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真正的教学技巧,不在于如何设计教案,而在于如何读懂学生的眼神

2018-03-12吕怀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眼神老师课堂

吕怀刚

教育是继往开来的事业。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素养的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和不断增长的对学生成长的期待,读懂学生,成为懂得学生学习需求的人,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方向,值得我们扎扎实实回归“人”的起点,不断创新,务实实践,方能有效服务学生发展。

针对00后学生我们先来看两个事例:

事例1

有一天,于老师正在班上里上说话、写话课。学生朱飞飞突然站起来说:“林毅尿裤子了!”林毅是个文静秀气的小女孩,平时很少言语。于老师对她说:“我不是说过吗?上课有事,可以举手报告。”她低着头,一声不吭。天这么冷,棉裤尿湿了,怎么能行呢!于老师赶紧请班主任老师给家长打电话,送条裤子来。

又有一天于老师上课时,发现一位学生神色不对,便走到该生跟前,嘴巴凑到他耳朵上悄悄地问:“想解手吗?”该生使劲点头。女老师一拍他的肩,他便飞也似的跑出去了。

可是,好久不见这位为学生回来,于是这位老师从包里掏出卫生纸,对另一位为学生说:“你去厕所给他送卫生纸去。”果不其然,这位学生正为没带卫生纸发愁呢!

事例2:

有位学生特别不爱背课文。老师任务追得紧了,学生退学了,老师尽职尽责把学生劝了回来。面对二度返校的学生,老师也主动降低了要求,试着与学生沟通,只要一期能背四首古诗就算过关。没料想,该生又退学不来了,至今仍然失学在家。另一位老师站起身质疑:“你为什么非得让他背书啊……”教师的追问,引来全场笑声和掌声。这显然不仅仅是玩笑,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放下对迅速达成既定目标的执念,有效地读懂学生,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才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放下对“既定目标”的执念,重设目标;

放下“一刀切”的执念,用心倾听;

放下“限时抵达”的执念,长效关注;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不加任何评价的倾听,才是真正的聆听。”如果用此标准来考量,也许我们从教多年,依然尚未把聆听孩子、接纳孩子当成教育对话的常态。放下对少数问题学生紧盯不放的过度关注状态,大胆地把学生放回正常学生群中,有意识地“忽略”个别学生,放弃那些让你紧张到目眦尽裂的问题,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因读懂而放慢管理节奏,效果也许会胜过“当年鏖战急”。润泽的师生关系立马就有了,教师权威在彼此信任中得以重建。

一、老师的教学攻略——教如何读懂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学的真谛是师生心灵的沟通,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从学生眼中瞳孔的大小、亮度的阴暗、视觉的俯仰、注视的时间与变化的快慢等,都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奇及态度的赞成与否。

劳夫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因此,老师若能读懂学生的眼神,就会从学生的眼神变化中(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反馈),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状况,然后对症下药,或调节教学的进度,或唤醒学生的注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课堂常见眼神

所谓的眼神也就是目光,眼神可以传递基本的情绪变化。相比较成人而言,学生的眼神更为直接,教师在课堂上要是能够读懂学生的眼神,掌握学生的内心所想,随时调整教学,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通常,学生的课堂眼神有如下几种:

1.、自信的眼神

这类眼神往往出现在一些学习较好,掌握知识较快的学生身上。学生眼神很坚定,很自信,从眼神中老师可以看出满意和放心,并且很渴望老师给予表现的机会,好像在说‘老师叫我你就放心吧。这类学生往往是让老师非常放心的,老师对于这类学生应多鼓励,合理利用,比如,课堂上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在引导过后学生们的理解依然较差,可让这些好学生先回答,带一带较差的同学。再比如让自信的同学领读课文生字等,让他们读出他们的自信,把这种自信感染给每一位同学。

2.、求知的眼神

这类眼神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较优秀,十分上进的学生。著名的教育家萨特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普遍的学科能指示你该如何做,要努力去自己做。”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常常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是对学生所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才能最终让学生的求知眼神更加强烈,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3.、胆怯的眼神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运用的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学生对自己不自信、瞻前顾后,唯恐自己做错事。教育这些学生时,教育学家马卡连柯给教师们的忠告是尽可能多的用表扬,少用甚至不用批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对学生要时刻保持微笑的表情,时刻留意他们的眼神,只要他们有一丝闪光点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养成大胆说话做事的好习惯。重塑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

