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学生乐学情境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2018-03-12韦小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分数情境探究

韦小艳

[摘要]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学生乐学的情境,把设悬念,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手段融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把枯燥无味的数字、机械单调的公式激活,寓教于乐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 情境 提高 教学 效果

数学不象其他学科一样,富含故事性,具有引人的情节。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先天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不多。“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成为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出发,努力创造符合学生乐学的数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个既有实效性,可行性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走进课堂,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自主地去探究,去感受,去体验数学的奥妙。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在充分探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情境,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从孩子们轻而易举的问题中单刀直入 ,开始了知识的学习:“老师这里有4 个桃子,(同时拿出四个塑料桃子模型),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个?请同学们用拍手的次數来表示答案。”“啪啪”。同学们不假思索,不约而同的拍了两下小手。“很好”。接着我又拿出两朵纸花问道 :“老师现在有2 朵纸花,要平均分给2 个同学,每个分得几朵?同样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啪”。同学们再次不约而同的拍了一下小手。“非常正确”。(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感觉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触手可及。保护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拿出一个塑料苹果模型),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呢?同学们能用拍手的方法来表示答案吗?”孩子们举起小手欲拍又止,面面相觑。突然有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半个”。“对极了。”(我再次肯定孩子们的回答 。)“那么,有谁知道半个该用哪个数表示,又怎么写呢?”同学们再次面面相觑,无言以对。(给学习设置悬念)“这正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同时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引出了课题,激起学生渴求认识“分数”的强烈欲望,打开了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产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感受数学趣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多数是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升学率而教,离开了数学的真谛,学生学习数学是迫于压力,学习枯燥无味,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只有重视兴趣的培养,重视知识的运用,重视过程的培养才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一节课都要有生动的课堂艺术活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颖的、活动的刺激物吸引。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适度采用游戏等方式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选择切合数学课堂需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渗透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如:教学“7的加减法”时,我根据小孩喜欢玩向上抛小石子翻手接的游戏的特点,亲自参与游戏,通过引导学生统计接到几颗,没接到几颗后汇报(如:3+4=7 2+5=7 7-2=5 7-3=4 等),像这样利用游戏情境进行数学教学,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三、创造故事情境 激活数学课堂

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故事可以把他们带进美妙的童话世界,也同样可以把他们引进探究数学知识的天堂。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创造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蓝猫的故事》吗?”(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天蓝猫、淘气、菲菲和红狗四人去为飞船寻找能量石,回来的时候,又累又饿,巴豆端来一块大红烧饼。菲菲拿起刀子说:‘我来给大家分烧饼,每人1/5。巴豆说:‘不行,我个子比你们个儿大,食量比你们多,我至少要吃1/6才行。菲菲乐了,切下烧饼的1/6给巴豆。吃烧饼的时候,巴豆看见自己的烧饼却比其他人少,生气道:‘菲菲欺负人,我明明要吃1/6的,他给我的这一份却比你们少。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巴豆挠着头莫名其妙的想:‘这是为什么呀?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了这一节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分数大小的比较)给学生造成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的悬念,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数学探究学习中来,进入了教学过程。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意注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故事情节中数学问题的个中奥妙,使教学顺利地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创造操作情境 乐享实践成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更应该是活动和实践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如果我们直接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生搬硬套,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机械单调,教学效果难尽人意。这时,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想一想,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自己寻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归纳出它的计算公式。这样才能把机械单调的公式激活,不但使学生乐享自己实践探索得到公式的成功的乐趣,还能使他们回味无穷,终生不忘。

五 创设生活情景,与数学亲密接触

生活有多广阔,数学就有多广阔。教材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还应当把学生引领到生活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时时需要数学,人类和数学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在组织学生郊游中,可渗透数学教学,参加各种活动中也可以渗透数学教学,在生活里面都包含着活生生的数学问题,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学生产生渴求对数学的需要,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求认真或趋近的倾向,她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在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不用强制都会积极主动去探究。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设悬念,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手段融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自身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通讯地址: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481849365

邮编:530811

工作单位: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分数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