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读·感·悟

2018-03-12毛竹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范读手势意境

毛竹凤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语法规范。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积累词汇,规范语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其次,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读书十分强调“口诵心维”。这方法同样也适合现在的语文学习。

再次,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抽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

总而言之,好的朗读本身就是课文极好的解释,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象征性的意境都能得以充分、酣畅的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學中能否较好地把握朗读的各个环节,对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以车代步”的作用。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呢?我觉得可采用“引、导、读、感、悟”的五步法。

一、 一、引,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才能爱上朗读。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想读、愿读,才会有阅读的欲望。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先出示美丽的长江风景图,紧接着换成长江发洪水时的图,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学生头脑中出现了一个疑问:长江怎么了?有了疑问,学生就有了解除疑问的欲望。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读课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 二、导,指导方法

从情感角度说,朗读的过程是读者通过“价值认识”感受作品的情感信息,从而形成自身情感信息的过程。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或有感受而自己又产生不了情感的体验,或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教师的范读要以技巧启发人,以情感感染人。如在指导学生朗读《大江保卫战》一课的最后一段“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教师通过饱含深情,舒展庄重,字字千钧的范读,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读。当然,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巧妙地点评来指导朗读,对于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要“大力赞扬”。实际上这种“赞扬”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

三、 三、读,多形式朗读

好的朗读可以创造语言形象,把人带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外,如再采用其他一些颇具特色的朗读形式,更能提高“读”的质量,而且在朗读过程中还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等多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如:

1.角色假想读。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亲身参与,有利于对文中感情的体验。如朗读《大江保卫战》的“大堤抢险”这一片段,我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就在崩塌的堤坝下,我们就是抢险官兵中的一员。这么一说,学生就进入了角色,把“一个念头”、“高声喊道”和“真实写照”三段话读得异常有利,颇有气势。

2.手势导读。

挥动手臂像指挥家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学生朗读“一路迎着溪流”这一自然段时,教师的手势可随着文字的表述而变换。溪流时而宽、时而缓,教师的手势变得平柔缓慢;溪流时而窄、时而急,教师的手势变得高扬跌宕,学生则随着教师变化的手势或轻缓道出,或急促高起。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以手势导读,使学生不仅耳闻其声,而且目睹其形,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把溪流的宽窄、急缓的变化过程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3.竞争读。

小学生的好胜心特强,针对这一点,运用竞争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四、 四、感,感受语言美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言的品味”。因此,教学中我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并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想象公园里露天晚会的盛况、家庭演奏的欢乐场面和各种聚会上人们欣赏音乐时的情景,从而加深对“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理解。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匠心所在。最后以个性化朗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五、 五、悟,悟出意境美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读文章,体味出意境,读起来才有滋有味;学语文,品得出韵味,学起来才乐此不疲。如教学《游园不值》时,我采用多媒体音像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感受到的内容,注意说出感受到的诗人当时的心情,真正领略古诗的意境美。只有进入意境,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味儿来。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在琅琅书声中,学生才能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只有在琅琅书声中,学生才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但是,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籽”,需要我们教师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那么,朗读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也才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猜你喜欢

范读手势意境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挑战!神秘手势
春色满园
胜利的手势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一朵花的意境
认手势说数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