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喙和光照对蛋鸡行为和福利的影响

2018-03-19徐运杰刘以林陈学华苏双良全丽萍

饲料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周龄雏鸡蛋鸡

徐运杰,刘以林,陈学华,苏双良,全丽萍

(山东和美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研究表明,如果动物机体健康、外部环境舒适、内部营养平衡、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人为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生理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需要更合理的疫病免疫、兽医治疗、适宜居所、恰当管理、合理营养和人道屠宰。2012年,欧洲联盟禁止对蛋鸡进行传统的笼养;2015年,加利福尼亚州禁止销售传统笼养蛋鸡所产的鸡蛋。一些动物福利问题,如蛋鸡合理的断喙和适宜的光照,也会改善蛋鸡的福利和生产性能。因此,本文就断喙和光照对蛋鸡的福利影响进行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1 断喙对蛋鸡福利的影响

1.1 与断喙有关的立法和挑战

喙是家禽用于觅食、整羽、去除寄生虫、探索环境、筑巢和斗殴等许多活动的重要工具。Mullen等和Chen等研究表明,由于断喙降低了家禽去除体表寄生虫的能力,从而导致更高的感染体外寄生虫的概率[1-2]。家禽的喙上有温度感受器、疼痛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因此,断喙会导致疼痛、感官损失和降低家禽操纵对象目标物的能力。

根据欧洲立法,允许蛋鸡在10日龄前断喙。在某些欧洲国家,如挪威和瑞典,国家立法禁止给蛋雏鸡断喙,同时,丹麦的蛋鸡饲养企业也开始决定不给蛋雏鸡进行断喙。断喙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年蛋鸡啄羽、啄蛋和啄肛式自相残杀的发生率。Guesdon等研究表明,通过断喙可以将蛋鸡由于啄肛式自相残杀导致的死亡率由40%~51%降到4%~8%[3]。Lambton等研究表明,断喙明显改善了蛋鸡的羽毛光泽和羽毛覆盖的质量[4]。由于持续基因选择育种的结果,当今蛋鸡品种的基因型已与之前明显不同。通过不断的基因育种改良,现在的蛋鸡品种,已经不容易发生啄羽和啄肛式自相残杀,是否需要继续断喙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调查。

1.2 热叶片和红外断喙的急性效应

在讨论断喙对蛋鸡福利的影响时,应考虑具体所使用的断喙方法、断喙日龄和断喙多少。在欧洲,通常采用热叶片断喙和红外断喙两种不同的方法。热叶片法是传统的方法,通常可以用于任可日龄的蛋鸡;近红外断喙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断喙更加精准,但只能在孵化场进行。本文所综述研究报道的断喙日龄是指10日龄或更早。

Gental等和Glatz等研究表明,热叶片断喙有一个短暂的无痛期,能够持26 h,过了这个无痛期,与给予镇痛药的断喙蛋鸡相比,没有给予镇痛药的断喙蛋鸡的采食量明显降低[5-6]。Marchantforde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热叶片和红外法断喙都降低了蛋鸡的采食量和饮水量,直到4周龄开始恢复[7]。另外,7~10日龄采用热叶片法断喙后,改变了蛋鸡的采食模式,与没有断喙的对照组相比,在77~80周龄的饲养周期中,断喙蛋鸡的采食量更少,采食间隔更短[8]。Dennis等研究表明,蛋雏鸡2日龄采用热叶片断喙后,前3周龄啄食的时间更少,啄食的力量更弱[9]。

与轻度红外断喙的蛋鸡相比,热叶片断喙和重度红外断喙的蛋鸡在5个星期的观察周龄中,花更少的时间行走,活动量明显降低[10]。但Jongman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蛋雏鸡孵出当天进行断喙,在10个星期的试验周期中,并没有表现出采食量和总啄行为的减少[11]。研究表明,相对于对照组,5日龄采用红外断喙的试验组,到56日龄,体重明显降低。结果表明,断喙可能带来了剧烈疼痛和啄食的不便,从而降低了蛋鸡的采食量,最终使体重显著低于未断喙的对照组[12]。

1.3 热叶片和红外断喙的慢性效应

从长远来看,断喙给蛋鸡造成慢性疼痛并降低喙食能力。早在1989年,Duncan等就研究表明,与未断喙的对照组相比,89~106日龄,热叶片断喙试验组青年蛋鸡的采食效率降低63%[13]。但也有研究表明,蛋鸡孵出后1~10日龄采用热叶片断喙,并不会导致神经瘤的形成[14]。

红外断喙是否给蛋鸡带来慢性疼痛鲜有报道,这也许是红外断喙只能在孵化场进行,且断喙日龄<2日龄的缘故。所有研究表明,与7日龄以内断喙比较,7日龄以上断喙的蛋鸡,可能是由于慢性疼痛抑制了正常行为表达的原因,大幅降低了蛋鸡的福利。

1.4 断喙严重度

断喙严重度是指喙尖端切除的多少、烧灼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神经瘤发展可能性的大小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的长短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蛋雏鸡热叶片断喙时,喙端切除过多、烧灼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明显的慢性疼痛,并100%的喙残端有神经瘤,严重的神经瘤可以持续到70周龄,同时畸形喙较多。除此之外,不适当的烧灼温度,也会给喙残端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断喙时应尽可能切除上喙的最少部分,以避免对喙残端的伤害。

