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的影响

2018-03-20陈晓蓉王小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科准确率重症

陈晓蓉, 王小霞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妇女儿童分院 急诊科, 重庆, 404000)

儿科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加上年龄跨度较大,疾病种类较为复杂,病情多进展变化快,故多数家长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急躁等负性情绪[1]。同时,因儿科急诊人流量大,无法及时给予所有患儿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故患儿家属对医院就诊的满意度较低,对医院治疗与护理服务的要求则不断提高[2]。但传统就医流程包括挂号、量体温、分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等,易耽误患儿病情,加上危急重症患儿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易导致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表现欠佳[3]。因此,积极寻找安全、科学、有效的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对于保障患儿尽早进入绿色通道、实施安全有效的院内转运、救治患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保障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4]。预检分诊是依据疾病严重程度、治疗优先顺序的原则,于合理应用急诊资源原则下快速分类患者,明确治疗优先顺序的相关过程[4]。本研究探讨了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儿科急诊接受诊治的200例危急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117例、女83例; 年龄29 d~14岁,平均(4.6±2.1)岁; 新生儿45例、婴儿84例、幼儿32例、学龄前儿童23例、7~14岁儿童16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入选标准: 患儿年龄均≤14岁; 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危急重症患儿; 临床资料完整。60例分诊医护人员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0~40岁,平均(31.2±4.3)岁,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2组患儿、医护人员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及家长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预检分诊方法: ①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因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性较差,具有潜在性的危害生命安全状况,且存在一定病情恶化风险,故急诊处理措施是优先给予进入诊室诊治。② 研究组采用系统化的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护理服务,根据系统化的预检分诊模式将危急重症患儿分为1级(危重患儿)、2级(急症患儿)。1级患儿的分诊标准: 因患儿存在一定危险的生命体征,短时间内易危及生命安全,常伴有血氧饱和度<90%、严重脱水、嗜睡、高热(体温≥40 ℃)及重度疼痛等相关症状,故处理措施是加盖优先就诊、治疗章,且及时将患儿送入诊室就诊,保证整体就诊时间控制在10 min内。2级患儿分诊标准: 因急症患儿的生命体征仍处于未稳定状态,短时间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的风险较低,但仍需接受急症处理,使症状有效缓解,或给予B超、肌肉注射、静脉补液、雾化吸入、脑电图及CT等2项以上医疗诊治,故处理措施是及时给予儿科急诊A区候诊,且每间隔30 min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1次评估,优先接受医师开治疗、检查单。

1.2.2 分诊设施: ① 对照组患儿的分诊采用体温计、电脑及电话等相关传统设施。②研究组在对照组传统分诊设施基础上,加用血糖仪、生命体征监护仪、心电图仪、指夹式血氧饱和度仪、儿童疼痛评估卡、血压仪、耳温仪及听诊器等相关重要设施。

1.2.3 分诊流程: ① 对照组根据传统的分诊流程进行诊治,先由分诊的护理人员对患儿问诊,应用分诊工具进行诊断,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合理划分,并依据不同级别的处理措施实施准确处理。② 研究组根据系统化儿科急诊分诊系统实施分诊,依据儿科预检金三角方式处理。分诊初期: 依据患儿的反应、面色、呼吸系统、意识及循环系统等相关表现,快速评估病情; 针对能迅速准确分诊且明确1级、2级的相关患儿,及时予以抢救及诊室候诊; 针对无法迅速评估病情的患儿,通过分诊工具对患儿进行具体化测定、诊察,且依据分诊标准实施分诊; 针对危急重症患儿,实施分别候诊,且定期再次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分诊准确率、抢救结果、患儿家长满意度。① 抢救结果: 包括候诊出现意外、抢救成功、医疗纠纷、死亡等[5]。② 患儿家长满意度: 应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对分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包括候诊秩序、候诊环境、分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候诊时间、信息沟通情况等内容,分成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家长满意度越高[6]。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分诊准确率及抢救结果

研究组患儿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儿候诊意外、医疗纠纷、死亡的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家长满意度

研究组患儿家长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及抢救结果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家长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满意度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儿科急诊分诊要求医务人员对入院的危急重症患儿进行快速、准确的合理区分,以保证每例患儿于正确地点、正确时间接受合理、正确的医疗救治[7]。研究显示,急诊分诊为整个急诊医疗工作的起点,实施目的在于应用最少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最有效、最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且对医疗服务的相关优先等级存在决定性作用,故急诊分诊系统是急诊分诊工作实施的核心,在急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9]。

