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反讽艺术

2018-03-20游容华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巴伦福克纳艾米莉

游容华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语数教学部,福州 350202)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最为国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和他出色的意识流写法。威廉·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在CNKI中国知网以“福克纳”为主题搜索出的结果有3326条,最早的是1962年8月发表在《世界文学》上的《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病逝》一文,1999年至今,研究福克纳的文章每年均在50篇以上,2010年一年收录的以福克纳为主题的文章更是达到了221篇之多。所以,有人将福克纳列为以英语写作的作家中研究关注度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家。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1]于1930年4月30日发表在《论坛》杂志,是福克纳第一篇也是引起最大反响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短篇小说收在他 1931 年发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第十三篇》中,1950 年又收入他的《短篇小说集》中。该小说的中文译本最早刊发在1979年第6期的《外国文艺》[2]上,1980年5月,裘小龙在《读书》发表了《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绿头巾想到的》,此后国内开始了对这篇短篇小说的研究。据CNKI中国知网不完全统计,国内从2006年开始进入研究的热潮期,从2006年开始,国内每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篇名含“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字样的学术论文均在10篇以上,并在2010年达到了目前研究的高峰——这一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篇名含“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字样的学术论文就有35篇,是学术界对福克纳所有作品中关注度仅次于《喧哗与骚动》的一篇小说。可以说,论者关注、研究的角度已相当全面。但笔者发现,还没有学者专门从反讽艺术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分析、解读,本论文从反讽艺术切入,分别从叙述语言、人物分析、小说结构布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从叙述语言看《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反讽

这篇小说总共有五个部分,通过细读,每个部分的叙述语言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具有反讽意味的句子来。下面我们举些例子来进行分析。

1.1 小说第一部分的反讽

小说第一部分描述艾米莉家的房子,用的句子是“在棉花车和加油泵上方耸立着固执而妖艳的破败房子——真是有碍观瞻大煞风景”。这一段第一句写到房子“曾经涂成白色”,白色是和“妖艳”挂不上钩的,更何况是破败的白色,那么这里的“妖艳”就有反讽意味了。同样是这一段的最后,写到“现在艾米莉小姐已经加入了那些威严名字的代表行列”,可是这些代表却是在“杰斐逊战役中倒下的南北双方无名士兵墓之间”,“威严”却“无名”,也可见其反讽意味,说明“艾米莉”的名字实际上并不“威严”。

1.2 小说第二部分的反讽

第二部分写到艾米莉家传出臭味时,女士们的反应是“不感到吃惊,那是芸芸众生的世界和有权有势的格里尔森家之间的另一个联系”。女士们对艾米莉家传出臭味的事是幸灾乐祸的,从日常生活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桩小事,但接连有“两起投诉”,还连夜召开了“参议会——三位老人和一个比较年轻的新一代成员一起开了个会”,还在“第二天午夜过后,四个人……像夜贼一样绕着房子蹑足潜踪,用力嗅着砖砌墙角和地窖口……其中一人一只手从挎在肩上的袋子里拿出了什么东西,持续做出播种的动作”。这里一方面写出了女士们的幸灾乐祸,隐约觉得艾米莉家的臭味是家务做得不干净,是对艾米莉只雇佣一个黑人男仆的嘲讽。另一方面是男人们的煞有介事。此前,艾米莉家一个女邻居说过这么一句“不是有法律吗?”,既然有法律,可是这些参议会成员却需要像“夜贼”似的,讽刺了当时法律的无能和有法不依。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的行动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作用,因为“一两周后,气味消失了”,说明并不是他们撒的石灰[注]小说英文原文里有“石灰”一词。起了作用,也说明了其实臭味并不是像80高龄的法官斯蒂文斯镇长所以为的,“也许是她的那个黑鬼在院子里打死了一条蛇或一只老鼠”。但是撒过石灰后,大家就都心安了,没有人再有异议、再去投诉或抗议,也没有人再疑心艾米莉家死了其他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艾米莉可以在家中藏尸几十年而不会被人发觉的很大原因——他们并不真正关心艾米莉家发生的事。

