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十年来基于ERP的语言加工研究现状分析

2018-03-19黄邵娟唐雪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二语句法范式

黄邵娟,唐雪梅

(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自从1964年Grey Walter等人发现关联负变化(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以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研究被广泛地运用到包括心理学、生物学、医学、教育学、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是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ERP实验因其高时间分辨率和在线实时连续测量的特点,已成为语言加工实证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言的ERP研究作了归纳总结。姜孟等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的ERP研究,认为ERP技术能够解决认知语言学的难题,比如框架、隐喻、像似性,提出ERP技术可以也应该得到更广泛的运用[1]。魏大为、武和平分析了二语习得领域的ERP研究成果,认为该类研究应该分为词汇语义、词素句法、语音、双语语言转换,提出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纵向拓展,并加强儿童外语学习研究[2]。李霄翔、季月阐述了国外典型的句子加工解释模型,指出句子加工研究已从不同层面获得了ERP证据,提出应使用多种手段控制变量,提高实验效度[3]。本文将归纳分析近十年来语言加工ERP研究的趋势和特点,以期进一步拓展我国未来语言文字ERP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本文以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日期间,国内公开发表的分类目录为中国语言文字或外国语言文字,篇名或关键词含“ERP”或“事件相关电位”的共96篇CSSCI、核心期刊学术文章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如下问题:(1)过去十年语言加工的ERP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2)十年来,语言加工的ERP研究热点有哪些?(3)这十年中,我国语言加工的ERP研究范式常用的有哪些?(4)十年中,我国语言加工ERP研究关注的脑电成分有哪些?不同研究话题所关注的ERP成分有哪些特点?

2 结果与讨论

2.1 趋势及特点

如图1所示,2008至2017年,我国语言加工的ERP研究论文,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总量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两次大幅上升出现在2009年和2012年,之后平稳上升,2014年稍有回落,2016年有明显下降,2017年开始回升。这96篇论文中,含综述类论文18篇(18.75%),实证研究论文78篇。如图2所示,2008至2017年,我国基于ERP实验的语言加工实证研究论文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数量,大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出现大幅上升,2011年稍微回落,2012年到达顶峰,之后呈波浪形上升趋势。

综合图1和图2分析发现:(1)十年间,我国语言加工的ERP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尤其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两个时间段,成果颇丰(共42篇,接近总篇数的1/2);(2)2016年,出现研究瓶颈,2017年,研究者们找到了突破口,该类研究得到拓展,成果数量开始回升(2017年10月3日之后很可能还有该类论文陆续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3)在以ERP实验为手段进行语言加工研究的同时,从2009年开始,我国部分学者注重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的梳理和归纳,以综述的形式在国内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尤其是2014年,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综述类论文和实证类论文数量几乎相当。

2.2 热点分析

根据主题、关键词和正文内容,对96篇学术期刊文章的研究话题进行人工分类,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发现,我国十年来语言加工的ERP研究具有如下3个特点:(1)句法类话题最热,分别占论文总数的21.88%;(2)二语习得类论文和综述类文章也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别占19.79%和18.75%;(3)文字词汇研究是重要组成部分,占13.54%;(4)语际转码研究、语义研究和语音研究同样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分别占8.33%、8.33%、6.25%,语际转码研究包括母语汉语和二语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双语使用者的语言选择及差异等;(5)基于ERP实验的隐喻相关研究占3.13%,数量虽少,却不容忽略。

2.2.1 句法类话题最热

十年来,基于ERP实验的句法类研究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句法类研究中最常见的是对汉语句子加工的研究。王路明研究了双论元歧义句的认知加工,指出生命性在汉语句子加工中具有重要地位[4]。张强、江火认为加工汉语主语和宾语位置的关系从句受局部句法影响[5]。研究者们还从多方面为汉语关系从句的加工提供了ERP证据,如张强/杨亦鸣[6]、刘涛等[7]、王慧莉/邴文铎[8]。

