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人格与为己之学

2018-03-14黄风燕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圣外王圣人君子

黄风燕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对人格的追求是其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其理想人格最终追求是“内圣外王”。“内圣”即实现了其所求的“仁”的境界。孔子将两个不同序列的人格分成了圣人和君子。君子人格是成就内圣的起点,如何做君子以及如何成圣也就是内圣的工夫,也就是如何修身修己以达到仁的问题——为己之学。

关键词:理想人格;圣人;君子;内圣外王;为己之学

孔学是讲“内圣外王”的。所谓“内圣”,是指通过持之以恒的自觉修养以达到圣人人格。他具有很高的内在道德修养,达到了“仁”这一儒家理想人格特质的最高要求,成就了理想人格,达到了理想的人生境界。儒家认为达到这一人格,不仅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还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就是把自己的修养所得推之于外,施之于经世济民,修养之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上。这样就将“内圣”与“外王”统一起来。对于“内圣外王”这种理想人格特质,孔子做过这样的阐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大学》)第一章中提出的“三纲八目”,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是对“内圣外王”的一种表述。退一步说不论内圣是否能够开出外王,内圣总是一个前提:没有内圣一切都谈不上。所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未之有也”(《大学》)。而外王是内圣的外在拓展。可见,儒家认为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社会政治实践是融为一体的,高度统一的道德人生哲学。

孔子在论述“内圣外王”实现过程中,特别强调了“仁”的道德修养,认为只要达到“仁”,即实现了圣。所以“仁”的思想可以说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从多个角度都对“仁”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解释。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诩。”(《颜渊》)此外,还有如“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居外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是仁;“仁者必有勇”(《宪问》);“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总之,爱人、孝悌、礼、义、忠、恕、温、良、恭、俭、谦、让、诚等等都被看做是“仁”的表现形式。其中尤以“愛人”最为重要,也是孔子认为的最首要的道德要求和指导思想。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仁”虽然难得,但要达成这种修养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怀有修仁的意志,坚定不移的去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要想达到“仁”,究其根源该如何去做呢,孔子认为要有主体自身的强烈愿望和主动追去,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为仁”是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主动的,是无法替代的,只能求助于自己的修养。如若端正了求“仁”的态度,激发了主观上的仁”的意志,才算正确的走上了“成仁”的道路。

孔子对人格理想内容的阐述,总是与人格典范的规定相联系。综观《论语》,孔子所提出的人格典范大致有两类,即圣人与君子。在《述而》中的记载孔子对两者是有所区分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可见,圣人与君子虽然都是理想人格的表现形式,但却分属两个序列。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意思是说即使像尧舜这样的名君,孔子也不敢轻易以将之成为圣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尤病诸!”(《雍也》)尧舜且未能成圣,一般人就更难了。这样看来,圣人人格其实是一中理想人格的美化形象,只是起范导作用,作为一种完美的人格特质,人们只有不断努力去趋向于它,但 不可能达到它。可见圣人人格的设定,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即理想道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现实众人在其精髓鼓舞下为了避免沉沦于世俗,在精神境界下不断升华是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了能使理想的人格在现实中体现,孔子设计了比圣人人格略低一个层次的君子人格,是更为大众化的人格特质,是人们通过努力即可实现的一种社会化人格。作为修己成圣的起点,君子人格也时刻体现了圣人中“仁”的本质规定。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那么如何才能具备君子的道德品德呢?这就是为己之学所研究的内容。

首先是爱人,儒家认为“爱人”是具备仁品格的最基本规定。仁爱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泛爱众”(《论语·学而》),仁爱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仁爱精神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

其次为孝悌,儒家孝为仁的个本,也是做人的基本,如果缺乏孝悌,则无仁可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仁爱的关系是建立在孝悌的基础上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意谓在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其次还要尊敬兄长;平时说话要谨言慎行,要守信用;要有博爱精神,如果做得这样,也就达到了亲近仁德的目的了。 《论语·为政》记载,子游曾经向孔子请教孝的含义,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孔子认为,孝敬父母不能仅仅表现在表面上,那要就和动物没什么区别,真正的孝是表现在内心真正的敬爱上,这里提出了“敬亲”的问题。因为出自于这种敬爱的内在情感,侍奉父母时就会自然流露出愉悦的容色,而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另一个弟子子夏在问时,孔子又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是对敬和爱的进一步阐释。

再次,为己之学要求,君子能够“忠恕”,孔子还提出了在人与人之间如何实行仁爱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忠恕之道。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论语·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这两个字高度的概括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两个方面:即“尽己”和“推己”。研究孔子的道德理论,可以说忠恕贯串其整个思想体系之中,是儒家思想体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行动指南。“忠”指主体对自身的要求,以自身道德的完善为目的。“忠”是内省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恕”指主体对客体的基本要求,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对恕在不同道德层次的理解。

最后,克已复礼是儒家对君子人格的第四个人格审判。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可见世俗的“我”是孔学所不屑的。这种“我”有分别、有计较、讲功利,已经为物欲所蒙,只有这种“我”是我们应该予以克服的使自我合乎社会的普遍规范,合乎“仁”。孔子认为,以仁道为原则规范自己行为的过程正是自身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仁道除了爱人以外,还与复礼密切相关:“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孔子将克己复礼提到了突出地位,以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反省的主体是自我,反省的内容则是自我之外的他人(是否履行了对其他社会成员所负的责任)。可见守礼即遵循道德行为规范是君子最首要最基本的要求。人除了具有道德本质外还有着许多自然属性,君子就能自觉地把自然情欲制约于道德的规范之下,使自己的行为听从道德理性的命令。孔子把它概括为克己复礼,他的具体解释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認为视听言动均能依礼而行,即能达于仁,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是孔子对君子、对仁的客观要求,君子则是智、仁、勇三者兼备的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宪问》),真正的君子是仁者,也是智者,更是勇者。其中仁是根本。君子的人格,还要注重“文”的修养。孔子认为,君子在人格和文质两方面应有同样的要求,无所偏重,要求君子是“质”与“文”的完美的结合与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在复杂的情势面前也能分清是非曲直,当机立断;不患得患失,胸怀坦荡,能够以仁的原则自处和处事,也不惧怕,敢于奋起斗争。

综上所述,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解释是具有丰富的内涵的。在阐述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时也给出了合理的方式方法,从个人修养到治理国家,可以说“仁”的思想体系是十分具有深刻内涵和行为指导价值的,其构成了孔子整个思想理论架构的基础。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及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都是对其仁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后来的儒者在对其思想的吸收和延续中,不断磨练自己的仁义品质,成就自身的君子人格,燃起了儒学派系的“不灭圣火”。

参考文献:

[1]孔丘.论语.

[2]刘述先.论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J].河北大学学报,1994.

[3]王文亮.中国人论圣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国荣.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2017.

[7]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赵逢玉.仁学探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

[9]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齐鲁书社,2001.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2]肖群忠.儒家为己之学传统的现代意义[J].齐鲁学刊,2002(5)

[13]丁原明.儒家“孝”文化的现代淦释[J].山东大学学报,2000(3).

[14]任剑涛.内圣外王:早期儒家伦理政治构想的理想境界[J].齐鲁学刊,1999(1).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务办)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圣人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有君子之道四焉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内圣外王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