游以加快泄水为主”,做到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统一规划,全面安排。

4.1 统筹兼顾实施

根据中心河主河及支河上游来水,区、镇、村3级按以下原则共同实施水系整治。ⓐ在大体上按“先清淤村级河道,再清淤乡级河道,最后清淤县级河道”的顺序进行分级清淤整治;ⓑ由环保部门、住建部门、农委部门等将雨污水管网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先于河道清淤工程实施,或与河道清淤工程同步实施;ⓒ按照先满足河道行洪功能要求,解决河道的淤积堵塞问题,再考虑河道护岸等环境美化提升问题;ⓓ分级治理,化解资金难题,村级河道由村委会为主体实施,区、乡镇给予补助,乡级河道由乡镇政府为主体负责实施,省、市、区进行奖励补助,县级河道和湖泊由区水利部门实施,进行系统治理,重点解决区域内防洪安全问题。

4.2 营造边坡景观及增加河道内生物多样性

在治理流域内河道时,边坡设计应在保证河道边坡稳定的基础上,以营造边坡景观及增加河道内生物多样性为基本目标,在水—土—生物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提高河道的自我组织和自我修复能力,建设自然健康的生态河岸,营造清澈美丽的自然水景,优美宜人的河岸景观空间,同时修复受污染的河流水体,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4.3 配套建筑物工程

通过水利部门开展中心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湖泊整理及配套建筑物工程,解决水系存在的防洪排涝问题,清淤工程以河道中心线维持现状,按河道行洪过流量的要求设计清淤断面,河道最小边坡坡比不陡于1∶2,拓宽流域内部分断面不足的河道。

4.4 实施截污纳管工程

通过住建、环保部门实施的截污纳管工程,将污水收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系统,最大程度地削减输入河道的污染物,农村生活污水结合住建部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通过建设“浮岛”,栽培芦苇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成分,控制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水的透视度,极大降低COD,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休憩空间,改善河道生态景观。

5 结 语

中心河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可增强河道原有防洪排涝、引水、生态等功能,增加河道调滞能力,改善河道水质、水环境。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水安全保证和水环境保护目的,提高了流域防洪能力,使河网水体流动通畅,易于控制,保障了河湖生态水量,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实现了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丹徒区清淤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镇江丹徒区开展二季度执法检查“双随机”抽取工作
镇江丹徒区上门服务企业 把好复工复产安全脉
镇江丹徒区主动出击 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大手拉小手 共迎党的百年华诞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实验小学党史知识小报作品选登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