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与探索

2018-03-22高瑞娟

魅力中国 2018年37期
关键词:辅导员互联网+职业

高瑞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各行各业博弈的制高点,也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重大契机和转折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复杂,呈现出复杂性、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等特点,因为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便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把握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新特征,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思想引领、教育管理、创新实践和理论研究等核心职业能力。

关键字:互联网+;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探索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它是针对不同产业间发展的一项新计划,应用手段则是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联合和深入融合的方式进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新的特征:复杂性、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有助于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境界。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特征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既是对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和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包括了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特殊要求,不仅要有实践育人的能力,还要有培育管理育人的能力。

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条例》从初、中、高三个职业能力等级,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具有一下几个特征:一是实践性。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改革,辅导员工作同时也需要随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实际生活和学习,做到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二是引导性。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信息充斥着大学校园,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将正确的“三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实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业、择业、升学、就业等方面能够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三是与时俱进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社会环境的大变化导致高校学生群体的出现一些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自我知识储备更新换代的能力,应付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能力,根据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与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四是专业性,辅导员要不断成长,既要“达标合格 ”,更要结合自身的兴趣、优势及经历形成比较稳定的专业特色。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面临的考验

(一)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面临的挑战。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更加依赖网络,相信网络,一些社会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相关网站充斥着青年学生的大脑和大学校园,例如“读书无用论”、“寒门再不出才子”、“不闻政治,不懂历史”、“白天旷课睡觉,晚上游戲人生,国事家事与我无关”、“不求高分,只求混个文凭”、“高职毕业生不如农民工”、“国外比国内什么都好”等。更有甚者,毫无判断力,轻浮武断,轻信网络谣言、参与和传播境内外非法社会组织、轻信“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优于社会主义制度”、支持“台独”“港独”等。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正确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辅导员角色定位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更多途径和渠道。同时,在“微媒体”的广泛运用的环境下,大学生不仅成为了信息的接收者,而且还是信息的发布者。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模式不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学生不再是完全全盘接受,而是更相信自己的想法,学生们的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强,这些对辅导员的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辅导员面对90后学生的全新变化,应重新审视角色定位,紧跟时代步伐,思考如何转换角色定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服务优先模式”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角色定位目标。

(三)原始知识储备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抓紧各种渠道加强自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实践锻炼,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等,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教育”形势下新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主动学习网络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善于借助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路

(一)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辅导员被誉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辅导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首先,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的领航者。在实践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要真正树立 “以生为本 ”的理念,以高尚品格和个人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而且还能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其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行动的示范者。在网络高速普及的情况下,辅导员应准确把握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婚恋观、文化观、社会观等多方面因素,立足师生双方认知的共同点,以自身实际行动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培育学生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

猜你喜欢

辅导员互联网+职业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我爱的职业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