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机制研究

2018-03-24任书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租房住房

任书娟

孝义市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 山西 孝义 032300

正文: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各个城市的不断发展,房价的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买不起房,如此也就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需要围绕着该方面问题进行有效防治和优化解决。公共租赁住房就是解决该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应该在当前各个城市发展中予以高度重视,尽量确保公共租赁住房能够在运营管理中更为高效可靠,针对以往常见的各个不公平现象或者是运营混乱问题进行优化控制,该方面的研究具备较强必要性。

一、公共租赁住房及其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住房,其在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政府的参与度较高,一般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统筹规划,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较为合理,能够符合城市目前发展的具体要求,相关建设也能够较为高效可靠,后续运营管理更是需要提高关注度,确保其能够服务于更为适宜的对象。

在当前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中,虽然该方面的受重视程度确实越来越高,整体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水平同样也得到了较好提升,但是在多个方面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比如从相关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的依据方面来看,当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规范、法律体系及实施细则,无法对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工作形成全面指导,同时也很可能导致相应运营管理中容易产生较多的隐患和漏洞,徇私舞弊现象随之出现。此外,从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的具体应用方面来看,分配的合理性以及相关标准的审查同样也面临着较高的难度,这也是以往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中纠纷问题较多的一个环节,对于相关运营管理人员同样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如在实际操作中,随着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由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信息的搜索、核实和动态管理缺乏一套比较客观、科学的体系和实施细则,家庭经济收入调查核实难度大,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大量基础性工作需要依靠街道、社区承担),这给公租房的分配准入和退出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难度。同时,因为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有效审查机制,同样也不利于该方面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容易导致较多问题和缺陷的产生。

二、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机制完善措施

(一)完善法律规范

在未来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机制运行中,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更为合理可行,必然需要首先从依据方面进行完善,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关法律规范进行完善,促使相应立法工作更为有序,尽量避免该方面的缺陷。结合这种法律规范方面的完善进行分析,立法必然需要作为关键的核心目标,但是以目前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法》,因此,为了较好实现对于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工作的有序管理和维系,借助于《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完善是比较可行的途径和举措,应该在未来予以高度重视。

结合相关规范的完善和推行,除了要重点围绕着以往常见的各个违规问题进行严厉打击外,还需要注重整个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流程的全面优化,为各项工作树立较为理想的依据和标准,提高法律规范实用性。比如去年北京市住建委就重点针对违规转租转借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限制该类住户5年内再次申请公租房。

(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在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中,相关问题的出现比较容易表现在准入退出机制方面,这也是较多纠纷问题出现以及影响公共租赁住房应用价值的关键点。结合这种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中准入退出机制的有效完善,需要促使相关运营管理人员具体明确相关准入退出机制,能够在后续审查执行中进行严格把关,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任何违规现象。针对现阶段常见的一些情理胜于法理的问题同样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要求相关审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具体标准贯彻执行,对于滥用职权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当然,为了更好保障相应申请人可以较好参与其中,还需要在信息共享方面加大力度,要求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能够较好获悉相应信息,进而才能够较好进行申请,避免因为信息方面的不畅影响到保障性住房的可靠运用。在退出机制方面同样也需要严格管控,实时审查先入人群的基本状况,对于符合退出条件的公共租赁住房使用者进行及时协调退出,避免占用他人资源。

(三)构建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

因为公共租赁住房在运营管理中往往面临着较高的难度,对于相应管理机构同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机构因为自身能力不强,专业度不够,就很容易表现出各种问题和缺陷。目前,由于公租房项目的不同,实际运营管理和服务者也多有不同。有的项目由区级住保部门负责,有的则由市级住保部门管理,而部分地产项目所配建的公租房,其服务管理则由所属项目开发商负责,同时,一些企事业单位自建的公租房,入住后的服务管理则由本单位负责,服务管理体系颇为复杂。基于此,在未来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中注重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的有效构建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应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营管理机构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要求其能够对于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审核以及物业管理等进行全方位关注,基于全过程管理理念,更好服务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以及应用流程,如此才能够体现更强实际效益。在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的构建中,同样也需要注重动态化发展和及时调整,力求更好优化公共租赁住房实际应用效益。

当然,即使有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负责相应事务,也应该首先利用试点进行逐步推广,比如去年我国就决定在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8个省份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在试点地区建立健全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为提升公租房运营管理能力提供支撑。

(四)加大监督力度

在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中,为了较好促使各项工作较为公平合理,注重社会监督同样也是比较关键的手段,利用社会资源对于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营管理全过程进行详细监督审查,必然也就能够及时发现各类问题,对于违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逐步规范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流程,如设立公租房服务热线,开通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网络媒介,畅通群众意见表达和反馈的渠道,主动听取保障对象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保障对象合理诉求。当然,为了更好促使社会监督工作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除了要提高社会力量的监督管理意识外,还需要切实加大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促使相关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公开,进而也就可以有效接受社会力量的监督管理,这也就对于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从公共租赁住房自身入手进行有效监督也是必要手段,比如北京市级公租房都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如果有非住户频繁进入则会预警处理,进而也就可以打击一些“转租”行为,有助于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应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工作在当前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相应运营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容易在很多方面出现问题和缺陷,这也就需要在未来不断加大法律规范的完善力度,注重针对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各个流程的详细监管控制,综合提升公共租赁住房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租房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观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租房客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