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2018-03-22郑立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麦区播种期播种量

郑立芳

(辛集市原种场 河北 辛集 052360)

1 科学选用优良高产品种

小麦创高产,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选择抗病、抗倒性好,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优质品种,特别要大力推广中早熟的优良小麦品种。根据这些原则及省农业部门确定的小麦良种补贴推介品种,选用适宜的品种。

2 做好种子处理 确保种子质量

做好种子筛选工作,去掉瘪粒、碎粒和杂质,选择精选包衣种子,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物质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种子应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黑穗病,用50%辛硫磷乳油100 ml+2%立克秀(戊唑醇)150 g,兑水2~3 kg,拌麦种50 kg;或用3%敌萎丹250~300 ml+2.5%适乐时100~200 ml兑水500 ml拌种50 kg。

3 立足节水栽培 保证足墒播种

一般年份,无论夏季降雨多少,经过玉米收获、灭茬、整地等环节以后,墒情可能不够。因此,要改变部分地区因伏期雨水多而盲目抢墒播种,而后浇“蒙头水”或“满月水”的习惯。或采取在玉米收获前10~15 d洇地的方法,保证足墒播种。底墒充足不仅可以保证苗全、苗匀、苗壮,而且通过推迟春一水使小麦苗期适度水分胁迫,促使小麦根系下扎,深层根系数量增加,有利于小麦充分利用地下深层水,实现节水高产并重的目标。然而,2017年是个例外,9月份河北省中南部降水量不及往年的10%~20%,但是,10月7~10日连续降雨,是近几十年来没有遇到的,实属罕见,土壤“喝饱了”,收割玉米都进不了地,致使小麦播种期推迟1周。总之,小麦播种前是否需要浇水,要看土壤墒情再做决定。

4 做好秸秆还田 注重培肥地力

河北省小麦取得亩产600 kg的高产田,有机质含量应在17~24 g/kg,氮磷钾养分需求较高。氮磷钾通过施用化肥可以提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一是有机肥,二是秸秆还田。因此,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是保持农田可持续增产的必由之路。近两年,有的农户图省事,直接卖青储饲料,把玉米秸秆都收走了,这样做不利于培肥地力,要通过适宜农机具配套,提高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或收获后,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遍,务必打碎打烂,以提高播种质量,加快秸秆的发酵速度。

5 树立节肥意识 合理施用底肥

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测土结果和养分状况,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施肥量。在不能实施配方施肥时,施用量可根据吸收量确定。亩产500~600 kg小麦,一般亩底施磷酸二铵15~20 kg,尿素8~10 kg,钾肥5 kg,提倡增施有机肥。

6 农机农艺配套 确保整地质量

近3年内深耕或深松过的,可旋耕2~3遍,使深度达到15 cm以上,确保旋耕质量。深耕或旋耕后要及时耙耱或镇压,避免跑墒。要掌握好耙耢时机,避免形成坷垃,做到上虚下实,土地细平。必须确保整地质量,以防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缺苗断垄。

7 科学确定播种期

只有适期播种,才能形成壮苗,以保证冬前稳健生长和安全越冬。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为适宜播种期。在一般年份,河北省南部麦区播期应掌握在10月8~18日,中部麦区掌握在10月5~12日,北部麦区掌握在10月1~8日,冀东麦区适当提前。

8 确定合理播种量

要分批次准确测定种子发芽率,根据品种特性、发芽率、播种期和地力等条件合理确定播种量。要充分考虑不同品种的休眠期。发芽率的测定时间,在可能的范围内越晚越好。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冀中南掌握亩基本苗20万~25万,冀东和北部麦区掌握在25万~30万。对于因前茬成熟晚,难以实现适时播种的区域,要贯彻播期播量相配套技术,每晚播1 d每亩增加1万基本苗,但最多不超过每亩35万基本苗。采用符合前述标准的种子,在适宜播种期开始的前5 d内,冀中南每亩播种量12~14 kg,冀东和北部13~15 kg。以后每推迟播种1 d,每亩播种量增加0.5 kg,但最多不超过每亩17.5 kg。种子质量(特别是发芽率)低于前述标准的,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9 改进播种技术 提高播种质量

大力推广种植形式为12~15 cm等行距全密种植形式,等行全密种植技术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减轻缺苗断垄的影响,改善群个体结构,增加群体穗数,实现增产。另外注意播种机速度不能太快,匀速慢行,播种深度掌握在3~5 cm,早播宜深,晚播宜浅。通过精细播种,减少缺苗断垄和“撮子苗”现象。

10 推广镇压技术 保证壮苗耐旱

播后镇压可以有效地碾碎坷垃、踏实土壤、增强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度,提高出苗率,起到既抗旱又抗寒的作用,减轻旱害和冻害的影响。播种后要根据墒情适时镇压,提墒保墒。镇压的时间,晴天中午播种,墒情稍差的,要马上镇压;墒情好的稍后镇压。墒情特别充足的,可在出苗前甚至出苗后适时镇压。

猜你喜欢

麦区播种期播种量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河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小麦品种引种备案目录(第四批)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