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预防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8-03-20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肾病血液

张 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感染管理办公室, 北京, 100043)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糖尿病肾病是其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相较一般肾脏病变治疗更为困难[1]。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手段,效果明显,但有研究[2]发现,患者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极高概率发生医院感染,可对其治疗和预后产生影响,甚至加重病变发展。临床实践发现,合理有效的护理,对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并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脏疾病中医诊疗标准》中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3], 24 h尿蛋白含量不小于30 mg, 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疲乏无力、头晕、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等。纳入标准: 年龄>18岁; 无精神系统病变,沟通无障碍;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心梗、恶性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者; 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不能有效配合治疗者; 原发性肾脏病变患者; 研究资料不全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 年龄31~75岁,平均(51.3±2.4)岁; 病程1~9年,平均(6.2±1.2)年; 周透析次数3~5次,平均(3.2±0.4)次。观察组中,男23例,女20例; 年龄33~76岁,平均(51.7±2.3)岁; 病程1~8年,平均(6.0±1.0)年; 周透析次数3~5次,平均(3.3±0.5)次。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透析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述治疗可能导致的不适、并发症以及可达到的预期效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能有效配合治疗,减轻治疗抵触心理,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密切关注透析流量、脱水量、血流量、药物用量以及透析时间。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预防感染的预见性护理。① 建立包含护士及护士长的护理小组,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预防感染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主要工作为针对患者血液透析后感染进行预见性护理,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预知风险并给予重点关注护理,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 透析室人流量需严格控制,严禁患者家属陪护; 进透析室前,相关护理人员需穿戴无菌工作服、帽子及口罩,导管留置以及血液透析全过程护理工作均需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 透析室每天通风2次,30 min/次,紫外线消毒杀菌1次; 定期对透析室空气、透析机以及透析液等进行微生物、内毒素检测,对于异常情况立刻给予相应处理; 设置普通患者透析区、隔离患者透析区、污染区以及非限制区等区间,张贴醒目标识,患者和工作人员设置各自专用进室通道[4-5]。③ 及时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防护感染及留置导管宣教,告知透析期间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基础性的感染预防技巧,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透析期间保证穿刺导管固定,每天换药1次,当穿刺部位发生红肿、疼痛以及渗出时,护理人员需予以相应处理并考虑是否发生感染,进行血培养[6]。④ 透析中所用交换液严格无菌要求,需现配现用,避免搁置,配置容器均需灭菌消毒,确保无残留消毒液; 反渗机每月替换新滤芯,水处理系统和管道3个月消毒1次; 置换液内毒素自检每天1次,定期进行内毒素过滤器更换; 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制定复用流程,实施隔离,规范操作[7]。⑤ 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健康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对患者膳食摄入以及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嘱其合理膳食和作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其感染部位、感染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满意度、治疗配合度进行调查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感染率

对照组患者中, 15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9%; 观察组患者中无医院感染发生。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感染部位

15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构成情况为: 血液6例(40.0%), 呼吸道5例(33.3%), 消化道1例(6.7%), 尿路2例(13.3%), 其他1例(6.7%)。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集中于血液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

2.3 感染影响因素

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在年龄、透析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等影响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情况比较

与感染患者组比较, *P<0.05。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与治疗配合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增长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重家庭负担以及社会负担。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但血液透析治疗对透析环境要求较高,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对预后产生影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8-10]: ①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消耗状态,自身体质变差,且因水、毒素等物质长期累积,机体脏器功能出现不良改变,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发生,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易诱发感染。② 血液透析患者需间隔2~3 d治疗1次,长期置管、反复穿刺使得皮肤保护屏障受破坏,为细菌侵入机体打开方便之门,同时若护理工作中无菌操作不够严格,感染发生率大大增高。③ 因透析器不是一次消耗品,反复使用对其消毒灭菌增加困难,若消毒不严、复用不当、透析膜破裂等,均会导致细菌侵入机体,增大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室以及透析所用器械均附着相对低水平HBV污染,且血液透析后的医疗物品均被污染,处理不当,大大增加交叉感染风险。此外,医院感染的发生还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研究中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在年龄、透析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等影响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受多因素影响,可对年龄较大、透析次数较多的患者加强营养供给,定期检测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检测指标降低的患者重点护理,适时予以营养供给,以提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11]。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不仅会增加治疗时间,还会加重患者心理和身体负担,对预后恢复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严格的感染控制对于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临床实践发现,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及时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预见性护理指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及自身状况,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全面性、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提前预知,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12]。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使护理工作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体现其自身价值; 对护理人员进行预见性意识培养,提高其思维、钻研能力; 有利于护理人员安全护理行为养成; 以先预防后治疗为主要原则,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护理事故及纠纷发生; 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集中于血液和呼吸道,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血液透析过程极易引发机体局部组织感染发生,而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中有显著效果。综上所述,在临床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根据感染部位统计结果,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重点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改善预后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商雪荣, 刘伟. 预见性护理在控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2(18): 237-238.

[2] 陈碧玲, 姚平, 谭庆玲. 2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17(1): 172-174.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医诊疗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6(6): 548-552.

[4] 姚洁, 诸伟红, 葛玉英, 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12(10): 2210-2212.

[5] A Moghaddas, M R Abbasi, A Gharekhani, et al. Prevention of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using a cotrimoxazole-lock technique[J]. Future Microbiology, 2015, 10(2): 169-169.

[6] 滕翠芹.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3): 1108-1109.

[7] 林叶. 预见性护理对控制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及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 12(10): 1720-1721.

[8] J K Broom, R Krishnasamy, CM Hawley,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Heparin versus EthAnol Lock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theter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the HEALTHY-CATH trial[J]. BMC Nephrology, 2012, 13(1): 146-146.

[9] 冯彬, 孙扬昕, 苗蕾. 尿激酶联合肝素钠6日强化封管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5): 2828-2829.

[10] 叶白如, 谷禾, 杨午红, 等. 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12(10): 2247-2249.

[11] 王霞飞, 吕忠民, 黄坚.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23): 5689-5691.

[12] M A Cuiyun.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on of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2016, 12(23): 1265-1266.

[13] 陈文虹, 唐林娟, 徐爱金, 等. 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2): 2869-2871.

[14] 蔡海艳. 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家庭医药, 2016, 11(9): 1208-1207.

[15] 刘志美, 曾静, 李秀芝. 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2(5): 1934-1935.

猜你喜欢

预见性肾病血液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多彩血液大揭秘
“重女轻男”的肾病
神奇血液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