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安徽省茶产业创新发展举措

2018-03-23

茶业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安徽省优势发展

袁 争



浅议安徽省茶产业创新发展举措

袁 争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黄山 245000)

新时代的茶产业作为安徽省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方面,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及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提出,在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依靠“发掘竞争优势、构建良好外部环境、凝聚创新人才、发挥基层动力、着力全球战略布局、绿色发展”等六个举措,推动安徽省茶产业创新发展进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新时代;茶产业;安徽省;创新发展;扶贫攻坚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计划,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茶产业作为安徽省主要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安徽省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方面发挥重要功用。然而,本省茶产业面临发展粗放、改革滞后、管理低效等挑战。在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下,唯有依靠创新模式驱动茶产业发展,以茶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才能引领优势特色产业的全面升级。

1安徽省茶产业创新发展六举措

2016年,安徽省茶园面积约177000hm2,占全国茶园面积的5.9%;总产值约90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5.36%;单位产值低于全国水平;出口茶叶数量及金额居全国第二;茶园“三品”认证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5~90%;茶企普遍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现象。总体而言,安徽省茶产业在完善制度建设、发掘产品优势、健全利益机制等方面尚显不足。在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关键词的新时代下,安徽省茶产业需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现安徽茶业的历史性跨越。笔者认为,新时代下,安徽省茶产业的创新发展,可借助以下六个方面的举措:

1.1紧扣发展,发掘竞争优势

发展是产业的第一主题。首先,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面向社会需求是科技领域的两大指导原则。以科技促生产、以科技促发展,是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其次,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传统价值链断裂,新业态与日俱增,市场多元化格局日趋完善。科技创新与业态创新相辅相成,共同发掘竞争优势,促使差别化竞争态势的形成。紧扣发展是主题,发掘竞争优势是思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和技术,将为安徽省优化茶产品产业结构发挥效用。特以两例作说明。

第一,以茶树新品种选育为例:2011至2016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茶农自选新品系为基础,培育出皖茶4号、皖茶5号等省级无性系良种。所育良种适制名优绿茶或红茶,且产量高于福鼎大白茶。第二,再以葛叶复合红茶为例:葛是皖南和皖西山区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之一。目前有关葛的综合利用,主要是将葛根榨取葛粉药用,而葛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黄山市天旺公司将葛叶的药用价值和祁门红茶的饮用价值相结合,研发出葛叶复合红茶[1]。复合红茶既有“祁门香”,又无葛叶的苦涩味,且药理和保健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1.2深化改革,构建良好环境

以政策保障为基石,以资本运营为理念,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动能,从而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如陕西省泾阳县政府以泾阳茯茶为切入点,整合当地资本,并与著名的营销团队接洽,在营销模式上推陈出新,拍摄以泾阳茯茶历史为背景的热播电视剧,实现三产融合,带动当地茶叶经济的发展。以历史为背景,以时代为坐标,以茶文化为载体,明确自身定位,发掘自身优势,借助传播媒体及新型营销渠道,突破发展理念和发展瓶颈,从而创建茶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舞台。

1.3强化激励,凝聚创新人才

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完善人才评定制度,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以培育创新型人才,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以安徽省科研单位为例。首先,以人为本,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到人尽其才;其次,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与薪酬挂钩;最后,逐步推行“评聘分开”制度,杜绝“吃空饷”现象。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安徽省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将大幅提升。

1.4扶贫攻坚,发挥基层动力

扶贫攻坚工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部分地区为例。(1)黄山市每年茶叶产量约占安徽省茶叶总产量的40%,是全省主要产茶市之一。近年来,黄山市黄山区突出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保障三大支撑,坚持硬件强化、软件提升两手抓,积极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产业帮扶上,立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扶持项目,2015年共协助1509户贫困家庭发展茶、竹、香榧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果。(2)首批国家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岳西县,是安徽省唯一的纯山区,且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并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产于岳西县的岳西翠兰已拥有四大“国字号”招牌,品牌价值提升至14.17亿元。(3)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石台县,凭借当地富硒资源,首创“一亩茶山”、“众筹慢庄”等新型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消费业态,推进了当地就业率的提升和农副产品的销售。(4)潜山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动能,变农民为工人,将贫困户纳入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脱贫致富。扶持基层茶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以“造血帮扶”替代“输血援助”,推动安徽省茶产业的腾飞。

1.5扩大开放,全球战略布局

以全球视野谋划布局,做到资源调动国际化,创新驱动全球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他国优秀思想结合,运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合理扩大布局,以做大做强安徽省茶产业,并提升安徽省茶业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以黄山市为例。黄山市建市30年来,已与全球11座城市或自然风景区建立友好联系,此为推行“旅游建市”理念的成果之一。可以茶旅融合为关键词,借助旅游通道,创新茶业三产融合模式,打造黄山茶产业在世界上的新品牌。此外,扩大开放的首要前提是,提升茶叶品质控制能力,完善品质管理,不仅需知名度提高,还应技术过硬、产品过硬,方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1.6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茶产业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指导思想,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催生茶旅融合、三产融合,并积极对接科普、养生等其他产业,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2结语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中,茶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可助力山区脱贫,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要素分配不合理的农业现状,并改良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在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国际环境、政策扶持、制度革新、理念创新和市场竞争等产业要素,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创新驱动茶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茶产业创新发展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安徽助力。

[1] 邬开模, 林世锋, 邬国栋. 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制作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6, (3): 37-39.

(责任编辑:蒋文倩)

2017-1-8

S571.1

A

1006-5768(2018)01-016-002

猜你喜欢

安徽省优势发展
成长相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矮的优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画与话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