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18-03-20冀中锐史根生郝华正

草原与草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草种生草果树

冀中锐,李 建,史根生,郝华正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 汾阳 032200)

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现代化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此模式最早可追溯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出现与发展,应得益于不断发展的灌溉系统与不断改进的割草机。果园生草有两种栽培方式,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自然生草指自然生出杂草后在株行间选留适宜草种,并去除不适宜的杂草。人工种草指选择适宜草种在果树全园或株行间进行人工种植。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果园生草栽培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那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但是,我国的果园生草栽培却发展较为迟。据调查统计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果园采用了此类模式。按其发展阶段看,目前已只是进入“小面积试验及应用”阶段〔1〕。很显然,这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的进程。果园生草栽培应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看,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也都离不开此类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果园采取着一种较为传统的果园栽培技术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除草,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降低收益率。而果园生草栽培模式的一个优点就是省去了这一环节。因此,无论从工作效能角度还是从工作效益角度,果园生草栽培模式都是较为先进的。而且,果园中存在着一条完整的生物链和产业链,这有利于果园生态平衡,保证果树的健康成长。果园生草栽培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而这对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明显的推动。本研究综合先前的各类相关研究或试验资料,从果园生草的各类具体影响为重点,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1 果园生草草种的选择

1.1 草种选择原则

筛选果园生草植物种与品种,必须综合考量灌溉、气候、土壤肥力、果树种类等条件。如果某类草种具有优良果园生草特性,而且符合果园生长的实际需求,就可对其进行引种栽培,对草种进行优中选优。与此同时,要充分关注当地的各类植物资源,因为它们往往是果园生草的潜在优良草种。与引进的草种相比,地方草种适应性强的特征较为突出。而且,若其符合果园需要,则其管理措施简单、稳定性强、适应性高等优点也会充分体现出来。因此,要按照以上原则,科学选择草种。

1.2 草种类型选择研究进展

有学者〔2〕研究发现,草种的选择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果园生草的效果。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冷季型豆类是一般果园生草的最佳选择。尤其是那些具有茂盛枝叶,匍匐生长且总体较矮的类型,其选择效果更好。张文利等人〔3〕指出,苜蓿与三叶草是干旱、冷凉杏园的理想选择,其栽植效果较其它草种更佳。因此,那里的人们通常选择间作方式来种植这些草种。这有效地改善了果园的生态环境,对果实与果树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王富荣等人〔4〕认为,北方的桃园因气候因素而产生冬闲期,此种环境下适宜选择冷季型草种大麦草,对其进行间作。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较长时间的重叠,有助于草种的生长。由此可见,因水肥竞争较低,使得冷季型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从草种归类的角度讲,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是选择度最高的草种类型。其中,多年生草与一年生草都在此范畴之内。在现实中,荠菜、早熟禾、百喜、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长毛野豌豆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草种。对比发现,这些良种存在某些共性特征,如耗水量小、矮生、须根多。正因为如此,大量的死根被留存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腐烂变质,一方面增强了土壤通透性,而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有些草种比较适合自然生草的需求,如狗尾草、虱子草、马唐草等等。

2 生草对果园土壤的影响

刘蝴蝶等人〔5〕研究发现,采用生草覆盖的方式来改善苹果园的土壤环境,覆盖时间维持在2~3 a左右,结果发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覆盖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白三叶、百脉根、扁茎黄芪、鸭毛草等不同生草区,与对照相比分别增长51%、47%、52%、54%。孙计平等人〔6〕指出,土壤容重经生草处理后下降趋势明显,而且排水能力、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等几项指标也有了明显提升。当然,生草的影响会因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0~10 cm的深度情况下,生草对土壤影响体现最为明显。

在生草根系方面,应以网络状交错穿插式结构最佳,如元素流失量得以有效控制、土壤条件进一步改善、果园土体结构更加稳定等。同时,其作用还体现在:土壤物理性状更加完善,土壤总孔隙度显著提高,土壤容重不断降低;土壤酶的活性有所增长,土壤有益微生物显著增多;敏感元素含量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高。〔7-12〕

3 生草栽培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的影响

邓丰产等〔13〕研究发现,新梢量因高羊茅处理而明显较少,苹果树干周因高羊茅、白三叶草处理而明显减小。生草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这种效果会因生草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抑制,可通过浅根性良性草种的选择而不断减弱。此外,果园的生理生态效应也因生草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冠幅与产量两项指标,会因覆盖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应适宜选择带状覆盖方式〔14〕。朱东方等人〔15〕指出,果园的土壤环境与气候条件因生草而不断变化。在生草的作用下,核桃仁中的脂肪含量会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4 果园生草栽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 草种筛选研究较少

对于果园生草来说,首要问题应为草种选择问题。果园生草能否取得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草种选择的质量。然而,就目前研究现状看,草种研究还不够成熟,只是局限在部分草种上。因此,增大草种研究范围,是目前果园生草栽培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4.2 果园生草配套栽培技术

提升生草果园管理实效,首先应明确各类问题,如病害和虫害发生问题、带状种植与全园种植权衡问题、人工种草与自然生草选择问题等。

5 研究发展方向

5.1草种选择方面

选择何种生草草种,应主要依据果园条件与果树条件。综合对比发现,那些菌根侵染率高、浅根性高的草种,往往成为首选。此外,草种的选择,必须满足与果树的水肥竞争力相对较弱、地面覆盖充足、保证果树根系吸收功能等条件。

5.2 系统研究生草栽培管理模式

从果园实际出发,在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生草模式。掌握果园生理生态效应的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选择。在各典型分布区域,按照实际的果园情况而进行不同形式的生草研究。

6 讨论

养分水分竞争,是套作体系或者作物间作的必然现象。果实的品质、果树的生长,都会受到生草的影响。在树体内,各类营养元素会进行不同的运输和分配,而生草对其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生草前期与后期所产生的影响明显不同。如在前期,土壤表层根系密度会有所降低,果树叶面积会有所减少,果树枝条生长也会受到减弱;而在后期,产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且品质总体上有了较大提升。因此,对待生草,应秉持一种长远的视角,充分认识到它的各项突出作用,认真选择好草种。同时,对肥水与苗期进行有效管理。鉴于科学刈割无法彻底解决果树与生草竞争肥水的问题。因此,要想提高果园生草管理的水平必须加强生草和果树养分研究,掌握水分竞争机理,动态观察年吸收状况。

猜你喜欢

草种生草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果园自然生草及培肥技术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草种业快速发展
销售伪劣种子罪的司法认定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不同牧草替代紫茎泽兰的试验效果调查
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沂蒙山区果园生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