构式因素也是此类研究的关注点。于亮等揭示了汉语加工过程中构式因素的作用[9]4807,蔡辉等研究了“程度副词+名词”构式,认为不同的范畴指代属性造成了对该构式接受度的不同。句法类研究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回指[10]。徐晓东、陈庆荣考察了汉语句子理解加工,认为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对回指和表征起作用,为代词回指研究提供了电生理理据[11]。徐晓东等认为:汉语中话题是代词的优先回指对象,且不受动词语义偏向影响;汉语指代关系的认知机制与印欧语不同[12]。

2.2.2 二语习得类话题备受关注

以ERP为研究手段的二语习得类文章共19篇。其中,二语句子加工是焦点。常欣、高中春以中文为母语的大学生为被试,以英文被动句为语料,研究了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过程,认为这是两个独立的认知过程,句子加工以语义加工为主[13]。耿立波认为,汉语母语者在加工英语时,形式加工是先于形态加工的,从神经机制角度来看,形式加工、形态加工两者是可分的[14]。耿立波、杨亦鸣研究了主谓一致,指出晚期二语获得者能够自动加工二语句法[15]374。常欣、王沛以英语被动句为语料,探讨了二语熟练度和句法结构相似性对汉英双语者句法加工过程的影响[16]。

除了二语句子加工,二语ERP研究者们还关注二语词汇研究。陈士法等使用ERP手段,请20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真假词判断,发现英语派生名词、派生动词、派生形容词是整词表征的,英语派生词的表征方式不受词基频率的制约[17]。陈士法等考察了二语英语单词的再认模式,指出高、低熟悉度单词的再认模式是不同的,前者是独立的,即直接进行顶区再认,而后者是连续的,即先进行顶区再认,再进行额区再认[18]。陈士法等以英语屈折词为语料,指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名词复数是整词表征的,动词过去式和进行时是词素分解表征的,词基频率不影响英语屈折词的表征方式[19]。

2.2.3 综述类文章推进学术前沿

综述类文章共18篇,集中在句子加工、句法语法和词汇研究的归纳分析方面。张文鹏、孙波认为,在句法和语义加工过程的关系问题上,模块论和交互论的争论最为激烈,通过调查9篇国外相关论文,发现模块论占上风[20]。赵鸣、刘涛回顾了回指加工的ERP研究,支持语言平行加工模型,强调回指理解会受到诸如先行词、照应语等要素的影响[21]。陈士法等把词汇具体性ERP研究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解释词汇具体性效应产生机制;一种是分析词汇具体性与其他词汇因素之间交互效应,同时为深化词汇具体性研究给出了几点建议[22]。

对二语习得领域ERP研究的追溯与归纳是综述类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常欣、王沛梳理了二语句子加工的ERP研究进展,指出该类研究大多还是对一语二语的语义违例和句法违例研究[23]。龚少英[24]、张辉[25-26]、张辉/卞京[27]、徐方[28]等回顾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的ERP研究。

隐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龚玉苗、周榕梳理了隐喻理解的ERP研究,指出大脑左右半球都参与隐喻理解,隐喻与本义理解的加工机制没有本质差异[29]。疏德明、刘电芝总结了隐喻的几种认知模式和隐喻研究的几种范式,强调右脑在隐喻加工中有重要作用[30]。

2.2.4 文字词汇研究是重要组成部分

文字词汇类ERP实验论文共13篇。吴岩等认为,携带位置信息的部件结合率在汉字识别加工中容易受到假字所引发的注意偏向的影响,而不携带位置信息的部件结合率则不受上述影响,倡导建立完善的正字法家族大小效应模型[31]164。舒德华/王权红[32]1037、毛媛等[33]也为汉字研究提供了ERP证据,丰富了汉字文字加工研究的内容。

汉字之外,汉语词汇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王振宏、姚昭指出,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受内隐或外显情绪条件的影响,这种影响发生在语义加工阶段[34]。赵思敏等实验发现:只有共享词素同形同义,目标词的加工才可能被启动;词汇识别中歧义词素语义启动在加工早期起作用[35]296。

