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莳萝子顽痹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

2018-03-14赵玉玲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

赵玉玲 袁 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关节病家族的成员之一,放射学改变可见骶髂关节炎是其标志性特征,除了中轴和(或)外周关节症状,可伴肌腱端炎、指(趾)炎、前色素膜炎等其他临床表现和系统损害[1]。中医讲求辨证论治、辨证分型与分期结合,具备多靶点、多渠道、方法灵活、针对性强等优势,具有更广阔前景[2]。莳萝子顽痹散系自制外用贴敷药,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效。本研究旨在观察莳萝子顽痹散外敷治疗AS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选用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3]。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AS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肾虚督寒证[4];发病年龄为16~50岁;近4周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血液、肝脏、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对中药过敏者。

1.2 临床资料 96例患者均为新疆军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住院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性44例,女性4例;年龄19~49岁,平均(22.80±7.10)岁;病程 7 个月至 19 年,平均病程(4.90±0.70)年。对照组48例,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19~49 岁,平均(23.70±7.80)岁;病程 6 个月至 21 年,平均病程(4.50±0.80)年。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片(上海华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 g,每日2次;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次0.2 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自拟莳萝子顽痹散局部外敷,药用组成:莳萝子10 g,生川乌、生南星、肉桂、细辛、威灵仙、木瓜、透骨草、伸筋草、乳香、没药、川芎、红花各5 g。将以上药物各等分粉碎为细末,60 g为1袋,用黄酒调配成稠状,摊涂纱布上外敷腰骶部,每日1次,每次30 min,7 d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采用自编式AS调查表,疾病活动度的评估选用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5]、巴斯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6],该量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其在评估疾病活动度的一致性方面已经得到多个国家的验证[7]。疾病活动性指标选用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中医证候积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中治疗AS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证候按轻重水平分别计1、2、3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对以上参数进行评价。

1.5 疗效标准 参照201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风湿科中医诊疗方案[5-9]制定。显效:与初诊值相比,以下4个指标中有3个改善至少达到50%,并且绝对分值至少有1分的进步;上述指标中未能达到50%改善的1项,与初诊相比无恶化。有效:与初诊值相比,以下4个指标中有3个改善至少达到20%,并且绝对分值至少有1分的进步;上述指标中未能达到20%改善的1项,与初诊相比无恶化。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加重者。4个主要评价指标:疾病总体评价(PGA 评分)、脊柱疼痛(VAS评分)、功能指数(BASFI)、脊柱炎症(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相关体征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中医症状积分(分)枕墙距(cm) 指地距(cm) 胸廓活动度(cm)脊柱活动度(°)治疗组 治疗前(n=48)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8.22±20.98 3.48±2.28 33.77±11.01 21.02±10.35*△ 1.66±1.47*△ 13.28±9.88*△47.77±21.67 3.56±2.43 32.48±11.98 2.58±1.79 31.13±16.88 5.02±1.65*△ 46.34±14.90*△2.69±1.67 30.56±17.32(n=48) 治疗后30.13±12.45* 2.18±1.57* 20.58±10.23*4.01±1.72* 40.82±13.58*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活动度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及疾病活动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活动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活动度指标比较(±s)

组 别 时 间 血沉(mm/h) CRP(mg/dl) 功能指数 病情活动度指数治疗组 治疗前(n=48)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6.38±11.23 46.62±10.43 6.26±2.44 6.35±2.48 15.44±11.36*△ 17.45±11.22*△ 3.74±1.75*△ 3.56±1.54*△47.76±11.18 47.78±11.56 6.31±2.57 6.54±2.37(n=48) 治疗后23.54±10.89* 25.46±11.05* 4.25±1.88* 4.17±1.76*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热敷后局部皮肤瘙痒,于2~3 d后消失。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 论

AS属中医学“虺痹”“大偻”范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内经·痹论》)提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是其诱发因素;“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先天肾阳不足、督脉亏虚为病发根本;又与瘀血阻止督脉相关。日久则正虚邪恋、痰瘀阻滞经络;肾督同病则痛至腰骶,关节僵硬,活动受限,逐渐出现脊柱弯曲,甚至“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痹论》)。故治疗当以温肾壮督、祛风散寒、化瘀通络为法。脉必虚,是以腰疼。”由此可见,该病主要是由于肾阳不足为先。

依据中医各家[10-11]及本院多年来的临床经验,AS以肾虚督寒证占大多数,自拟莳萝子温痹散于腰骶部外敷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方中主药莳萝子为维吾尔族惯用药材,味辛,性温,具备消肿、止痛等功效[12],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关节肿痛,外用可治疗关节肿胀、周身疼痛[13]。现代医学发现莳萝子及其挥发油,如香芹酮、柠檬烯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功效,具有很好的潜在开发价值[14]。佐以生川乌、细辛、肉桂,其药性辛热,可搜剔入骨之风寒,为除痹止痛之佳品;生南星外敷以消肿痛;威灵仙通行十二经以通疏开痹;透骨草、伸筋草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药;乳没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川芎、红花理气养血,祛瘀止痛。诸药合用,诸药合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效显著。

因莳萝子温痹散主要由温阳祛寒、活血通络止痛药物组成,其中一些中药若内服煎煮不当、长期口服,易产生中毒症状,故将其制成散剂加热外敷,药物所含的各种有机、挥发油成分,通过透皮吸收,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更好地发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作用[15]。并可调节神经中枢,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使骨骼肌松弛,皮肤汗腺打开,加快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促进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快速改善并消涂关节肿痛等症状,使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甚至恢复[16],能显著缓解AS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体征尤其是患者的腰骶部疼痛及脊柱活动功能。

笔者采用莳萝子温痹散局部热敷结合西药治疗AS(肾虚督寒证),与单用西药组对照,对患者临床体征、疾病活动度、急时相反应物等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不经过胃肠、肝肾代谢的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研究结果表明,莳萝子温痹散局部热敷是治疗AS急性期的一种有效途径。

[1]黄烽.强直性脊柱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2,41-40.

[2]王昊,阎小萍,孔维萍,等.补肾强督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738-740.

[3]Van der Linden S,Valkenburg HA,Cats A,et al.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a[J].Arthritis Rheum,1984,27(4):361-3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1-123.

[5]Garrett S,Jekinson T,Kennedy LG,et al.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disease statu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J].J Rheumatol, 1994,21(12):2286-2291.

[6]Calm A,Garrett S,White lock H,et al.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functional abil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J].Rheumatol,1994,21(12):2281-2285.

[7]Hakkou J,Rostom S,Aissaoui N,et a1.Comparison ofthe BASDAI and the miniBASDAI in assessing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lin Rheumatol,2012,31(3):44l-445.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风湿科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69-273.

[9]Anderson JJ,Baron G,vander Heijde D,et al.Ankylosingspondylitis assessment group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short-term improvement inankylosing spondylitis[J].Arthritis Rheum,2001,44:1876-1886.

[10]焦树德.大偻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探讨(下)[J].江苏中医药,2003,24(2):1.

[11]高积粮,程守纲,彭会娟.阎小萍治疗风湿病“治未病”学术思想浅识[J].世界中医药,2015,10(5):736-739.

[12]阿不都热依木·卡地尔·阿塔哥.中国维吾尔医药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总社,2012:32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84.

[14]Bakkali F,Averbeck S,Averbeck D,et al.Biological efects of essentialoils[J].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2008,46(26):446-475.

[15]张楠,陶庆文,阎小萍.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61-1662.

[16]路志正,焦树德,胡荫奇,等.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453.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