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探讨

2018-03-14王铁军肖祎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筑空间节能

王铁军+肖祎

摘要: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需要达到建筑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的形态,其次对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的设计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时代;建筑空间;节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将建筑空间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在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还符合我国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

一、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的分析

(一)建筑内部空间形态分析

低碳时代下建筑内部空间形态设计需要利用好室外空间并做好建筑空间组合。空间组合利用应依据自然环境的生态特性来设计。空间组合包括两种方式:竖向重叠和水平并置。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将建筑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空间沿建筑竖向重叠,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就是竖向重叠。水平并置的空间组合方式是将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空间在水平面上间隔布置。此外,为了提高建筑的微循环和采光性,还应将室外空间进行室内化利用。

(二)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分析

低碳建筑需要满足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保证建筑对外部环境不产生破坏,能够融入外部环境。建筑空间形态主要分为三种:隐藏、融入和架空。架空的建筑空间形式是为了避免建筑空间设计影响原有生态环境。随着城市空间越来越小,架空型建筑空间形态将越来越多的应用,节约地面空间。融入的建筑空间形态是指将建筑设计成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的融合,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共存,进而避免對自然环境的破坏。隐藏的建筑空间形态是建筑空间形态最常见的一种,在低碳建筑设计时,常在建筑主体上设计大面积的绿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弱化建筑的存在,还能延续地面绿化,使建筑达到隔热、防尘促进微循环的目的。

(三)建筑空间界面形态分析

建筑空间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但需要做好建筑空间界面的设计。建筑空间界面包括两种:异形建筑界面和双层建筑界面。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双层建筑界面,顾名思义双层界面就是在原有建筑内层外增加一层,对外部气候进行缓冲,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舒适性。

二、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思路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是将人和自然与建筑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地域和气候特点,创建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可以从空间界面形态、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形态三个方面来进行。对于建筑界面设计,应利用双层建筑界面来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建筑舒适性;内部空间设计应优化建筑空间组合,合理设计建筑综合体;外部空间应考虑绿化设计、建筑朝向和间距。

(二)建筑内部空间形体设计

为了使建筑功能综合化,需要对建筑空间进行组合设计,构建建筑综合体,协调城市建筑空间结构,达到建筑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对于建筑空间内部形态设计,还应增加庭院设计,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的生态特性来进行组合设计。在建筑和绿化的排列方式上,应合理选择叠放方式或并置方式,使建筑更好的适应当地气候。

(三)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

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应尽可能降低建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保证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融合。因此,整体形态设计应使建筑能够和周边环境融合到一起,如果地面空间不足,可以采用架空方式来设计,全方位的提高建筑的舒适感和艺术性。同时,建筑间距和朝向问题也十分重要。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降低建筑能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在夏季可以通风良好,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来取暖。对于建筑的朝向设计需要考虑通风和日照,减少采用人工的方式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环境。合理的建筑朝向可以科学的吸收阳光并提升建筑的通风效果。此外,对于建筑通风来说,不仅只受朝向影响,其受建筑内部结构设计影响也较大。为了使建筑空间通风良好,冬暖夏凉且降低能耗,需要做好建筑通风设计。单体建筑的间距可以影响通风效果和建筑对日光的吸收,因此也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四)建筑空间界面形态设计

建筑空间界面形态设计时常采用双层界面形态,可以采用简单的双层界面皮层,或引入庭院设计,采用高垂直开放空间,有效的缓冲气候,提高建筑舒适性和降低材料消耗。

三、结语

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保证建筑能够达到与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消耗,使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增强。因此,低碳建筑应结合周边环境,合理选择建筑间距和朝向,科学设计界面形态和内部空间组合,应用好自然环境生态特点。

参考文献:

[1]肖毅强.关于低碳时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1(01).

[2]王攀,杨益.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7(35).

[3]华素青.低碳经济下建筑的发展方向[J].科技经济市场,2017(09).

[4]王汪洋.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建筑空间节能
某休闲场所室内空问设计改造方案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