研究[10]表明,急诊科常规为危急重症患者的集中场所,是医院救治急症患者的第一场所,而预检分诊是急诊工作开展的第1关,其通过利用预见性标准快速、有效地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分类,故急诊分诊的高质量、高效率、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医务人员预防分检不足或过度分检情况,进而保障急诊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程度避免提前耗尽[11]。但传统的预检分诊系统多伴有预检分诊工具较单一落后、分诊较笼统等相关问题,故存在分诊不准确及误诊等风险,易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2-13]。新型的系统化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更为清晰地进行分诊工作,可对患儿各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更为准确的采集,提高急诊分诊准确性[14-15]; 同时,系统化预检分诊系统增设一定分诊岗位,增加一定分诊护理人员,能提高分诊工作质量,预防漏诊,使巡视复诊比例有效提高,进而缩短了患儿候诊时间,将资源配置比例、诊疗效果大大提高,减少候诊意外发生,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进而减少医疗纠纷[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 候诊意外、医疗纠纷、死亡的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化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能有效提高危急重症患儿的分诊准确率,减少急诊不良事件发生[18-20]。分析原因,预检分诊作为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儿潜在危险进行及时分析,保证患儿能提前就诊; 因危急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需予以密切的病情观察,但多数患儿家长欠缺医学知识,难以对患儿病情进行准确判断,若不及时接受分诊,易在候诊期间延误抢救时间[21-22], 而系统化儿科急诊分诊能减少危急重症患儿的候诊时间,根据优先顺序对患儿予以救治,提高了分诊准确率。此外,研究组患儿家长、医务人员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预检分诊系统能有效缓解急诊就诊拥挤情况,提高患儿家长就诊满意度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23]。

综上所述,儿科系统化急诊预检分诊对危急重症患儿分诊具有显著改善效果,能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急诊成功抢救率,缓解儿科急诊拥挤状况,保证儿科急诊工作质量与效率,并改善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对分诊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苗歌, 丁金花. 儿科急诊分诊标准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 重庆医学, 2014, 43(18): 2332-2333, 2336.

[2] 胡菲, 张玉侠, 张佳燕, 等. 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6): 704-708.

[3] Erimsah M E, Yaka E, Yilmaz S, et al. Inter-rat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urkey′s mandatory emergency triage instrument[J]. Emerg Med Australas, 2015, 27(3): 210-215.

[4] 余艮珍, 张晓乐, 叶天惠, 等. 两种预检分诊模式对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4): 1283-1287.

[5] 张欣, 李艳华. 中外急诊预检分诊现状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0): 2468-2471.

[6] 马丽民, 李赛兰. 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与传统预检分诊模式对儿科急诊分诊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 33(4): 30-31.

[7] 陈娟弟, 何时军, 黄晓春, 等. 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 (11): 1161-1163.

[8] 陈玲.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3): 1833-1834.

[9] 苗歌, 丁金花. 儿科急诊分诊标准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 重庆医学, 2014, 43(18): 2332-2336.

[10] 胡菲, 张玉侠, 张佳燕, 等. 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6): 704-707.

[11] 侯玉娟, 唐邵辉. “三区四类”预检分诊表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与效果[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4): 1272-1274.

[12] 谭贵林.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效果的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4): 1980-1982.

[13] 郑若菲, 林羽, 简钢仁.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危重患者病情分级的效果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5, 15(24): 104-105.

[14] 刘毅蓉. 急诊预检分诊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1(17): 226-227.

[15] Green N A, Durani Y, Brecher D, et al.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Version 4 A Valid and Reliable Tool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J]. Pediatr Emerg Care, 2012, 28(8): 753-757.

[16] 陈君. 影响门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4(82): 308-309.

[17] 范颖, 袁秀群.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3(1): 350-351.

[18] 余艮珍, 张晓乐, 叶天惠, 等. 两种预检分诊模式对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4): 1283-1287.

[19] 王辉, 吴海波, 赵小兵. 96例重症肺炎患儿QT离散度与心功能改变的关系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8): 1388-1390.

[20] 范文娟, 吴生美. 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 125-127.

[21] 徐敏. 分级监控管理预防对重症脑外伤患儿术后压疮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 174-175.

[22] 余洁, 何渭基. 不同治疗方案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 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5): 834-836.

[23] 董素萍. 护理流程优化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 149-151.

猜你喜欢

儿科准确率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