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效果

2018-03-23王晓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淋巴瘤单抗原发性

王晓娜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侵袭性非霍杰金淋巴瘤,发病部位多为软脑膜、脑组织及脊髓等处,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由于病灶处于颅内,一般药物很难通过血-脑脊液到达病灶,获得理想的临床缓解效果[2]。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缓解率及远期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60.5±3.5)岁;临床症状:头痛22例,恶心20例,有肢体活动障碍11例,记忆力下降8例,性格改变9例,失语4例,共济失调8例,意识障碍4例。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0.8±3.9)岁;临床症状:头痛23例,恶心21例,有肢体活动障碍10例,记忆力下降7例,性格改变8例,失语3例,共济失调9例,意识障碍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接诊后根据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颅脑CT、MRI、病理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中影像学检查:单一病灶者15例,有2个以上病灶患者10例;CT检查显示有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变,病变周围脑组织有轻微水肿,强化后密度均匀增强。MRI检查T1为低信号到等信号,T2为等信号到高信号,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明显均一强化。所有患者均采用术中或立体定向活检术采集病理标本,病理检查显示: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2例,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行腰椎穿刺取脑脊髓液进行脱落细胞检查找到肿瘤细胞10例。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心、肝、肾、肺等严重基础性疾病;排除存在本次研究用药禁忌证;排除全身淋巴瘤患者;排除己经进行放、化疗治疗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大剂量甲氨喋呤进行治疗,静脉注射甲氨喋呤,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用药剂量为3 g/m2,全脑放疗,1.8~2.0 Gy/次,5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周期,2~6个周期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静脉注射甲氨喋呤,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用药剂量为3 g/m2,利妥昔单抗为375 g/m2。用药后12 h用亚叶酸钙进行解救治疗,充分碱化尿液。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周期,2~6个周期为1个疗程。

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随访调查,统计1、3年的存活率。

1.3 观察指标[4]

1.3.1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病灶消失时间维持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PR):病灶垂直径乘积缩小50%,且维持在4周以上;稳定(SD):未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治疗效果;进展(PD):病灶垂直径乘积增加超过25%;总有效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总例数]×100%。

1.3.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贫血、肝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及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3.3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随访调查,统计平均无进展存活期。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比较结果提示P<0.05,则可以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以P<0.05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贫血6例,占比为24.00%;肝功能损伤4例,占比为16.00%;消化道反应6例,占比为24.00%;口腔溃疡4例,占比为16.00%。对照组患者出现贫血11例,占比为44.00%;肝功能损伤9例,占比为36.00%;消化道反应11例,占比为44.00%;口腔溃疡9例,占比为36.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平均无进展存活期情况: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平均无进展存活期为(28±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无进展存活期为(11±5)个月,t=15.391,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进展性恶性肿瘤,传统治疗多采用阿奇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药物的经典CHOP化疗方案,但这些药物较难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因而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有研究成果表明,若采用单纯放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为10个月,平均无进展存活时间为12~15个月。在PCNSL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因而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实施靶向性治疗,其作用机制为促使B细胞衰亡,增强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度,具有非常显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无进展存活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时杰等[5]的报道有相似性。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可延长平均无进展存活期,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临床上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1] 梅书豪.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166-167.

[2] 王炳华,穆培丽.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155-156.

[3] 罗伟,冀林华,耿惠.等,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2):444-447.

[4] 何孜岩.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51-52.

[5] 时杰,代荣钦,臧玉柱,等.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848.

猜你喜欢

淋巴瘤单抗原发性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