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长莺飞季 吃春正当时

2018-03-13白八

东方企业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春饼春卷春分

白八

俗话说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就要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燕归春风暖,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俗称“吃春”。所谓“吃春”,就是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赐予我们的食物,即多吃时令果蔬,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那么,“吃春”到底是吃什么呢?

春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春分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春分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春江水暖,肥了田野阡陌边的野菜,薄雾晨露,润了山间竹林的笋芽。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同样也是保养的最佳时机。有人说,吃春,吃的是苏醒的味觉。冬季最宜腌味、腊味、渍味,到了大地回春就要换上鲜味、清味、原味。民间为迎接春分节气的临来,家里都会做几样传统春分食物。还在等什么呢?抓住春天的脚步,踏上健康的旅途!

习俗:吃春饼

春分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由于春分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给了人们尝鲜的机会。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喜迎新春、祈盼丰收之意。

春饼的做法是以滚开的沸水冲烫面粉和成面团,然后再将烫好的面揉透做成小圆剂子,在每两个剂子中间沾满麻油,并且合在一起擀成薄薄的一张饼,然后找一个可以烙饼的锅,将饼放入锅中,用中等火候焙烙,不过千万不可加油。在烙饼的时候最好盖上盖子,半分钟翻一次面,就差不多了。

有了春饼,自然少不了和菜,和菜就是韭黄、豆芽、香干切成丝的样子,可以拌或炒着包在春饼里面,要是炒的话还可以加入粉丝、菠菜、蛋皮丝、绿豆芽、豆腐干丝、肉丝等等,若是想吃得再丰富些,还可加海参丝、香菇丝、火腿丝,以春饼包菜食用。

吃春卷

吃春卷是古代春分之日的习俗,在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了,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具体的做法是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在成长条形下油锅炸,炸至金黄色浮起就熟透了,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定。

吃春卷原本是春分节庆习俗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现在这种节庆习俗已经淡化了很多,甚至于许多年轻人都已经不知道这一习俗了。现在,人们更多地用吃面条和饺子代替了吃春盘、春饼、春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故民间广泛流传有“迎春饺子打春面”的说法。而春卷也不再拘泥于春分的餐桌,色泽金黄、外皮酥脆、肉馅鲜嫩、香气诱人的它,在许多大酒店宴席上一道风味独特、备受欢迎的名点,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日常美食。

吃春盘

自唐朝起,民间还普遍流传有吃春盘的食俗。如南宋后期陈元靓所撰的《岁时广记》一书引唐代《四时宝镜》记载:“都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春盘一词也屡见于唐代的诗词作品中,如诗人岑参在《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一诗中就曾这样写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到了宋代这一习俗更加普遍,北宋大词人苏轼曾在其诗词作品中多次提及这一习俗。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使其从单调的辛辣变为色香味俱佳的翠缕红丝,并名之曰“春盘”。

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吃萝卜

在许多地方,“吃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是吃萝卜,俗谓“咬春”。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明人刘若愚《明宫史》载:“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光绪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当时人认为,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因而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驴打滚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驴打滚来历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足以符合营养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样化”这一条。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寓意“太阳高”。不但“太阳糕”的寓意美好,而且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

太阳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金鸡)发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金鸟圆光”代表太阳神。太阳糕每五块为一碗,顶端还插有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鸡,十分喜气。

这种“太阳糕”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寓祈新年五谷丰登。春分节气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适应节气变化。

养生:

吃春除了要看习俗,还要讲究养生。初春的气候不稳定,乍暖还寒,正是易感季节。那么吃哪些“春”最为养生呢?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

春芽

春日食春芽。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春季也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选,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暖还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樱桃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

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而且做法多种多样。

春笋

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红枣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猜你喜欢

春饼春卷春分
春饼迎春
京郊寻春意 胡同吃春饼
春分的吻
来一份春卷,感受春节和春天的味道
真爱是春卷
包春卷
包春卷
春分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