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三位一体药学服务的效果研究

2018-03-20蔡向明单小玉王丽丽孙晓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服药药师精神分裂症

蔡向明, 单小玉, 王丽丽, 孙晓宇

(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1. 药剂科; 2. 精神科, 江苏 南通, 226000)

精神分裂症反复发作可致精神残疾,表现为丧失了与环境的联系,职业能力基本丧失,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交,生活质量比正常人群低[1]。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在导致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众多因素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自知力缺乏以及心理社会应激等与复发密切相关[2]。可见,服药依从性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3-5]。本研究采用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即药师发挥主导作用,与医师、护士共同组成药学服务小组,与患者形成“三位一体”,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探讨以药师为主导作用的由医生、药师、护士共同干预的模式对该类疾病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纳入标准: 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入组前未接受过系统药物治疗; 年龄18~60岁; 首次发病; 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 入院后均系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出院时疗效显著进步或痊愈。排除标准: 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或脑部器质性病变; 酒及药物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 合并智力障碍者孕妇或哺乳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除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采用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模式。干预组男12例,女18例; 未婚18例,已婚12例; 平均年龄(29.80±9.51)岁,平均教育年限(12.63±2.46)年;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 未婚20例,已婚10例; 平均年龄(28.37±7.20)岁,平均教育年限(12.63±3.36)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年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住院期间常规给予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主动开展药学服务干预。

1.2.2 干预组: 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药师参与患者的日常查房及病例讨论,同医生一起制定用药方案,对用药进行全程监护; 患者出院后,药师开通药物咨询服务电话,且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给予用药指导。 ① 疾病和药物治疗知识宣教: 通过讲座形式由精神科医师讲解疾病病因、危害、治疗对策等疾病相关知识。药师负责讲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及不依从性具体表现等。住院期间精神病性症状控制平稳后每周开展2次讲座,每次1 h; 出院后每个月在门诊组织开展1次讲座,每次1 h, 为期6个月,要求患者参加讲座总数不得少于5次。②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内容参考翁永振教授主编的《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6], 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录制示范录像带和医务人员现场演练。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内容包括掌握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的有关知识、识别并处置药物副作用及学会与医务人员商讨解决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其中每项技能训练步骤都包括工作人员介绍技能、观看示范录像带、提问与回答、角色演练、评估等步骤组成。症状自我监控训练包括识别病情复发的先兆症状、监控复发先兆症状、处置持续症状及拒绝饮酒和吸毒等。住院期间精神病性症状控制平稳后即开始进行技能训练,每周1次,每次1.5~2 h, 由药师、精神科医师和护士共同担任训练师; 出院后接收技能训练每个月1次,每次1.5~2 h, 为期6个月,要求患者参加总次数不得少于5次。③ 药物处置盒的摆放训练: 由药师负责药物处置盒的摆放训练,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控制平稳后,每周开展3次,每次30 min; 出院后每个月在门诊组织开展1次,每次30 min, 为期6个月。

1.3 随访方法

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每月1次,共6次,至少5次; 电话随访前3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2周1次。

1.4 观察指标

由药学服务小组中经培训合格的人员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评定。① 服药依从性: 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3级。完全依从: 完全遵从用药指导,同时能够准确的用药; 部分依从: 部分遵循用药,往往需要提醒和监督才能按要求服药; 不依从: 完全不按照规定用药、自行停药或需要强迫督促才能服药。② 生活质量: 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患者生活质量。③ 复发情况: 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评定。④ 复发标准: 精神病性症状平稳1个月后又出现恶化; 再入院标准: 出院后6个月内病情恶化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服药依从性、复发率与再住院率比较

入院和出院时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时, 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复发率出院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 出院6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再住院率出院3个月、6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依从性、复发率、再住院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

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WHOQOL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而对照组各项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患者WHOQOL量表各领域评分比较 分

与入院时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为慢性易复发疾病,患者依从性差,社会功能低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众多[7], 除因疾病本身特点导致的自知力缺乏外[8],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治疗的态度[9]、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10]、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11-12]等都会影响服药的依从性。国内研究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疾病的复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可人为干预的因素如家庭社会的支持、出院后的维持治疗是影响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13-14]。本研究在药师牵头下,成立由医生、药师和护士共同组成的药学服务小组,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协作,各自发挥专业特长,使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及时、内容全面。通过干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掌握药物和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自我管理药物的技能,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并有助于恢复自知力,坚持服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疾病复发率有所下降,WHO生活质量评定的各个领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能保证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降低复发率,同时增强患者人际交往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社会功能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这与张华东等[15-16]研究及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虽然干预组患者出院后半年的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没有明显降低,主要与该研究病例数少,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有关,认为在临床大样本量、长期研究下,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对降低首发患者的再住院率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7],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包括疾病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社会技能训练、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节约了医疗卫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模式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1] Ritsner M S, Grinshpoon A. Ten-year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s. Clin Schizophr Relat Psychoses, 2013, 14: 1-32.

[2] Liberman R P, Mueser K T, Wallace C J.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schizophrenic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relapse[J]. Am J Psychiatry, 1986, 143(4): 523-526.

[3] Oehl M, Hummer M, Fleischhacker W W. Compliance with antipsychotic treatment[J].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0, (Suppl 407): 83-86.

[4] 江开达, 李淑春, 罗星光, 等. 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7, 30(3): 39-42.

[5] 喻跃国, 汪林兵, 郑顺, 等.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 11(27): 1465-1466.

[6] 翁永振.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175-332.

[7] 王存民.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3): 53-55.

[8] Buckley P F, Wirshing D A, Bhushan P, et al. Lack of insight in schizophrenia: impact on treatment adherence[J]. CNS Drugs, 2007, 21(2): 129-141.

[9] Rusch N, Todd AR, Bodenhausen GV, et al. Implicit versus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 psychiatric medic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sight and treatment adherence[J]. Schizophr Res, 2009, 112(1-3): 119-122.

[10] Mortimer A, Williams P, Meddis D. Impact of side-effect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on noncompliance, relapse and cost[J]. J Int Med Res, 2003, 31(3): 188-196.

[11] Sellwood W, Tarrier N, Quinn J, et al. The family and compliance in schizophrenia: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variables, relatives′knowledge and expressed emotion[J]. Psychol Med, 2003, 33(1): 91-96.

[12] Glick ID, Stekoll AH, Hays S. The role of the family and improvement in treatment maintenance, adherence, and outcome for schizophrenia[J]. 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11, 31(1): 82-85.

[13] 刘铁桥, 杨德森, 王小平, 等. 影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多因素判别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26(5): 265-267.

[14] 刘国友, 宋君伟, 张文佳, 等. 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6): 820-823.

[15] 张华东, 苏慧, 于成泉. 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8): 454-457.

[16] 刘东波, 冯龙喜. 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6, 40(7): 695-696.

[17] 胡源, 冯蕾, 赵敏, 等. 观察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 153-154.

猜你喜欢

服药药师精神分裂症
药师“归一”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