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表达技巧题的解题指导

2018-03-15孙大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称表现手法指向

孙大娟

1.表达方式类: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思维轨迹】(1)细品句子,明确答案指向。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角度,这就要求考生细读句子,明确答案是指向表达方式中的哪一种类型。比如通过阅读可知,此处既无叙述、抒情又无议论,由此,答案便只能指向描写了。(2)梳理知识点,分析表达效果。比如答案明确指向“描写”,下一步就要梳理有关“描写”的知识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赏析,尤其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使用的表达方式+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2.修辞手法类: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效果?

【思维轨迹】(1)细读文本,确定修辞类型。明确题干指向,结合具体语句明确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表达效果。明确修辞手法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这种手法描述了什么内容,收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考生在分析效果时,要遵循“句不离段”的原则。

【答题模式】确定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分析。

3.表现手法类:简析……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思维轨迹】(1)认真审题,明确考点。这类题型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2)找全内容,分析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找出文中所提及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其对人物的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4.人称表达类:文中……使用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思维轨迹】(1)审清题目,探寻命题意图。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回答使用特殊人称所蕴含的作者的态度。(2)梳理人称作用,结合文本解题。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之感。第二人称似直接对话,便于思想情感的交流。当两个人称同时使用时,人称转变灵活,“我”和“你”可以彼此审视,带有反思意味。

【答题模式】确认人称的运用和变化+明确每一种人称的作用+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5.语言特色类:本文的语言……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思维轨迹】(1)审清题目,明确考点。这类题型考查的是考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2)筛选角度,准确答题。考生在筛选语言特色的同时,要考虑文本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赏析时应当结合这两类语言,联系文中的情节、人物塑造、典型环境及主题思想来分析。

【答题模式】使用的语言特色+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此外,在解题时,考生还要区别题干要求是“解答指向明确的题”还是“解答指向含混的题”。

对指向明确的题,考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试题的全部要求。如有的考题只要求回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考生在解题时,只能答一种;如有的考题要求回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考生在解题时,就应该根据给的分值答出多种。

对指向含混的题,如果是针对“表达技巧”“艺术特色”“写作特色”等较大概念設问的试题,考生可以从上述五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考虑,选其最突出的一两个方面作答。

猜你喜欢

人称表现手法指向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拼图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