2.2.5 语际转码和语义、语音受研究者青睐

语际转码类研究共8篇,有母语与二语间的语码转换,双语加工者的语言选择、语言激活效应,英汉口译ERP研究等。王慧莉、陈宏俊提出,英汉转码受额顶叶调节,转码水平由语言熟悉度决定[36]。刘文宇、隋丹妮认为,语际转换与语内转换的神经机制差异是因为语际转换要涉及语言选择,抑制较强的母语反应,使用较弱的二语[37]。肖巍、倪传斌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纯二语语境中加工二语词汇时的一语自动激活位点与时间进程,指出激活特点与机制可以用EHM模型来解释[38]。康志峰研究了口译者的脑电神经启动效应,认为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语义启动密切相关,存储大量的长时记忆词语信息和百科知识有助于增效口译[39]。

关注语义加工的ERP研究论文共8篇,话题包括语义激活、语义启动、语义整合等。宋娟、吕勇讨论了自上而下的因素与自动加工之间的关系,指出任务定势制约自动语义激活[40]36。张瑜等用ERP实验数据论证了认知语义学对成语理解过程的解释[41]29-30。张文嘉等认为,语义整合过程发生在词呈现后250ms 以前[42]303。

语音的ERP研究论文有6篇,包括语音激活、情绪韵律、韵律与句法互动研究等。侯友、白学军发现,汉字字形加工在语音之前,语音加工促进语义激活[43]56。郑志伟等认为,汉语情绪韵律能使音韵编码易化,从而调节口语情绪词的识别[44]。张辉等强调,韵律能够使不符合句法结构的朗读方式变得容易接受[45-46]。

2.2.6 隐喻类研究不容忽视

基于ERP实验的隐喻类研究虽然数量只有3篇,但在语言加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忽略。钟毅平等认为,显性度因素对隐喻加工具有重要影响,支持意义显性度假说[47]。唐雪梅等研究了科学隐喻的认知加工,指出:在加工过程中左右脑都起了作用,顶叶区尤其是右顶叶区起到重要作用;科学隐喻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意义显性度假说[48]1078。

2.3 关注的ERP成分分析

近十年,语言加工ERP研究重点关注的脑电成分如表1所示:

(1)N400和P600成分是研究者们始终关注的焦点。

(2)除了N400和P600,各类研究又各有其侧重点。句法类研究关注AN和LPC(如刘涛/杨亦鸣[49]、于亮等[9]4806),语义类研究关注P2和P3(如张文嘉等[42]307、张运红/郭春彦[50]),语音类研究关注N1(如席洁等[51]258),汉字词汇类研究关注P200和N250(如吴岩等[31]157、赵思敏等[35]300-302),语际转码类研究关注N2(如王慧莉等[52]),隐喻类研究关注LNC和LPC(如赵鸣等[53]、唐雪梅等[48]1077),二语习得类研究关注ELAN和MMN(如季月等[54]、范若琳等[55]、耿立波/杨亦鸣[15]382)。

2.4 ERP实验范式分析

目前搜集到的96篇论文中,使用的最主要的实验范式是启动范式。例如:张瑜等采用语义启动的实验范式,分别考察熟悉成语的字面义/非字面义、不熟悉成语的字面义与启动句之间的匹配关系,以探究成语理解的神经机制[41]22;李红、李澜涛的实验中采用语义启动范式,要求受试辨认目标词与启动词之间是否英语真词、是否有语义联系,研究词汇附带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56]。使用语义启动研究范式的还有舒德华/王权红[32]1039、梁建娥/李华[57]等。

白学军、侯友将ERP技术与掩蔽启动范式相结合,以288对汉语单字词为实验材料,每对单字词中的第一个字为启动刺激,第二个字为目标刺激,启动条件包括重复启动、语义相关启动、无关启动三种,要求被试按键判断动物名称词汇,以此考察语义激活程度在重复启动与相关启动中的不同[58]。赵思敏等使用掩蔽启动范式,先呈现500ms掩蔽刺激,接着呈现47ms启动词,然后呈现400ms目标词,通过观察启动词类型和目标词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歧义词素的语义激活[35]297-299。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的还有侯友/白学军[43]52、宋娟/吕勇[40]31等。