另外,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在1894年,镇长沙多里斯上校免除了艾米莉的税,从她父亲去世之日起到艾米莉死为止。等思想更现代的下一代人当了镇长和参议院时,却开始想要征收艾米莉的税,并在寄纳税通知单无效后亲自派代表团登门拜访。根据文本,这是艾米莉去世前10年;文本里还提到,此时沙多里斯上校已去世10年了。也就是说,沙多里斯上校至少在1894年后又活了20年。可是为何在艾米莉的父亲去世2年后,发生臭味事件时的镇长却是80高龄的斯蒂文斯法官了呢?80高龄却“思想更现代”,可他们实际做的事并不见出他们的思想如何现代了,这里面的反讽不言而喻。

1.3 小说第三部分的反讽

第三部分反讽意味最浓的部分是在艾米莉买毒药的部分。艾米莉开门见山地说“我要买些毒药”,在跟药剂师的交谈过程中提出“我想要砒霜”,当药剂师说“法律要求你说明你要用它做什么”,艾米莉“只是盯着他,头向后歪着,以便正视他的眼睛,一直看到他移开眼光,去拿来砒霜包好”。“她到家打开药包后,只见在盒子上骷髅骨标记下面写着‘毒鼠用药’”。首先,法律规定购买剧毒砒霜要说明用它做什么,那是不是只要作个简单的说明就都可以购买?那么制定这个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法律条文是不具备约束力的,这就是后来为什么药剂师会在砒霜的盒子上写“毒鼠用药”,因为必须写,只要有这个简单的“毒鼠”的用处就可以正当地卖出剧毒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其次,可就是这么毫无约束力的一个说明,艾米莉都不屑于给出一个。要注意,这个“毒鼠用药”是艾米莉打开药包后盒子上就已经写上的,并不是艾米莉自己写的。回应到前面第一部分艾米莉家的臭味,既是法官又是镇长的斯蒂文斯才会揣测大概是艾米莉家死了一条蛇或老鼠。也可以说,他们以为像艾米莉那样的女性,只会干毒死老鼠之类的事情,是不会把她和毒死人联系起来的。而后来的事实是,艾米莉不止毒死了人,而且还和这个被自己毒死的人同床共眠了几十年,这个讽刺意味可谓浓烈。

