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复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及机制探讨*

2018-03-14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期
关键词:排空容积综合征

舒 健 董 筠 马 豆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患者常伴有上消化道不适,存在全消化道的运动紊乱。IBS的胃运动功能研究是本病消化道运动异常研究的重要内容。放射性核素显像法胃动力研究显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胃排空加快,便秘型IBS胃排空延迟[1]。运用实时超声成像法对IBS的近端胃运动观察,结果表明IBS患者存在近端胃功能受损,IBS-D患者的近端胃排空加快[2-3]。目前IBS的治疗仍是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一直是中医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本研究运用肠复安汤辨证治疗IBS-D,观察临床疗效;同时通过超声观察对近端胃功能的影响,探索中药的治疗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IBS-D罗马Ⅲ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符合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5]。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胃肠镜检查排除可致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等及精神病。3)排除标准:不能按时按疗程服药或同时服用其他影响试验结果药物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症、结缔组织疾病者;药物过敏及智力障碍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IBS患者4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完成观察者中男性 16 例,女性 7 例;平均年龄(45.13±15.51)岁;平均病程(3.87±3.43)年。对照组脱落2例,完成观察者中男性 16 例,女性 6 例;平均年龄(37.77±12.04)岁;平均病程(3.64±2.81)年。脱落病例不纳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为正常组,其中男性9名,女性 11 名;平均年龄(38.85±11.62)岁,无消化不良症状,无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不适。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批号:S10950032),每次630 mg,每日2次(早餐、晚餐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肠复安汤:党参12 g,炒白术10 g,茯苓 10 g,炙甘草 3 g,防风 6 g,陈皮 6 g,黄连 2 g,煨木香8 g,炮姜4 g,炒白芍15 g,香附10 g。水煎取汁400 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200 mL。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期间注意事项:避免受凉;避免一切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限制饮酒,戒烟。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对胃肠动力有影响的药物。

1.4 观察指标 1)症状积分。主要症状如腹痛、腹泻、腹胀,次要症状如排便不尽感、情绪焦虑或抑郁、纳少脘痞,及舌苔、脉象等体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出适合本研究的症状积分表,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腹胀分别根据程度、频次计1、2、3分,症状积分为两项相加之和;次要症状分为轻、中、重度,分别计1、2、3分,无症状计0分。2)治疗前后超声近端胃容积值。使用超声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近端胃容积值,计算胃排空分数,观察其前后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近端胃容积具体检测方法:采用PHILIPⅣ-22型超声诊断仪,选用3.5 MHz凸阵电子探头,扇角60,最大扫描深度16 cm;受试者检查前空腹8 h以上,检查前平静休息10 min,检查时取半卧位,平静呼吸;试餐前先行B超观察胃窦收缩情况,避开消化间期移行复合波 (MMC)Ⅲ期;受试者在4 min内饮尽500 mL温水,排除胃底气体干扰(胃底气体达3级,干扰影像检查者排除出试验[7]),于饮毕后 0、30 min 各测1次近端胃容积,呼气末冻结图像。选择2个标准切面:(1)矢状面,脏器定位标志为左肾盂长轴、肝左叶、胰尾,测量矢状面面积A,描记面积范围从胃底顶端至沿胃长轴下7 cm;(2)斜冠状面,探头于矢状面顺时针旋转90°,脏器定位标志为左膈面、胃底顶端及肝实质,测量此切面内的最大直径B。近端胃容积V即为矢状面面积 A 和斜冠状面最大径线 B 的乘积:V=A×B[7]。饮水后0 min近端胃容积记为V1,30 min近端胃容积记为 V2,计算近端胃排空分数(EF),公式为(V1~V2)/V1×100%。所有数值均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所有超声检查都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操作。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主要症状积分,计算出疗效指数,判断临床疗效。临床痊愈: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显效: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70%,且<95%。有效: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30%,且<70%。无效: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甚至恶化者。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釆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釆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主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症状总积分 主症状积分治疗组 治疗前 11.57±3.16 8.35±2.17(n=23) 治疗后 3.00±2.39*△ 1.74±1.76*△对照组 治疗前 11.64±2.60 8.36±1.92(n=22) 治疗后 6.41±3.78* 3.95±2.75*

2.3 两组超声近端胃容积比较 见表3。治疗组、对照组饮水后0 min近端胃容积(V1)、30 min近端胃容积(V2)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近端胃排空分数(EF)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EF均数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及正常组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目前,ISB的发病机制仍不能为人们完全了解,传统认为该病与胃肠道动力、精神因素、脑肠轴等相关。近些年对于肠道微生态、免疫炎症介质反应及中枢-肠神经系统等在IBS发病作用方面的研究较热,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机理还需要今后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与正常组超声近端胃容积值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与正常组超声近端胃容积值比较(±s)

与正常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EF(%)治疗组 治疗前 76.41±10.75*(n=23) 治疗后 72.15±8.42对照组 治疗前 76.39±9.86*V1(mL) V2(mL)160.88±30.67 38.45±18.93 161.83±31.27 45.32±16.12 164.92±33.35 39.05±18.29(n=22) 治疗后 73.20±9.55 158.63±42.23 42.62±22.50正常组 n=20 149.71±31.37 43.64±12.44 70.37±7.63

