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FDP、AT3、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8-03-17胡秋明

智慧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凝血酶纤溶二聚体

胡秋明

(云南省西双版纳农垦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1)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患者是由于对脑部供血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脑血管腔内狭窄,乃至闭塞,造成脑供血不足进而发病[1-2]。本文选取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D-二聚体、FDP、AT3、CRP四项指标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筛选,选取出3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8-72岁,平均(56.4±5.4)岁。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49-71岁,平均(57.1±5.5)岁。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经过CT或MRI检查,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在实验之前没有使用溶栓类、抗凝类药物。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实验者。健康体检人员的心、肝、肾等各项功能及心肌酶均正常。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式

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并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早晨保持空腹状态,由护理人员对其抽取两管静脉血液[3]。一管加入0.2mL的枸橼酸钠抗凝剂,并按照9:1的比例采取血液1.8mL,将其摇匀,进行离心并分离血浆,用来测定患者D-二聚体、AT3、FDP三项指标。另外采血3-4mL加入4-5分离胶与促凝剂的采血试管中,离心并分离血浆,用来测定CRP。

1.3 评判指标

记录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FDP、AT3、CRP指标,标准值设定为,D-二聚体:0-1μg/mL范围内,FDP:0-5μg/mL范围内,AT3:80%-132%范围内,CRP:0-5mg/L范围内。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验,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T3、CRP四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急性脑梗死的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FDP、

表1 两组人员D-二聚体、FDP、AT3、CRP四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人员D-二聚体、FDP、AT3、CRP四项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D-二聚体(μg/mL) FDP(μg/mL) AT3(%) CRP(mg/L)观察组 32 6.7±1.3 9.5±3.2 57.6±18.9 78.4±66.3对照组 32 0.4±0.3 2.1±1.3 97.5±11.2 1.6±1.2

3 讨论

脑梗死包括脑栓塞、脑血栓、腔隙型梗死等,在脑卒中中的比例高达70%,是由于脑部组织局部供应血液的动脉血流量减少,或者停止,导致相应的供血区中的脑部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而受损,在临床中通常还伴有偏瘫、神经功能缺损、语言障碍等症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成分改变、遗传因素、不良奢好等都可诱发。

本文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FDP、AT3、CRP四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病情越严重时,四项指标更高。D-二聚体是由于纤溶酶作用,产生的交联纤维蛋白特异降解产物,若D-二聚体指标升高则代表患者体内的继发性纤溶也在升高,会增加凝血酶的生成,是纤溶过程中的分子标志物,正常人体中没有此种产物[4-5]。当患者体内D-二聚体指标升高时,代表纤溶、凝血系统分别被激活,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而脑血栓又以脑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会增加血管壁厚度,而引发急性脑梗死。因此可以作为诊断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重要指标,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进而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6]。纤维蛋白原产物(FDP)系统是人体重最为重要的抗凝系统,在人体血中的含量浓度较小,当机体出现凝血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激活纤溶系统,形成多种FDP碎片,导致FDP指标升高[7-8]。抗凝血酶Ⅲ(AT3)能够抑制凝血酶、FLXa等的活性,凝血因子被激活导致凝血酶大量活化,使凝血功能比正常情况下亢进,消化大量的AT3,减少抗凝血因子的合成量,减少AT3活性。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在急性脑梗死期间,可能会激活凝血因子,激活体内凝血酶,使凝血功能亢进,导致AT3被大量消耗,从而减少活性。所以当患者体内的血浆AT3降低时,提示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害。C反应蛋白(CRP)在早期被认为是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在患者患有炎症时期,浓度会大量升高,炎性细胞生成的水解酶会使患者的血管粥样斑块不稳定。

综上所述,D-二聚体、FDP、AT3、CRP四项指标在临床中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作为判断病情的标志物,可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治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1] 施瑞洁,刘文康,李博,等.血浆D-D,FDP及血清hs-CRP检测对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6):75-77.

[2] 高冠民,江东彬,李艳敏,等.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在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16,31(9):1011-1014.

[3] 张国昌.急性与陈旧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D-二聚体/FDP比值的价值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73-74.

[4] 徐晓晶.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D-二聚体、FIB、FDP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1-12.

[5] 木克代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FD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4):417-418.

[6] 周艺燕,王冰斌.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FDP、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5):35-35.

[7] 迪丽努尔,木塔力甫.分娩前孕妇血浆D二聚体与FD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4):424-425.

[8] 王秋菊.FD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5):4874-4875.

猜你喜欢

凝血酶纤溶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