1.4 小说第四部分的反讽

第四部分的反讽体现在叙述者“我们”态度的自相矛盾上。艾米莉买了砒霜的第二天,“我们都说‘她要自杀’;而且我们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儿”,表明“我们”并不赞成艾米莉和霍默·巴伦在一起。但艾米莉并没有死,所以有人写信给了艾米莉的近亲。没有想到,艾米莉的近亲连她父亲的葬礼都没派人来参加,却因为这封信来了两个堂姐妹。说明艾米莉和谁在一起是一件比生死还要重要的事,足以让她的远方近亲们不计前嫌地赶来干涉,这不禁让人想起古代中国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艾米莉的两个堂姐妹来了后,霍默·巴伦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我们得到确信,他们即将结婚”,也就是艾米莉购买了一套男人梳妆用品,全套男人服装包括睡衣,“我们说‘他们已经结婚了’”后离开的。这当中“我们确实高兴”,但高兴的不是艾米莉和霍默·巴伦结婚了,而是“因为两位堂姐妹甚至比艾米莉小姐更有格里尔森家族的风范”。这个“高兴”来得如此地莫名其妙,若说两位堂姐妹更有格里尔森家族的风范指的是艾米莉父亲的那种专制、蛮横,那么两位堂姐妹是不可能同意艾米莉和霍默·巴伦结婚的,堂姐妹到来后艾米莉置办结婚的男方用品,其实是不符合格里尔森家族的传统的,所以,在堂姐妹来看望艾米莉期间,艾米莉去买砒霜,应是霍默·巴伦离开后,“我们”都以为艾米莉要自杀,“我们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儿”;如果说是因为堂姐妹的这种专制、蛮横的干涉让霍默·巴伦离开,霍默·巴伦真的离开,“我们”不吃惊是正常的,因为写信邀请艾米莉的亲戚来就是来干涉这个事情的。但何以在两个堂姐妹来了后,“我们”又“成了一个秘密小集团,我们都是艾米莉小姐的同盟,帮她撵走她的堂姐妹”?这是令人莫名其妙的转变。霍默·巴伦离开一周后,艾米莉的两位堂姐妹离开了,“就像我们一直盼望的那样,不出三天霍默·巴伦就回到了镇上”。这个“一直盼望”也是耐人寻味的,笔者认为,“秘密小集团”、“同盟”、“一直盼望”都是作者深深的反讽。因为现实是,艾米莉的堂姐妹离开不出3天,霍默·巴伦又回来了,而且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艾米莉,虽然“我们”再也没有看到他。还有,“每年十二月,我们都寄给她一张纳税通知单,但一周后邮局又退回,无人查收”。这句也充满了反讽意味,因为艾米莉在10年前已经明确跟上门拜访她的参议委员会代表团说过“我在杰斐逊没有税可交”,艾米莉拒绝让人在她家钉门牌号,拒绝设邮箱,所以有这种“无人查收”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地做寄纳税通知单这件事呢?而且“无人查收”后是没有下文的,镇政府并没有采取其他措施,这不是一个游戏又是什么呢?镇政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下子被消解了。

1.5 小说第五部分的反讽

第五部分的反讽体现在艾米莉小姐葬礼这样一个场合。棺材上方架的不是艾米莉本人的肖像,而是他父亲深思的炭笔画像。“女士们发出咝咝声,毛骨悚然,而老年男人——有些人穿着刷过的南方军军装——在走廊上和草坪上谈论着艾米莉小姐,好像她是他们的同时代人,他们相信自己和她跳过舞,说不定还向她求过爱”。实际上,根据文本及有关资料,艾米莉是童年时期经历的南北战争。这些随意的调侃性的交谈消解了葬礼的肃穆,仿佛只是一次怀旧聚会,甚至是一次“狂欢”。回应到第一部分“我们全镇人都去给她送葬:男人们是出于一种敬慕之情”,两相对比,反讽意味十足。

2 从人物分析看《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反讽

2.1 主人公艾米莉

主人公艾米莉在小说中是个谜一样的女子,很多读者认为,艾米莉虽然是杀人者,但并不觉得她可恶,更多的是可怜,她对霍默·巴伦的爱是执着的,而霍默·巴伦却是个负心汉,他的曾经离开,让艾米莉起了杀念,要把霍默·巴伦永远留在身边。而要把一个孔武有力、宣称自己无意成家(有同性恋倾向)的壮年男子留在身边的唯一做法,就是杀了他把尸体留在身边。如果艾米莉真是这种心理,她准备了婚房,准备了霍默·巴伦的全新的梳妆用品、衣物包括睡衣,却为何没有准备自己的?她与霍默·巴伦的尸体同床共枕了多年,有枕头上留下的压痕和枕上发现的一缕头发为证。如果艾米莉真是对爱痴狂,因为爱而可以忍受尸臭,想要和霍默·巴伦一直到自己死去,然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她敌不过时间,最终并不是死在霍默·巴伦的身边,确切地说是尸骸边,而是死在了楼下的一个房间里。从文本的描述看,艾米莉躺在这个房间的胡桃木床上也不是短期的,理由是“枕头因天长日久、不见阳光而变黄发霉”,也许在她病倒后,就再也没上楼了。