有研究表明,肠道益生菌制剂是治疗腹泻型ISB的有效药物,相比于其他药物,它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易于为患者接受等优点[8]。国内一项Meta分析显示,单用益生菌与曲美布汀或匹维溴铵常规治疗的疗效相当,而益生菌制剂+曲美布汀/匹维溴铵的疗效则优于曲美布汀或匹维溴铵单用[9]。IBS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环境紊乱可导致胃肠道动力和感觉异常、黏膜免疫异常和炎症反应、脑-肠轴作用紊乱等变化,从而引起或加重IBS症状。益生菌制剂(如培菲康、美常安等)具有菌群调节、改善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免疫及降低内脏高敏性等作用,其治疗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中医在治疗ISB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可靠的疗效。早在先秦、两汉时期,《难经·五十七难》就有“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以区分各种泄泻。元代朱丹溪创痛泻要方,治疗肝郁乘脾之泄泻腹痛,疗效卓著,为后世延用。泄泻理论不断发展,至明清,张景岳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强调脾胃为治疗关键。《医方考》明言“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本病病机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机失畅,乘脾犯胃,脾胃虚损,升降失调,清浊并下,故作痛泻。IBS证候的现代文献统计也提示肝脾不和证最多见[10]。本文通信作者董筠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以脾虚肝郁为本,又常遇饮食、气候感触实邪,兼夹寒湿、湿热,故拟肠复安汤临证加减治疗本病。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参、术健脾益气力强,配茯苓渗湿健脾运,甘草补益和中,能复脾胃升清降浊之用;陈皮、白芍、防风取痛泻药方泻肝实脾、扶土抑木之意,陈皮理气燥湿,白芍缓急柔肝,伍以防风升清止泻、敛散相因,更配香附疏理肝气而止痛;黄连、木香即香连丸,清肠化湿以除实邪;“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又少佐炮姜固护脾阳。全方虚补实泻、散收同用、寒热并调,共奏健脾疏肝,止泻安肠之效。本研究证实,肠复安联合培菲康治疗IBS-D,与单用培菲康比较,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综合疗效,说明中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有确切临床疗效。联合用药治疗能够发挥中药治疗优势,与益生菌协同作用,有效促进IBS的临床缓解。

ISB是一种涉及全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常伴随上消化道功能紊乱,易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形成重叠症[11]。胃动力研究显示IBS-D 胃排空加快,IBS-C 胃排空延迟[1,12-14]。 超声可以很好地观察胃的液体容纳、排空功能,能够取得与放射性核素显像较为一致的结果,是一种低成本、无辐射的检查方法[15]。国内一些研究通过此方法观察到IBS患者近端胃容积小于正常人。也有部分研究未能得出与上述一致性结论,或是未能证实IBS胃动力存在异常[16-17]。这也反映出IBS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其胃动力异常的形式与IBS分型之间关系仍不能完全确定,与上消化道症状相关性亦不能肯定[18]。近端胃的收缩是液体排空的主要动力,通过近端胃液体容积计算的排空分数能更准确地反映近端胃动力,减少BMI、个体差异等影响。本试验中,IBS-D患者半小时的排空分数高于正常人,近端胃液体排空指数的增高,提示IBS-D近端胃动力增强。IBS-D患者的中枢-肠神经系统紊乱、内脏高敏感导致近端胃容受性受损,胃底张力增加,蠕动亢进,都可能使近端胃排空加快。食物进入胃后更快排出进入十二指肠,可能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IBS-D的发病机制复杂,近端胃动力异常只是其一方面表现,具体发生机制及与腹泻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胃排空分数虽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P=0.054,接近统计学差异),但其平均值较前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治疗后近端胃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考虑目前样本量较小,将来扩大样本量研究也许能得到可信差异。

本研究显示,中药能够明显改善ISB临床症状,较单用培菲康更优,但对超声下胃排空功能的调节未能得到证实,中药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王大骏,杨小青,李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排空[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5,7(4):155-157.

[2]孙圣斌,黄绪群,侯晓华,等.B超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近端胃舒张[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59-61.

[3]张侃,谢小平,孙圣斌,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近端胃舒张和排空功能的研究[J].胃肠病学,2007,12(5):298-300.

[4]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62-765.

[5]张声生,李乾构,魏玮,等.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2-135.

[7]Gilja OH,Hausken T,Wilhelmsen I,et al.Impaired accommodation of proximal stomach to a meal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Dig Dis Sci,1996,41(4):689-696.

[8]朱丽明,柯美云,周丽雅,等.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0):1070-1074.

[9]姚莉,付玲,赵生俊.国内益生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5):602-607.

[10]刘丽,吴杞纳,樊辰,等.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要素现代文献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148-150.

[11]吴珺伟.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症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0,15(5):302-304.

[12]崔振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运动功能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8,48(40):28-30.

[13]徐斐燕,丁文煦,宗春华,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排空及胆囊收缩功能的超声测定[J].上海医学,1994,17(10):591-592.

[14]张英剑,王萍,金建军,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运动功能与胃肠激素和心理因素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54-56.

[15]金震东,邹多武,许国铭.实时超声检测胃运动功能的方法与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5,11(5):325-327.

[16]Caballeroplasencia AM,Valenzuelabarranco M,Herreríasgutiérrez JM,et al.Altered gastric emptying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1999,26(4):404-409.

[17]Narducci F,Bassotti G,Granata MT,et al.Colonic motility and gastric emptying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effect of pretreatment with octylonium bromide[J].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1986,31(3):241-246.

[18]郭锐,李翠萍,刘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与胃排空之间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5):305-307.

猜你喜欢

排空容积综合征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胃三维容积超声造影与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疗效的价值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巧求容积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