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研究

2018-03-16李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困境与出路

李赛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民生档案需求量的增加,档案部门创新服务形式,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应运而生,但各地区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差异较大,据此,通过研究当前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实践发展现状,从中找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在全国发展存在差异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困境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9.021

0引言

从2007年末,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民生档案”的概念,还提出“两个转变”和建立“两个体系”。到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重视民生档案工作,创新服务形式,做好一站式便民工作。再到2016年国家档案局颁布并印发了《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对民生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这无一不体现着国家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视。

同时,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员的频繁流动,对民生档案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跨区域远程利用民生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影响下,档案信息资源转向数字化、信息化,档案远程共享服务得以实现。基于这种情况,档案部门优化改进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了“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新道路,建构了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新平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1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发展现状

笔者通对全国298个地级市(包含4个直辖市)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截至2017年10月。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有103个地级市,已切实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城市有56个,中西部地区共有地级市195个,已切实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城市仅有47个,可以看出,因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是有差异的,中西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整体发展态势明显弱于东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的整体态势。

1.1东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发展现状

上海市是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率先开展的地区。早在2008年,上海市普陀区档案局提出了“就地受理,全市协同,跨馆出证”的便民设想,上海市档案局对此高度重视,前后经过了“馆际协同阶段”、“全区通办阶段”、“全市通办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在2014 年,上海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本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民生档案服务纳入受理中心的服務范围。就此,上海市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依托于“社区服务统一平台”形成了“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的工作格局。而且,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分别与宁波、杭州、成都等多市档案馆联动,开通民生档案跨省异地查询服务通道,不仅实现区域内的民生档案远程共享,更实现了民生档案跨区域的联动,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更加便民利民。

此外,2011年天津市实施民生档案信息馆际“一站式”便民服务,2012年广东省开通广东(粤穗深)跨馆档案查阅利用系统等等,东部地区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东部地区仍有不少县市未开展或刚开始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起步较早,经过数年发展,现已遍地开花,较之中西部地区发展成熟,并且大部分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都是采用“馆际、馆社、馆室”三级联动,跨区域远程协同的机制。然而,现阶段东部地区地市级的城市中,仍有近半数的城市未切实有效地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

1.2中西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发展现状

中西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也在进行中。“武汉城市圈”内4个地级市(武汉、黄石、咸宁、孝感)在2013年6月已开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开通异地查询服务。四川省于2016年2月1日起,省内各级国家档案馆开展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这项便民工作旨在方便利用者能够在就近档案馆查找保管在省内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有关本人的民生档案,并享受异地查档的服务。贵州省从2017年8月4日起,实现全省98家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联动,民生档案跨馆、跨区域查询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虽中西部地区也都相继开展了民生档案远程服务,但仍有八成以上的地级市依旧沿用传统的民生档案服务方式,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开展的不理想。

根据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迟缓,发展区域星星点点。中西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面临着基础薄弱,动力不足,关注度低的现状,使得现阶段提供的服务大多具有局限性,服务工作的受理单位是区域内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没有实现同各涉民单位的档案室、社区的联动,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还不成熟。

2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困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在我国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1东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困境

东部地区现已有诸多地区已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或正在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但是县市、社区、乡镇地区的建设仍然滞后。笔者认为,处于东部地区的档案基层单位能更早接触到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相关实践成果,不缺意识引导,政策支持,技术帮扶。所以,追根究底,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缓慢,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了东部地区全面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

2.1.1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缓慢

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缓慢的根源是民生档案分散,民生档案种类繁多,涉及各行各业,所覆盖范围非常广,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民生档案保存在政府专业主管部门或有关的专业档案馆,导致民生档案保存地点的分散。此外,现阶段,民众对民生档案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婚姻档案、知情档案这类民生档案利用率高,相关保管部门更倾向于自行保管,不愿移交给档案馆,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民生档案资源整合。

2.1.2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档案馆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是处于初级阶段。根据笔者的调查,东部地区部分区域基层档案馆的民生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少部分地区仍未建立民生档案相关的专题数据库。而且,多数基层档案单位虽开展了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但是不尽相同,各个基层档案馆,涉民部门“各自为政”,导致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这也意味着各民生档案数据库不能互联,无法实现民生档案远程共享。

2.2中西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困境

从国情上看,我国整体发展有差异,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稍弱,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的发展也不例外,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其面临的困境除了东部地区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缓慢和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之外,还面临着缺少政策制度支持,历史遗留问题多,意识落后、经费紧张,技术跟不上等问题。归根结底,中西部地区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进展滞后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关注度低,政策制度不完善,技术建设跟不上。

2.2.1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关注度低

在中西部地区,许多地区基层档案部门还是沿用传统的设置窗口,为民众提供人工服务。不少基层档案馆甚至认为,即使着眼未来,档案实体实地服务更切合实际,已能满足小规模县城民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数字化网络服务没有太大必要。但从现如今民生档案利用的总体趋势来看,民众对民生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利用需求不斷增长,对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传统的民生档案服务显然已“落伍”。

2.2.2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都从各个方面推出惠民政策,切实保障民众的利益。在中西部地区也不例外,许多地区都相应出台关于民生档案工作的政策,但是很少有专门的关于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的政策办法,虽有2016年2月施行的《四川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但总体而言,为数较少。

2.2.3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建设技术落后

中西部地区科技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薄弱,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的建设缺少硬件、软件支持。并且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民生档案数字化和专题数据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的建设困难重重。

3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发展出路

面对诸多的困境,笔者提出了以下三方面不成熟的解决措施。

3.1健全政策法规,推进法制建设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正是为了满足民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而开展起来的。虽然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对规范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具体规定与是实践操作中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因此国家应继续深入推进档案法律法规建设,深化档案行政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的开展。各地方应在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宜本地区档案事业实践发展的档案法规,使民生档案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完善管理机制,统一建设标准

民生档案分散,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困难,民生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不平衡等现象都是档案部门没有对民生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造成的。因此,各地区在推进民生档案远程工作之前,应根据本地民生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涉民档案进行综合统一管理。笔者设想,对于涉民档案综合统一管理可以采取实体档案保存在各个涉民部门,但是数字档案则汇集在一起,以统一的标准进行综合管理,为以后的民生档案远程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打下基础。

3.3加强区域联系,传送人才技术

东部地区在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的开展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面对中西部地区建设滞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应加强联系,将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先进意识传达过去。同时东部地区还可以发挥其经济优势,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实力雄厚的社会团体、企业帮扶中西部地区的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最为可行的是,东部地区的档案部门,相关档案机构,可以向中西部地区传送人才技术,解决其在人才和技术上的难题。

4总结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是档案部门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民生档案需求而开展的,以民生为核心,以服务准则。随着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工作的进行,民生档案的利用会更加方便快捷,民生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可以预见,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将会不断进化完善,覆盖全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聂浩勇,郭煜晗.在信息时代构建民生档案远程协同服务——以上海市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6,(2).

[2]张林华,潘玉琪.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实践发展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6,(06).

[3]肖秋会,张欣.基层档案馆民生档案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4,(02).

[4]曹培培.民生档案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依据[J].兰台世界,2017,(02).

[5]张连星.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工作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5,(08).

猜你喜欢

困境与出路
探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公共政策学本土化的困境与出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