2.2 对艾米莉的父亲、格里尔森家族、小镇人的反讽

艾米莉的父亲生前的霸道、专制把艾米莉的追求者都赶走了,可他死后不到一年,艾米莉就和霍默·巴伦公然出入,如果艾米莉的父亲还在世,是绝对会阻止的,连小镇的人都要出来干涉了。笔者甚至推想,其实小镇的男人们本就没有去追求艾米莉的胆量,所以艾米莉近30岁了还是单身。理由是“当她快三十岁、依然单身时,我们的确不开心,只是得到了证实;即使她家里有精神错乱史,她也不该统统拒绝”。这里是有反讽意味的,也许根本就不是艾米莉“统统拒绝”,而是根本没有当地人敢上门追求,所以才有“证实”这个词。一方面是艾米莉父亲的霸道、专制,一方面是他们家姑姑的精神病史,光其中一样就足以吓跑镇上的人,更何况是两者叠加,所以,纵然艾米莉年轻时美貌、苗条,有吸引力,但一直生活在镇上的男子没有这个气魄。后来上门干涉艾米莉和霍默·巴伦交往的牧师、跟镇长起诉艾米莉家臭味事件的男人、卖砒霜给艾米莉的药剂师、撒石灰粉的参议会代表、上门想征收艾米莉税的参议委员会代表团等等,这其中的男性们在文本里都没体现出男性气魄来,似乎都显得唯唯诺诺,倒是其中的女性们显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如牧师的妻子、艾米莉、艾米莉的两个堂姐妹。

在这么多男性中,只有艾米莉的父亲显得有气势,霸气十足。他在世时把艾米莉封闭在了家里,他死后,艾米莉“病了好长时间”。可是在她父亲去世的那年夏天,建筑公司就来了,霍默·巴伦就出现了,“又过了不久,每到星期天下午”,人们就开始看到他和艾米莉乘马车兜风了。所以,这个“病”最多不超过半年,说明艾米莉其实对于父亲逝世的反应并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她剪了短发,是有从头开始的意思,说明她已经接受了父亲去世这个事实,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了。她之所以会喜欢上与父亲类似而与镇上的人都不一样的霍默·巴伦,因为他身上有男性气质,他“快速敏捷,嗓门洪亮”,他洒脱不拘束,社会交往能力强,更因为他不是当地人,他不知道艾米莉的过去,包括她的家族精神病史,这些都满足了艾米莉的需要,艾米莉如果一定要谈恋爱的话,不是跟霍默·巴伦这样的男性反而是不正常的。这些是她过去曾经缺失的,这样的男子不出现则已,一出现一定会深深吸引艾米莉。虽然最大阻力父亲不在了,但外界的阻力,如亲戚、小镇上的人,尤其是小镇上的女人,还是给了艾米莉的恋爱非常大的阻力,这些阻力反而让艾米莉更坚定、执着地要和霍默·巴伦在一起。艾米莉不愿听他们的,这个“他们”包括自己的父亲、族人[注]连艾米莉父亲的葬礼都不派人参加的远方亲戚,这次却派了两个堂姐妹来,而且待了一周以上,足见其家族对此事的干预程度。和镇上企图干涉她的人。这些人的反对根本就没有用,专程来阻止他们在一起的两个堂姐妹才离开不到3天,又有人见到霍默·巴伦进了艾米莉家,虽然进的不是前门,而是厨房门。他父亲的肖像画一直放在客厅的壁炉前,在艾米莉葬礼上也出现在艾米莉棺材上方,尽管如此,艾米莉还是违背了他父亲生前的意志,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和霍默·巴伦(一个北方佬)在一起;小镇的人不看好艾米莉和霍默·巴伦,认为艾米莉是被抛弃的,这种同情和可怜背后有幸灾乐祸的成分。而艾米莉却在葬礼后给了这些自以为是的小镇人一个大大的巴掌——他们以她为丰碑,认为她固守了南方传统几十年,其实她并没有在固守传统,而是在父亲死后就开始了反抗、叛逆,而且强度、广度是如此地令人震惊、持久。

