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口综合护理对新生儿肠造瘘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中应用效果

2018-03-20琼,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粘贴

方 琼, 张 苇, 朱 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湖北 武汉, 430015)

肠造瘘是治疗新生儿肠坏死、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腹腔广泛性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常用方法[1]。肠造瘘通过暂时性的粪便改流方式,能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和血液供应,有效挽救新生儿生命,待日后情况好转或原发病得到改善后再行关瘘术。但肠造瘘后造口是一个污染环境,对新生儿的正常组织是一种刺激,加之新生儿皮肤娇嫩、配合度差,造口并发症的风险较成人高。造口并发症是导致患儿发生各种意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2]。预防新生儿肠造瘘后的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内容,本科2016年12月—2017年5月对45例肠造瘘的新生儿采用造口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肠造瘘新生儿4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22例。胎龄26~40周,平均(32.53±4.21)周。疾病类型: 坏死性小肠炎22例,直肠肛门畸形5例,先天性肠闭锁10例,先天性巨结肠4例,肠梗阻4例。造口类型: 双腔造口34例,单腔造口11例。选取2016年7—11月收治肠造瘘新生儿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胎龄25~40周,平均(31.76±4.45)周。疾病类型: 坏死性小肠炎20例,直肠肛门畸形4例,先天性肠闭锁11例,先天性巨结肠4例,肠梗阻3例。造口类型: 双腔造口32例,单腔造口10例。纳入标准: 均进行造口减压; 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患儿无血液疾病无其他严重的先天疾病; 无皮肤病; 造口术后病情稳定; 患儿家属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能够配合研究。排除标准: 护理期间死亡的患儿; 造口袋过敏性皮肤; 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儿; 无父母或长期直接照顾着; 家属智力低下者。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肠造瘘方法基本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造口综合护理。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儿根据造口的大小裁剪造口袋底盘,使之大小、形状与造瘘口吻合。造口处及其周围皮肤采用无菌清理盐水清洗,干后涂抹造口粉保护,利用棉签将护肤粉摊平。采用75%乙醇彻底消毒患儿的脐部及腹部切口,粘贴造口袋。护理人员加强对造口处的观察,发现造口处排出粪便,立即清洁造口,采用生理盐水清洗[3]。向患儿家属讲解造口的护理方法、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患儿出院时再次讲解注意事项,嘱定期复诊,出院后不进行干预。

1.2.2 造口综合护理: ① 改良造口袋的粘贴方法: 造口的粘贴流程基本与对照组相同,另需3M透明播磨和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将水胶体敷料根据造口的大小裁剪,但需比造口外直径减小1~2 mm。在粘贴造口袋前,将水胶体敷料粘贴于早扣除的皮肤上。在粘贴水胶体时可通过牵拉扩大裁剪口。在瘘口基地部位环绕凡士林纱条(先上后下)。使瘘口肠管基底部无缝隙地与水胶体敷料贴合。然后按照对照组的方法粘贴造口袋,最后用普通3M薄膜粘贴在造口袋底盘边缘。造口周围皮肤处涂以复方氧化锌软膏保护。② 造口护理知识培训: 由责任护士对家属进行造口知识培训,采用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发放造口护理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患儿家属可能面临的问题,如造口袋的更换、造口周围皮肤问题、造口用品信息问题、排泄物渗出问题、患儿的日常生活问题以及家属的心理问题进行逐个详细的讲解[4]。告知患儿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其加强观察,提高防范能力。采用评估-教育-评价的方法巩固患者掌握的造口护理知识。③ 造口操作技术培训: 知识培训后进行操作培训,采用演示、操作的方法,由责任护士操作、演示,家属重复,责任护士进行纠正和补充。培训内容包括造口的剪裁方法、造口袋的更换流程、粘贴技巧、如恶化测量造口袋的大小、皮肤保护制品及密封条的使用方法等[5]。以视频、口头讲解等形式强化患儿父母技能掌握程度,培训至家属熟练掌握为止。患儿出院后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以及家庭访视的方法进行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了解家属在肠造口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评估患儿肠造口及周围皮肤情况评估,观察并发症的情况等,给予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造口袋的使用情况: 第1个造口袋的使用时间、造口袋的护理费、更换造口袋的时间。造口并发症: 统计2组患儿出现造口脱垂、造口性周围皮炎、肠液外漏、造口出血、造口脱垂、造口周围疝、造口回缩、皮肤黏膜分离。于患儿出院后1个月由护士随访时记录。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于患儿来院复查和二次手术住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属的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确定、不满意、非常不满意。2组患儿的家属具有均衡性。由调查人员对患儿家属统一指导填写,当场回收问卷。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患儿造口袋的使用情况

