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居民院外心肺复苏普及培训现状及对我国的培训启示

2018-03-20苗晨曦王丹丹王双艳皇甫士懿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肺普及居民

苗晨曦,吕 静,王丹丹,杨 陆,王双艳,皇甫士懿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长春 130117)

90年代后,急诊急救作为一项新兴学科正飞速发展,心肺复苏术是急救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救命措施。心肺复苏术(CPR),指针对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呼吸终止及心跳骤停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摩使其恢复基础生命体征的一项急救技术[1]。心脏骤停可发生在院内或院外,其中院外心脏骤停(OHCA)发生率可达80%,每年会导致600多万人死亡[2-3],成为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的问题。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骤停[4]。鉴于患者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5],患者所需的基础生命支持需要“第一目击者”来完成,否则容易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增加死亡风险。而OHCA第一目击者多为普通居民,实践证明[6],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 min内对其进行CPR的有效抢救,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患者的生存率可高达49%~75%;若不及时进行抢救,每延迟一分钟,其生存率就下降到7%~10%[7]。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心肺复苏普及和培训现状,从而得出对我国的培训启示,为我国制定出合理的急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国外居民CPR实施现状分析

1.1 CPR普及实施现状 世界上很多国家接受过CPR培训的居民已经占其总人口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条文,加快推进CPR的实施,同时保障了公民施行CPR的权力。德国的《德国刑法典》中明确表明,每个成年人必须参加 7年的急救义务工作,否则将会追究刑事则责任[8];美国的法律规定:一些具有特殊职业的人群,如警察、消防员等必须接受CPR的培训[9]。黎巴嫩居民接受过CPR训练的居民占总人口的20.3%[10];在美国,一项“公众徒手CPR意识运动”使得CPR实施率从28.2%增加到39.9%,并将OHCA生存率从3.7%提高到9.8%[11]。

1.2 CPR在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挪威在1965年便将心肺复苏术被纳入到学习日常授课当中,至今为止已经有超过90%的居民接受了CPR的培训[12]。美国一些学校提倡将CPR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要求[13],规定只有掌握CPR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相关急救操作方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14]。在丹麦,CPR教育在学校是强制实行的,其国民公众徒手CPR率为41%,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增加了三倍之多[13]。

2 国内居民CPR的普及现状和培训情况分析

2.1 CPR普及实施现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心肺复苏术的程序已经基本确立,而我国的心肺复苏起步较晚,居民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度较低,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居民仅仅不足1%,使得OHCA患者抢救成功率更是不足1%[15],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1993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前主任委员王一镗教授提出加紧实施“中国心肺复苏术普及培训工程”蓝图计划[16]。在此后的二十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并致力于CPR技术的公众普及与培训工作。2016年,王立祥等人提出了“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计划”,提倡通过“以点带面”和“滚雪球”的方式,每位医务人员向5户家庭传授CPR技术与相关知识,以此类推,经过一个周期后将会有2亿人收益[17]。

2.2 CPR在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群体是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我们目前对于在校生尚无系统的心肺复苏培训体系,学生普遍对于对CPR的认知率并不高[18]。近几年来,我国正不断尝试在学生群体中开展CPR的普及培训工作。1997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和同济大学联合,尝试在大学课堂中开设急救自选课程。实践结果证明, 在普通高校内普及CPR操作等一些急救技能培训,起到了极为有效的社会效益,对提高全民急救水平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9]。聂雷霞等[20]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发现,超过99%的大学生表达了强烈学习CPR技能的意愿,培训后对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程度为99.5%,远超过培训前的3.8%。

3 我国进行CPR普及和培训的启示

3.1 推行急救免责法,保障公民行使急救的权利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普及公众参与急救时均有法律支持和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而我国对于急救免责法律方面却是个空白,当院外心脏骤停发生时,即便是会急救技能的人因怕担责也不会轻易实施救护。2015年,杭州市颁布了《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并实施,鼓励经过培训取得急救资格证,具备相关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伤病者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救护行为将受法律保护[21]。即便各地区出台了相关见义勇为条例,但在我国除杭州外,尚没有对公众急救免责出台具体的法规。我国应加紧实施颁布急救免责法律,保障公民正确行使参与紧急救援的权利。