1.5 热叶片断喙和红外断喙的比较

很多学者直接比较研究了热叶片断喙和红外断喙两种方法对蛋雏鸡行为和福利的影响。热叶片法断喙和重度红外断喙的蛋鸡,5周龄中,比轻度红外断喙蛋雏鸡的步行时间更少,躺卧时间增加。同时,直到10周龄,热叶片断喙蛋鸡的采食和饮水时间要少于红外断喙的蛋鸡,原因可能是热叶片断喙更加疼痛[10]。另外,与热叶片断喙的蛋鸡比较,红外断喙蛋鸡的羽毛更光洁;腿长整齐度更好;喙残端的反常情况包括裂缝、非对称的再生和水泡更少[7,15-16]。但也有相矛盾的研究结果,Honaker等研究表明,未断喙、热叶片断喙和红外断喙3组小母鸡的表现为红外断喙小母鸡的饲料消耗最少,终未体重最轻,死亡率最高[17]。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断喙,都会给蛋鸡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动物福利,可以采取育种、改变舍饲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等方法来减少或控制蛋鸡的啄羽、啄肛、啄蛋和斗殴等神经敏感性异常行为,来替代人为断喙的方法。

2 光照对蛋鸡福利的影响

2.1 光照强度

产蛋率与蛋鸡所接受的光照强度有很密切的关系。适宜的光照强度对蛋鸡成活率、异常行为、产蛋数、蛋大小和赢利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Kjaer等研究表明,30与3 lx光照强度比较,30 lx强光照增加了10周龄和45周龄蛋鸡啄羽的发生率,但对28周龄的蛋鸡没有影响;同时,强光照增加了16~46周龄蛋鸡的死亡率;lx的低光照强度也增加了蛋鸡的啄羽,原因可能是低光照强度损害了蛋鸡识别环境线索的能力[18]。光照强度的差异性太小(3和10 lx),对啄羽和啄肛式自相残杀的差异性没有影响[19-20]。但是,Hartini等研究了5 lx和 60~80 lx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预产期和产蛋早期蛋鸡自相残杀的发生率并没有影响[21]。因此,综合考虑,对于蛋鸡来说,5~10 lx的光照强度是必要的。光照强度<5 lx,光线不能直接穿过颅骨和脑组织到达松果体,从而抑制血清素(5-羟色胺)和褪黑激素(松果体素)的产生和释放[22]。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褪黑激素能够调控家禽的生长;血清素分泌量过低,会使蛋鸡的啄羽啄肛行为、斗殴侵略行为和恐惧行为增加[23-25]。

2.2 光照周期

光照对家禽来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存活、摄食、繁殖和经济效益。陈辉等研究了饲喂水平与光照周期对育成蛋鸡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肝脏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光照周期(8L∶16D)可降低育成蛋鸡的14和18周龄肝脏Ob-R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干物质消化率[26]。黄仁录等将1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采用渐增和骤增两种增光方式,光照周期设11L∶13D、13L∶11D、15L∶9D、17L∶7D 4个水平研究了不同光照周期对蛋鸡高峰期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缓增、光照周期为11L∶13D(处理组Ⅱ)组的FSH、LH峰值含量最高,FSH和LH协同能促进卵泡成熟,促进卵巢分泌E2和P4,并引起排卵,但激素分泌规律性并不和光照周期长短呈正相关[27]。

2.3 光照颜色

额尔敦木图等分别采用红(660 nm)、绿(560 nm)、蓝(480 nm)3种发光二级管(处理组)和白炽灯(400~770 nm)(对照组),对180羽海兰褐蛋鸡进行人工照明,每组45羽,光强度均为15 lx,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19~52周龄,结果表明,19~36周龄,蓝光组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光照组,其日产蛋量最高,料蛋比最低,后两者与红光和绿光组比较差异显著;37~52周龄,红光组产蛋率显著高于蓝光和绿光组(P<0.05),白光组日产蛋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料蛋比最低;19~36周龄,各组破蛋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白光组软蛋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在37~52周龄,各组破蛋率和软蛋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5 lx光强度下,前期(19~36周龄)选用蓝光照明,后期(37~52周龄)改为白炽灯,可以提高产蛋量和饲料转换率[28]。王瑶等研究表明,光色可影响家禽下丘脑和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表达与分泌[29]。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又称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生长轴的关键信号分子。如果体内缺乏这种物质,促性腺激素不能从垂体前叶释放,生殖器官将处于未发育状态或退化,这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总之,光照强度、颜色和周期,通过影响蛋鸡的采食、异常行为的发生和内分泌系统,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3 小 结

综上所述,从家禽福利出发,得出以下结论,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给蛋鸡断喙,断喙时间应该尽可能的早,喙尖端的切除应该尽可能的少,以减少疼痛对蛋鸡福利的影响;蛋鸡最适宜的光照强度5~10 lx,光照过强增加啄羽,光照过弱会影响蛋鸡识别环境线索的能力;根据不同的生产阶段和生产季节,调整光照周期,蛋鸡采用16L:8D光照制度进行光照,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更高,淋巴细胞反应更活跃,表明长的光照周期,增强了蛋鸡的免疫反应。

猜你喜欢

周龄雏鸡蛋鸡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优选雏鸡四法
褐壳蛋鸡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