观察组的第1个造口袋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造口袋护理费用少于对照组,更换造口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造口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造口脱垂、周围皮炎、肠液外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造口袋的使用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造口并发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肠造瘘术是治疗小儿危重急腹症的常见手术方式,对挽救患儿生命、治愈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肠造瘘的新生儿待临床症状消除或缓解后即进行造口闭合术。但在等待二期手术的过程中肠造瘘口及周围皮肤是护理的难题。由于进行肠造瘘术的新生儿本身疾病危重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一旦出现造口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而且严重时可导致周围组织糜烂坏死[6], 直接影响患儿预后。研究[7]报道,小儿肠造口处的并发症教成人显著增高,发生率为10%~30%, 其中以造口性皮炎最为多见,其次为造口出血。研究[8]认为,新生儿造口处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与其自我免疫力低、抵抗力差、机械性损伤等原因有关,做好造口术后护理是置于肠造口患儿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为了减少新生儿造瘘术后的并发症,实施造口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改良造口袋的粘贴方法、并对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新生儿造口处周围皮炎、出血、肠液外渗等并发症减少,第1个造口袋的使用时间长、护理费用降低、更换时间短。在综合性护理措施中使用水胶体敷料,其以往常用于压疮的预防中,具有表层半透膜,透气防水,阻隔细菌入侵,具有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可保持创口周围皮肤免受潮湿污染而且水胶体中含有内源性的酶,可发挥清创功能[9-10]。水胶体替代皮肤黏贴造口袋既保护皮肤免受肠液直接侵蚀,预防造口性皮肤炎的发生,而且其与3M薄膜贴的合用能减少造口袋与皮肤剥离的发生[11-13]。新生儿肠造瘘术的患儿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需要出院在家中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出院初期是造口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发阶段,家属护理能力较差、对居家护理造口的难度更没有预见性是重要原因之一[14-15]。因此,本研究加强了对家属的造口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通过以上干预使家属在护士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生儿的造口护理中来,提高了家属及患儿病情方面护理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提高了家属对造口的护理能力和并发症的防范能力[16-21], 有效减少了新生儿出院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家属对造口护理技术掌握熟练,缩短了造口的更换时间。虽然观察使用了水胶体敷料,但其造口费用少考虑与造口使用时间长,患儿并发症少有关。出院后继续对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及时解决患儿的护理问题,这也是减少造口并发症的重要条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一方面与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减轻了家属的心理压力有关,另一方面与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儿的造口并发症有关。

综上所述,造口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新生儿肠造瘘的并发症,延长造口袋的适应寿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1] 刘秀英. 品管圈活动对小儿肠造口周围皮炎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 2016, 22(10): 1474-1476.

[2] 吴子谕, 何秋苑, 王晓琴, 等. 改良造口袋粘贴法在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5, 22(1): 43-45.

[3] 雷娜, 任向芳, 郭露萍, 等. 延续护理在降低新生儿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中的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6): 430-432.

[4] 黄莹, 杨巧玲, 梁丽君, 等. 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 护理研究, 2016, 30(1): 100-102.

[5] 王颖, 张云平, 罗晨晨, 等. 自制小儿肠造口护理保护装置用于造口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6): 22-23.

[6] 沈清清, 李荷君, 吕彬, 等. 小肠造口52例患儿的术后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6, 15(9): 859-860.

[7] 刘新文, 刘晓文, 甘红霞, 等. 自制帽式引流袋在预防小儿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9): 1127-1129.

[8] 刘华凤, 晏萍兰, 章丽萍, 等. 一次性柔巾在新生儿回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6, 29(22): 186-187.

[9] 徐宏宇, 彭湘粤, 陈艳青, 等. 造口护肤粉联合水胶体敷料在小儿肠造口周围皮炎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3, 20(11): 82-83.

[10] 周蕊, 甘红霞, 刘晓文, 等. 小儿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J]. 全科护理, 2015, 13(28): 2826-2827.

[11] 古爱香, 徐艮有. 改良婴儿肠造口袋粘贴方法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4, 21(2): 53-54.

[12] 王凤姣, 陈雪娣, 宛玉欢, 等. 肠造口患儿早期出院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探讨[J]. 当代护士, 2016, 23(12): 148-150.

[13] 王爱萍, 张凌, 周志英, 等. 延续护理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0): 73-75.

[14] 李袁林.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 83-85.

[15] 徐慧, 于秀娟, 张玲玲. 真实心理体验在直肠癌行肠造口患者围术期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2): 184-185.

[16] 汪少华, 贡亦军, 郭翠华, 等. 造口评分表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 109-111.

[17] 刘恒旸, 陈曦, 王静成. 认知行为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 134-138.

[18] 张芳, 余丽君, 赵瑞, 等. PDCA在降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2): 82-84.

[19] 周晓敏, 朱玲棣. 回肠造口患者造口袋更换时机选择的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4): 156-157.

[20] 宋丽丽. 小儿肠造瘘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9): 214-215.

[21] 吴子谕, 何秋苑, 王晓琴, 等. 改良造口袋粘贴法在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5, 22(1): 43-45.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粘贴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帖脸谱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猫头鹰》小粘贴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A ski trip to Japan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