4.、困惑的眼神

这类眼神往往是那些成绩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这类学生经常愁眉不展,表现不积极。其实,学生学习就好像吃一顿大餐,求知欲强的学生首先品尝丰盛的菜肴,而这些困惑的学生只能吃剩菜残羹了。因此,在对待这些学生时,教师不能把他们看做是无药可救,置之不理,而是要树立只有先后之分,没有优差之分的思想,事实上他们只是接受能力较差罢了。教师最好专门给这类学生制定一个计划,心平气和的面对他们,给他们任务时难度一点一点的增加,只要取得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耐心讲解直至完成教学任务。

5.、渴望的眼神

课堂上,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时,他就会睁大眼睛看着老师,眼睛流露出期望,这是一种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这时,教师可以走近他,给他点提示。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时犹豫不决,将信将疑时,他的眼神必定装满困惑,这是一种渴望得到肯定的眼神,这时,教师只要付出一个赞许的微笑,学生就会在这个微笑里获得肯定,获得鼓舞。在课堂教师有时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或是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时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此时不妨先让自己冷静一下,仔细审视一下学生的眼神,那里面必定闪烁着愧疚,同时也渴望着大人的理解与宽容,这是一種渴望理解的眼神,这时,教师应该给于肯定和安慰。

6.、疑惑迷茫的眼神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根本听不懂的时候,他就会显得焦燥不安,六神无主,两眼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连简单的问题也不能回答。所以,教师若发现多数学生紧缩眉头眼光愣怔时,则可能是教师讲得不清楚,学生没有听懂,或讲得太快了学生跟不上,要么是板书没有记下来又被教师擦掉了,这时教师应及时变换知识传授的角度和教学手段,促其柳暗花明,耳目一新。

7.、漫不经心的眼神

当学生闪现出浮躁嬉戏的目光,左顾右盼或跟同桌低语讲话,说明课程内容不紧凑进度太慢,或嫌教师过多的重复罗索,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或紧凑地解决一个问题,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从纵深开掘,从而改变被动局面。

8.、满不在乎的眼神

一些性格倔强的学生,在听不懂或者注意力分散时,会通过讲话,做一些小动作,甚至通过搞一些恶作剧来引起关注。老师如果看到这种眼神,切不可意气用事,施展老师的威严,也不可开门见山追根究底。最好的办法是 “冷处理”,叫他起来回答最简单的问题,表扬他的优點,让其明白老师不仅没有遗忘他,还非常关注他,喜欢他。然后在课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老师的宽容大度,让其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改正错误。

眼神的交流是师生间建立起有效沟通的理想前奏,如何通过关注学生的眼神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心态,对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眼神是一本无字的书,它好比一面心灵的镜子,因各具的物色而互不雷同,记载和映照着千差万别的思维文字和心灵投影。所以教师若要真正读懂学生的眼神,须做到真读而不是假读,细读而不是粗读,全读而不是选读。

当教师能够真正读懂学生眼神的时候,也便是课堂教学真正发生的时候,因为我们找到了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泰戈尔有句名言:“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且歌且舞。” 教师要努力做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水,经过眼神这扇窗户,流向学生的心田,去滋润他,唤醒他,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

读懂学生,要去体察同一事由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为例,同样是缺作业,绝不仅仅是学习态度的差异,稍加追问便会发现同一事由的成因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因为写字速度慢而拖延;有的学生当日学习内容掌握不牢;有的学生课堂上写作业时贪恋玩耍;有的学生课后切入作业的时间太晚……要相信每一个匪夷所思的儿童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来自儿童的正当理由。努力为学生失当的表现寻找真实的理由,一千个缺作业的现象背后,或藏着一千个不一样的拖字成因,也应因此诞生一千个对症下药的处方。

成因的破解,往往就意味着差异化教育的真正开始。“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要认真读懂每个学生的表情、动作,从中读出他们的内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

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把功夫下在如何教学上,更要下在读懂学生上。只有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会使学生“亲其师”。而一旦孩子对老师有了感情,把老师当成“知已”,自然会“信其道”,学习刻苦、成绩提升,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猜你喜欢

眼神老师课堂
生命的顽强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空洞的眼神
我敢
写字大课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