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狗年说狗

2018-03-16文丨翟杰

遵义 2018年6期
关键词:捕蛇走狗养狗

文丨 翟杰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民间俗称狗年。狗是人类最早豢养的动物,从创造文字开始,就有了关于狗的记载。而在没有文字的一万五千多年以前,人类就已经有了养狗的历史。养狗的初衷,是帮人狩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动物已经变成了保护动物,再加上国家对枪械进行了严格的管控,所以狩猎这一形式逐渐消失,但这并不影响狗的其他作用:帮助警察缉毒、搜救,给盲人当向导,现在农村的很多人家,都养着它来看家护院。

提到狗,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忠诚”、“老实”等印象。带有“狗”字的词语不胜枚举,但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很难从中找出几个溢美之词,像“鸡零狗碎”、“狼心狗肺”、“狗头鼠脑”、“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等等。

狗最初的文化形象是非常正面的。老子《道德经》里的“鸡犬之声相闻”,描绘的就是一种怡然和谐的美好状态。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有“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句,这也是成语“鸡犬不宁”的来历。这个词语在今天来看,是形容声音嘈杂或骚扰得厉害。其实,柳宗元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讽刺当时的时政,而非刻画鸡与犬的纠缠与杂乱。与“鸡犬之声相闻”一样,“鸡犬不宁”是形容一种祥和、富足、喜乐的情景。就像郑燮那枚“徐青藤门下走狗”的闲章,板桥先生用“走狗”一词形容自己,完全是出于自谦并为了表达对徐渭的敬佩。而现在呢?“走狗”演变成了骂人的话。

不少文人墨客对狗也是情有独钟,不管是范成大的“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抑或是陆游的“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梅尧臣的“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都对狗进行了描述或赞美。如今,“狗”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含义。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单身狗”。字面意思很清楚,这是单身者由于找不到另一半而用来自黑的词语;而在网上秀恩爱的,则被人称之为“撒狗粮”、“虐狗”;电视剧中无聊的情节或浮夸的表演,会被人吐槽“狗血剧情”。

几乎每年,都会因为吃狗肉的事情而闹出各种新闻,一方面是地方习俗与饮食爱好,一方面是爱狗人士的抗议疾呼。不管怎么说吧,各有其理。为什么吃猪肉就没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冲突的问题。虽同为动物,但因为文化意义而各有不同。所以,有时候我们向文化妥协或者对文化心存敬畏,从某种层度上来说,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

猜你喜欢

捕蛇走狗养狗
浅析消防救援队伍“捕蛇”工作
养狗的好处
仇敌与恩人
什么,养狗还能治病?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走狗”原是中性词
小议“走狗”
养狗
鸡犬不宁
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