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移默化树信心,大胆动笔绘未来

2018-03-12万淑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画画课程标准美术

万淑贤

作为教育界的一份子,关于“素质教育”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更是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立但又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课程标准,就美术学科而言,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以及文化理解等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贯穿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之中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爱画画,或者说,在经历了学前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与习惯养成之后,每个孩子对于绘画这件事情的兴趣度是不尽相同的。面对如此情况,传统学校中以课堂为单位的授课形式就会显露出其先天的劣势,那就是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最佳教学,因为课堂教学要面对的是一整个班的所有学生。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但试问,如果一个学生在美术课中连基本的材料都不愿意准备,连提笔涂抹的欲望都没有,更何谈美术素养?

对于这种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自然十分清楚,兴趣的缺失当然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当我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一问题时,我发现,自信的缺失,才是其最根本的症结所在。

我们都知道,孩童在婴儿时期都是靠手去感受并了解这个世界的,“涂抹”这个动作,几乎是本能。在原始社会中,当人们还没有“绘画”这个意识的时候,就已经会用手指或木棍在土地上圈圈畫画,或圆或方,都是对于形状的描绘,这就是绘画最原始的状态。

既然这是本能,那为什么会有一部分孩子忘记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呢?通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与与孩子不断地交流与接触,我发现,这种本能并没有消失,而只是被压抑。

在孩子的学前时光中,其实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有意愿并且会主动的去培养孩子的美术能力的,但他们采用的方式多是买一本涂色书,让孩子用彩笔或蜡笔等工具在圈定好的轮廓内进行涂色,并且大部分的家长都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孩子把颜色涂到规定的区域之外时,总会有人在旁边说诸如“这个不能涂出去”“你要涂的更仔细一点”这样的话。固然,做事认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是要求一个手掌还没有桃子大的小朋友去控制好不把颜色涂出框外,也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孩子听到家长这样的评价之后,评判标准单一的他们会觉得自己并不能将绘画这件事情做好,因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美术课堂总是处于一种犹豫的状态,并不是因为他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因为他“害怕”。

“害怕”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害怕随便乱画弄脏墙壁或衣服会被妈妈批评,所以不敢用手直接涂抹颜料;因为害怕画的太丑被其他的同学嘲笑所以宁可不去尝试;因为害怕自己树立起来的“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棒”的形象被破坏,所以选择压抑涂抹的天性。久而久之,在美术这件事情上,有那么一部分的孩子便用“拒绝”的形式树立“自信”,简而言之就是:我不做,所以就不会错。他们小心翼翼的避开这个雷区,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或许引爆之后炸开的会是一朵绚烂的花朵。

当我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自己在美术课堂的最初期应该做的是什么,不是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画出造型最好色彩最美的作品,而是让他们了解到:画画这件事,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且简单,你不能因为怕噎到就不吃饭,不能因为怕呛到就不喝水,不管你是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虎咽,不管你是喜欢热水还是凉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跟别人没有关系。

为了完成这件最基本的事情,我先后采用了许多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鼓励、用小礼物来激励他们动手、强制性的布置作业任务等等,但是发现效果甚微。直到有一天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卡通猫咪的形象,发现有很多的同学在课间纷纷拿着大小不一的小纸片跑到黑板前面临摹,我灵光一现,想到了“随手画”这样的一个办法。

从那之后,我每次美术课之前都会带领孩子们用两分钟的时间一起来画一个简单的线描作品,一支不规定种类的笔,一张不要求大小的纸,跟着老师随手画。画的内容可能是日常的小动物、同学们看过的动画、教室里的桌椅或者花草、甚至是班上某位同学的画像,不求细节与相似度,只是用最简单的线条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完成“勾勒”这个绘画动作,并且我会特别关注那些“不敢”动笔的学生,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看似如此简单的一个小活动,却在坚持了一个学期之后带给我无比巨大的惊喜。

学期末的时候,孩子们在“随手画”的影响下,造型能力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关键的是,每个班级中那几个之前不怎么喜欢动手画画的孩子也能够逐步参与到正常的艺术实践中来,在我校学期末的师德调查问卷中,我看到很多孩子在给老师的留言栏中写“我想对美术学科万老师说:谢谢您教会我如何画画”“我以前不喜欢美术,因为我不会画,可我现在好像知道怎么画了,美术还挺好玩儿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留言。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满足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从“害怕”中摆脱,画画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任务”,而是“习惯”。

因为敢于尝试,所以他们才能够切身的去体会通过手与画笔将身边的事物描绘出来的那种奇妙的感觉,才能知道原来除了记忆,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记录自己身边的事物。只有当他们真正的去做了,才能知道画画这件事情和吃饭喝水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有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起来了,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在与大家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以及文化理解的能力,才能真正的落实美术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而我所做的“随手画”小实践,就是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美的大门。

同样的,在我为孩子们树立信心的同时,他们也同样的给予我特别多的灵感与想法,使我在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在学期结束之际,有特别多的孩子拿出他们这一年中所画的所有小作品,有我教给他们的,也有他们自己在平时所画的习作,有的学生还将他们装订成册,画了一个好看的封面,变成了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画册,这是他们的小骄傲,也是给我最好的勋功章。

剖其表象看本质,孩子的独立性与独特性使得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许多或新或旧的问题,这是教育的难点,也是教育的趣点,更是教育的意义与本质。我们教师肩负的是学生的未来,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之路。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愿意多去尝试,总会有改进提升的方法。

总而言之,“随手画”只是一个起点,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需要提升与锻炼的方面还有很多,对于美术素养的提高也需要更加有效且实际的方法,对于美术教育的研究更是要究其本质,对其进行更加细致准确的把握,如此才能更好的推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画画课程标准美术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美术篇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