除了启动范式,语言加工的ERP研究另一类常见的范式是违例范式。例如:王小艳等以180个汉语把字句为语料,观察句法违例句、语义违例句和双重违例句的脑电特点,探讨汉语把字句加工过程中,句法加工过程和语义加工过程的时间特点[59];张辉等以256个句子为实验材料,包括规则和不规则动词两种条件,每种条件下又分别有64个正确句和违例句,违例句有4种违例方式(主谓违例、单复数违例、词序违例和语义违例),以此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过去时的神经机制[60]。

此外,Oddball范式(如席洁等[51]259、耿立波/杨亦鸣[15]376)、延迟反应范式(如吴岩等[31]160)、尾词范式(如唐雪梅等[48]1071)等也是语言加工ERP实验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范式。

3 结论

本文考察了2008年至2017年间基于ERP技术的语言加工研究发展的现状,结论如下:(1)近十年来,语言加工的ERP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2013年达到顶峰,2016年有所跌落,2017年开始回暖;(2)过去十年,尤其是2014年,学者们以综述的形式在国内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论文;(3)句法类话题最热,二语习得类话题备受关注,语际转码研究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隐喻研究数量虽少却不容忽略;(4)语言加工的ERP研究主要的范式是启动范式和违例范式;(5)各类研究普遍关注的焦点是N400和P600,同时,各类研究又各有自己侧重的ERP成分。

ERP技术为语言加工研究提供了科学理据,为进一步了解大脑“黑匣子”的秘密提供了推动力。今后,ERP技术应该更多地运用到我国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去,比如纵向上增加历时研究,横向上增加语用相关研究,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大脑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

参考文献:

[1] 姜孟,贺丽璇,刘入莹.ERP数据与认知语言学[J].英语研究,2014(2):56-68.

[2] 魏大为,武和平.第二语言ERP研究的新进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5):48-52.

[3] 李霄翔,季月.句子加工的ERP研究:理论与研究进展[J].中国外语,2014(5):25-32.

[4] 王路明.优势语序还是优势解读?利用ERP考察汉语双论元歧义句的解歧过程[J].心理学报,2015(7):869-877.

[5] 张强,江火.关系从句加工优势及局部句法复杂性解释:以汉语主宾语位置的关系从句加工为例[J].外语研究,2010(6):19-26.

[6] 张强,杨亦鸣.汉语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研究的证据[J].语言科学,2010(4):337-353.

[7] 刘涛,周统权,杨亦鸣.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普遍性:来自汉语关系从句ERP研究的证据[J].语言科学,2011(1):1-20.

[8] 王慧莉,邴文铎.汉语关系从句使用频率与加工难度的非一致性:来自ERP的证据[J].外语研究,2013(3):13-22.

[9] 于亮,刘俊飞,耿立波,等.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构式因素在汉语加工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26).

[10] 蔡辉,孙莹,张辉.浮现中的熟语性:“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ERP研究: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1-7.

[11] 徐晓东,陈庆荣.汉语焦点信息影响代词回指的电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6):902-910.

[12] 徐晓东,陈丽娟,倪传斌.汉语话题回指如何受动词语义关系约束: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3):323-334.

[13] 常欣,高中春.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以被动句为例[J].心理科学,2009(6):1363-1367.

[14] 耿立波.汉语母语者英语形态加工、形式加工的分离:来自ERP的证据[J].语言科学,2012(6):572-585.

[15] 耿立波,杨亦鸣.第二语言句法的自动加工:来自脑电的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3).

[16] 常欣,王沛.晚期汉-英二语者英语被动句句法加工的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3(7):773-782.

[17] 陈士法,刘佳,杜玲,等.中级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派生词表征方式的ERP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6):61-69.

[18] 陈士法,刘晴晴,侯林平,等.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再认模式的ERP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1):1-9.

[19] 陈士法,杨连瑞,崔涛涛,等.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屈折词表征方式的ERP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1):76-79.

[20] 张文鹏,孙波.句子认知加工的ERP实验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2009(3):20-23.

[21] 赵鸣,刘涛.语言回指加工的ERP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3):355-363.

[22] 陈士法,宋丽洁,刘佳,等.词汇具体性ERP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外语,2017(4):575-582.