3.2 加大急救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急救意识 我国大部分的居民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应急救护观念不强,并没有意识到心脏骤停的危险性和后果。我国人口众多,要想做到全面普及实行起来难度众多。各地可以以当地医院为依托[22],医务工作者包括医学生为宣讲人,以学校、社区、各组织单位的人群为对象,统一进行心肺复苏的宣教。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共的多媒体设备,在一些公共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如车站、机场、城市广场,各单位、学校定期播放急救宣传片,让居民在无意识当中就形成急救意识。

3.3 特殊职业人群强制推行心肺复苏培训 我国的CPR培训技术只在一些特殊职业人群中普及推广,如警察、消防等,这样的人群只占小部分比例。我国是人口大国,截止 2015 年底,我国驾驶人数达到3.2亿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23]。如此庞大的驾驶员数量占总人口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驾校学习的学员在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之前,规定他们必须掌握CPR的急救方法,同时颁发相应的急救凭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美国心脏协会(AHA)的调查,以学校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CPR培训,是提高全民CPR普及率的关键[24]。学生群体更容易学习和掌握CPR技能,并且在危急状态下更愿意执行心肺复苏术,培养学生更有利于心肺复苏术的广泛传播[25]。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普及CPR知识技能,不仅能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能“以点带面”,提高我国广大居民对心脏骤停及CPR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节约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我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将提高居民的急救意识提到日程上来。心脏骤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其最终愿望就是使第一目击居民,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急救反应,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提高我国居民心肺复苏的公众意识和CPR培训应成为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核心任务。社会各方应该共同努力,一起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急救之路。

[1]周敏,何小俊.我国公众对心肺复苏认知和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 2014, 9(18):2151-2154.

[2] CHEN Y S, WANG C H, CHOU N K, et al. Improved outcome of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3, 61(10):1322.

[3] MEHRA R.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sudden cardiac [J].death , 2007, 6 (40):118-122.

[4]王立祥,王发强.开展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的创新实践[J].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6, 8(4):20-22.

[5] 卢士云,周明浩.中学校园普及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 2014, 11(15):667-671.

[6]金调娟,何伟明.CPR情景教学对心肺复苏在居民中普及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10(28):72-74.

[7]BERG R A, HEMPHILL R. Part 5: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J]. Circulation, 2010, 122(18):685-705.

[8]吕冬,宋小花.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培训的现状及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2):115-117.

[9]刘一琪,张先庚.心肺复苏术在我国的普及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14, 23(1):60-61.

[10]ALI SHAMS, MD, MOHAMAD RAAD, MD,et al.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out of hospital cardiacarrest:A cross-sectional study ass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wareness and barriers among the [J]. Lebanese youth, 2016, 95(43):1-7.

[11]BOBROW B J, SPAITE D W, BERG R A, et al. Chest Compression-Only CPR by lay rescuers and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0, 304(13):1447-1454.

[12]吕冬,宋小花等.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培训的现状及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2):115-117.

[13] HANSEN C M, ZINCKERNAGEL L, ERSBOLL A K, et 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in schools following 8 years of mandating legislation in Denmark: a nationwide surve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7,6(3):21.

[14]穆贤,袁浩斌,胡晓颖.院前急救培训对提高社区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16,16(1):3-5.

[15]隋辉,陈伟伟,王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 21(4):259-261.

[16]王一镗.加紧实施中国CPR术普及培训工程[J].中国急救医学, 1993, 13(5):1.

[17]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启动[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7, 3(42):270-271.

[18]聂雷霞,张敏,徐婷婷,等.在读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及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1A):67-69.

[19]费国忠,刘艺林.急救中心与高校合作设置防灾和急救选修课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急救医学, 2003, 23(4):258-259.

[20]聂雷霞,张敏,徐婷婷,等.在读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及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 志, 2012, 29(1A):67-69.

[21]王传涛.好心人免责应普及全国[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4, 21(7):45.

[22]彭华,贺连香等.“四位一体”模式下三甲医院对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30(25):99-103.

[23]吴灵敏,姚焰,张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患者的驾车管理[J].中国循环杂志, 2016, 10(31):1036-1038.

[24]BOHN A, LUKAS R P, BRECKWOLDT J, et al.Kids save lives’:why school children should train in cardiopulmonary[J]. Resuscitation, 2015, 21(3):220-225.

[25]JELINEK G, GENNAT H, CELENZA T, et al. Community attitudes towards perform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Western Australia[J]. Resuscitation, 2001, 51(3):239-246.

猜你喜欢

心肺普及居民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高台居民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