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家庄油区生产优化研究

2018-03-20高建梅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8年1期
关键词:沉降罐稀油外输

高建梅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200)

采油厂当前面临着“低油价、新常态”经济危机,油田经营收入和利润面临着严重亏损,其原因是生产成本投入高,要扭转当前亏损局面必须降低生产成本。陈庄集油站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优化生产运行,从节能减排入手,在保证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的情况下降本增效。

1 生产现状分析

陈庄集油站主要担负着陈家庄油区的稠油脱水、外输和污水处理、外输任务。近年来进站液量逐年增加,由于生产工艺滞后,生产处于超负荷运行,另外受沉降环境的影响原油脱水效果差。陈庄站在现有工艺流程基础上,以节约成本为目的,分别对分水流程、加热炉流程进行调整,污油回收流程、稀油流程进行改造,安装了脱气筒,提高了来液处理能力,降低了井排压力,稳定了沉降环境,延长了沉降时间,改善了稠油处理效果。

陈庄站考虑到掺稀对生产的影响因素,提出停掺稀油方案。由于当时生产运行不稳定没有实施。

1)掺稀的目的

陈庄来液为稠油,含沥青质、胶质较多,黏度高、流动性差,脱水难度大。在沉降36小时的前提下,外输含水难以达标。因此采用掺稀油方法,降低稠油黏度,提高脱水效果,保证外输含水控制在指标以内。稀油温度在37~41℃之间,进站温度低,为了不影响系统脱水温度,需用一台加热炉加热后进入流程。

2)目前存在的问题

掺稀效果不理想。随着近几年稀油油品性质变差,稀油密度持续升高,在0.93 kg/m3左右,稀油含水率超过1.0%时,随着油品乳化程度的加深,掺稀油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影响正常生产。

输油管线老化,泄漏频繁。稀油线1992年8月投产,全长7.5 km,现已年久老化,穿孔现象频繁,年平均穿孔2次,影响生产正常运行,污染环境,而且维护费用高。

生产负荷增加。掺稀油增加了进站液量导致干压上升,增加了分水器处理量负荷;掺稀加热导致耗电量、燃料用量增加,外输耗电量增加,造成能源浪费。

2 停掺稀方案实施

陈庄站自脱气筒投运以来,沉降罐受溶解气搅动影响减小,沉降罐含水大幅下降、脱水效果显著,在药剂投加量和脱水时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外输含水很好的控制在1.0%左右。陈庄站决定结合夏季有利气候条件和新阀线投产契机,实施停掺稀方案。

停掺稀油期间控制好各级加热炉出炉温度,确保进入一次沉降罐的含水油温度不低于95℃,一次沉降罐温度保持在90~92℃。做好药剂投加准备工作,预备足够的破乳剂,投产前一天药剂量提升至300 kg/d,控制好破乳剂投加量,如果异常,采取罐顶加药处理,每次加药200 kg,确保生产正常。

2016年6月17日开始,陈庄站实施了停掺稀油方案,停运了两台稀油流量计,一台稀油加热炉。停掺稀后,进站处理液量降低,每月进站液量减少2.3万m3左右;管线干压降低,由0.42 MPa降至0.36 MPa;外输排量降低,外输耗电降低。缩短了计量、盘库时间。

3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停掺稀油后外输量平均减少600 m3/d,管输1 m3油耗电0.4 kW·h,1 kW·h电费0.661元,加热炉电机功率7.5 kW,折合煤系数1.229,全年运行365天。

外输泵年节约电费5.790 4万元。加热炉年节约电费4.34万元,折合煤炭18.841吨。

每天节约燃气约1 300 m3/d,工业用气3.4元/m3,折合煤系数13.3,则节约燃气费161.33万元,折合煤631.085吨。停掺稀油全年节煤炭649.926吨。

稀油线的计量仪表仪器检定、管道穿孔维护费用约为30万元/a。综上所述,停掺稀油后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为201.46万元。

2)社会效益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根据《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方法-物料衡算法》HJ/T 69-2001,燃烧1吨煤,含硫率1%,产生SO216 kg,1万m3废气,产生200 kg烟尘。停掺稀后,陈庄站节煤649.926吨,减少SO2排放10 398.81 kg,废气649.926万m3,烟尘129 985.1 kg。

②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时间

减少巡护稀油线、稀油加热、计量、盘库、化验、采集参数等工作量,每人每天节约工作时间2小时。

③节约成本创效益,促进安全生产

停运加热炉降低了H2S对炉体的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生产干压平稳,确保了生产平稳安全运行。

4 结论

面对低油价“寒冬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重点抓好节能、减排、降耗、挖潜增效工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停掺稀油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果,下一步集输陈南站也将实施此方案。

猜你喜欢

沉降罐稀油外输
污水沉降罐介质腐蚀性分析
FLNG外输系统在中国南海的适用性分析及国产化研究思考
绥芬河
原油密闭处理工艺技术分析及研究
沉降罐原油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春光油田井筒掺稀降黏稠稀油动态混合流动特征研究
某采油厂精细管理提高效益经验浅析
西北油田首座“注气+掺稀”先导工程投产成功
喇嘛甸油田外挂水箱式污水沉降罐出水工艺探讨
污水沉降罐过渡层组分分析与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