[23] 常欣,王沛.基于ERP的二语句子加工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13(2):279-283.

[24] 龚少英.第二语言句子加工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0(1):174-177.

[25] 张辉.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ERP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1):88-99.

[26] 张辉.运用神经科学方法探寻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与瓶颈效应[J].中国外语,2017(2):1-3.

[27] 张辉,卞京.二语习得和加工假说与模式:主要观点与分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4):10-20.

[28] 徐方.二语习得视域下句子理解中的工作记忆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9-115.

[29] 龚玉苗,周榕.隐喻理解的ERPs研究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2):38-42.

[30] 疏德明,刘电芝.隐喻认知机制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09 (1):161-163.

[31] 吴岩,王协顺,陈烜之.汉字识别中部件结合率的作用: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5(2).

[32] 舒德华,王权红.汉字识别中字形畸变和语境的ERP效应[J].心理科学,2013(5).

[33] 毛媛,董静,王权红.汉字正字法家族效应的 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7(3):534-539.

[34] 王振宏,姚昭.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2):154-165.

[35] 赵思敏,吴岩,李天虹,等.词汇识别中歧义词素语义加工: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7(3).

[36] 王慧莉,陈宏俊.汉英双语者奇偶数语码转换的ERP研究[J].外语研究,2009 (4):12-18.

[37] 刘文宇,隋丹妮.汉英双语者语言选择的ERP研究[J].外语研究,2009(4):19-23.

[38] 肖巍,倪传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语自动激活:来自ERPs的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236-248.

[39] 康志峰.汉英增效口译: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ERP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4):85-91.

[40] 宋娟,吕勇. 任务定势对自动语义激活过程调节作用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2012(1).

[41] 张瑜,孟磊,杨波,等.熟悉与不熟悉成语语义启动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一[J].外语研究,2012(1).

[42] 张文嘉,陈晓,樊阳,等. 语义整合的早期加工:来自ERPs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5(2).

[43] 侯友,白学军.词汇识别中语音激活的时间进程及作用:来自ERP的证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2(1).

[44] 郑志伟,黄贤军,张钦.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3(4):427-437.

[45] 张辉,孙和涛,顾介鑫.非成语四字格词组加工中韵律与句法互动的ERP研究: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6):6-11.

[46] 张辉,孙和涛,顾介鑫. 成语加工中韵律与句法互动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 外国语,2013(1):22-31.

[47] 钟毅平,周海波,周路平,等.显性度对隐喻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科学,2011(3):527-531.

[48] 唐雪梅,任维,胡卫平.科学语言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研究: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6(5).

[49] 刘涛,杨亦鸣.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空语类分类的神经机制研究[J].外语研究,2016(5):14-21.

[50] 张运红,郭春彦. 知觉和语义表征关系的ERP研究[J]. 科学通报,2008(24):3086-3095.

[51] 席洁,张林军,张亚静,等.言语和非言语信号加工的早期分离: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0(2).

[52] 王慧莉,孙亚南,王林舒.基于显性图片命名的不同语系语言间非对称转码耗损的ERP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6-42.

[53] 赵鸣,徐知媛,刘涛,等.语言类比推理的神经机制: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6):711-719.

[54] 季月,李霄翔,李黎.中国大学生英语直接-间接引语转换中句法和语义的 ERP研究[J].外语研究,2012(6):46-53.

[55] 范若琳,莫雷,徐贵平,等.二语语音辨别能力个体差异来源: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4(5):569-580.

[56] 李红,李澜涛.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词汇附带学习的神经机制:一项ERP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1):10-18.

[57] 梁建娥,李华.维-汉双语语义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研究[J].生理学报,2014(4):457-462.

[58] 白学军,侯友.词汇加工初期语义属性的激活程度: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3(2):258-264.

[59] 王小艳,钟毅平,范伟,等.汉语句子加工中句法与语义交互作用的时间进程: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3(4):827-831.

[60] 张辉,卞京,王茜.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过去时加工机制的ERP研究[J].外语教学,2017(2):12-19.

猜你喜欢

二语句法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