3 从小说结构看《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反讽

有学者对艾米莉的年谱有兴趣,发表了艾米莉的年谱。其实这篇小说的时间是非常乱的,根本就没有办法梳理得清楚。除了艾米莉在1894年被免税这个时间是确定的,艾米莉去世时74岁是确定的外,其他时间都是以这两个时间点为基准往回追溯或往前发展的,是不确定的。梳理清楚这个时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这本就是一篇虚构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有叙述者叙述的时间,正如何庆机、吕凤仪所说,这是一个“幽灵讲述的关于幽灵的故事”[3]。小说的时间只有两个是确定的,其余的时间貌似是可以梳理清楚的,其实又都是模糊的,以至于目前国内光解读出来的艾米莉死亡年就有1929年[4]、1930年[5]、1932或1933年[6]28、1934年[7]4个版本,那么其余时间自然更不好推理清楚。据统计,自1958年第一个公开发表的“艾米莉年谱”问世以来至2012年,已有9个不同的版本。尽管如此,读者们并不认为这篇小说杂乱无章,反而认为这是一篇精彩、好看的小说,尤其是作者讲故事的手法高明,原因就在于他的某个模糊片段里的时间又是精确的。比如“至少已经十年”,“自从八年或十年前”,“三十年前”,“她的父亲去世后两年”,“她父亲去世的那年夏天”,“大约四十岁那段时期的六七年以外”。这些都是模糊的时间,可是在第一部分有“那年第一天……到了二月……一周后”非常详细的时间线,第二部分有“第二天……第二天午夜过后……一两周后”这样的时间线,第四部分有“第二天……下个星期天……第二天……一周后……不出三天”这样的时间线,就使得局部的时间是清晰的。但是,当我们看艾米莉一生的时候,这些时间放到74年的时间线里,就变得模糊而无序了[注]关于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的阐述文章已有不少了,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 [3]中“漂浮在时间之河中的记忆”部分。。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说里的故事时间是有序的,但是叙述时间是紊乱的。这篇小说总体是回忆性叙述,就如老人在回忆往事时的散乱,并不给人故意制造杂乱之感,而是本身就是意识流的讲述方式,往事被讲述出来时,讲述者总是那么笃定自己的回忆,更何况这是一个集体回忆,因为在很多地方讲述者是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根据心理学研究,如果人是被分开、孤立的,那么他们的答案有可能越来越接近事实,但如果他们聚在一起,那么他们的答案就会互相影响,而越来越背离事实,因为人有从众心理,他们不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4 结语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一篇经典作品,其经典之一就是这篇小说至今仍充满未解之谜,甚至有可能永远无解,却仍吸引无数人来阅读它、解读它。笔者觉得:目前学术界对霍默·巴伦的死因究竟是被艾米莉毒死的,还是突发意外而死[6]29,这还是有争议的;霍默·巴伦是不是真的一边说自己喜欢男人,不想结婚,一边又去招惹艾米莉,背叛艾米莉;艾米莉堂姐拜访期间,霍默·巴伦为何离开了,又为什么当她堂姐妹离开不到3天又回来了,而且从厨房门进入艾米莉家;长眠为何使他戴上了绿帽;艾米莉是否真的在霍默·巴伦死后,直到她自己病倒,日夜守在甚至睡在霍默·巴伦的尸体旁,与他相拥而眠40年;黑人男仆最终去了何处?……小说在关键节点留下了许多空白,某些场景细思极恐,可是读者却仍忍不住想填补出这些空白,这就让这篇小说拥有了永恒的魅力。而其中若隐若现、笼罩在小说上空的反讽意味,更是增添了这篇小说的可读性和阅读的乐趣,让读者在阅读时不禁为福克纳写作手法的高明而发出会心一笑。

猜你喜欢

巴伦福克纳艾米莉
一种含有源巴伦CMOS双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一种基于PCB加工技术的毫米波Marchand巴伦
如果回忆即遗忘
巴伦比亚Piur餐厅
“造谣”是善意的提醒
没见到他
我的朋友
ATM背后的爱情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