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12吴昕慧翁贞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粮农补贴粮食

吴昕慧, 翁贞林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现代农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南昌 330045)

“粮仓满,天下安”,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虽然2004年以来我国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但总体而言,我国粮食供求关系仍趋于紧平衡状态[1-2],背后隐含要素投入“路径依赖陷阱”和“供给结构矛盾”,亟待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寻求结构性矛盾之解[3]。当前,我国农业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和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价格补贴“黄线”逼近和资源环境“红灯”亮起,加之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农模式,使得主产区粮食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在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务农成本攀升的背景下[4],改造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小农模式,协调“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尤为紧迫。一方面,须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种粮效益低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须要培育有利于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5]。事实上,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形成,而发展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关键就是造就一批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6-7]。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规模经营乃至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变满足家庭消费为主,追求生产最低风险、保自给生产决策的传统小农经济占主体的格局[5,8]。2014年农业部《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培育新的种地人,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本研究所指的职业粮农是指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主体——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经营者。其中种粮大户是职业粮农发展的初始状态,家庭农场经营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生产经营稳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职业粮农。针对近年来“三项”补贴对农民增收作用有限、增粮效应甚微、政策改革呼声不断,2016年农业“三项”补贴调整为地力保护补贴和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其中地力保护补贴针对普通承包户、适度规模补贴以项目的形式补贴给规模农户。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带动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因此,对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政策需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政府扶持政策的精准性、高效性,加快培育职业农民,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推进粮食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粮食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所以,对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政策需求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了培育职业粮农,促进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李伟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现状的背景下,提出建立培育职业农民的法律法规、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金融服务水平以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扶持政策[8];米松华等通过对安徽、湖南、四川、浙江4个省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发现他们对政府资金(或项目)扶持、土地流转服务、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推广、设施用地等有较强的政策需求[9];胡宜挺等则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家庭农场的调查认为,土地流转和资金扶持是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10],并且还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家庭农场扶持政策需求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即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投资规模、社会关系资源、需要技术的帮助程度及需要销售帮助的程度、当地拥有的农业技术人才数量、农产品市场发育情况等[11]。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梳理发现,已有较多有关职业粮农(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需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对于2015年以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显现、规模种粮农户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一些规模户“毁约跑路”情景下双季稻区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政策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分析江西省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预期成果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1 数据来源与扶持政策需求分析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笔者所在课题组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江西省5市10县的实地调研。本研究所指职业粮农为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钱克明等通过经济学分析方法或实际调研计算认定中国北方的大户规模约为6.67hm2,南方的大户规模在2.00~3.33hm2[12]。江西省作为南方稻的主产区,选取调研数据中经营面积超过2hm2的农户以及家庭农场的数据,共得到有效问卷220份。调查问卷的区域涉及江西省的5个地市(表1)。

表1 样本区域分布情况

1.2 扶持政策需求分析

通过对220份问卷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发现,职业粮农对“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需求最高,频数为139,达到样本总数的63.18%;其次是“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政策需求,频数为112,达到样本总数的50.91%。由前2项可知,职业粮农对于粮食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关注度较高,反映出他们在该方面的政策需求,以此来保证自己农业经营的收入水平。列于第3位的是土地流转补贴,频数为77,占样本总数35%;与之需求程度相似的是提供保险补贴,频数为76,占比达到34.55%。处于第5、第6位的分别是“提供农业保险补贴”“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补贴”,分别占样本总数的 29.09%、21.36%;“提供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补贴”占总样本数的18.18%,频数为40;排在最后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频数为14,仅占样本总数的6.36%(表2)。从需求的政策情况来看,职业粮农的主要政策需求集中在如何提高粮食价格和降低生产成本,反映到实际中就是稳定粮食收购价格及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包括土地成本。这也是作为职业粮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观需求的客观反映。

2 扶持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变量设置

在一般小农中农户因其经营规模小,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低等因素影响,其主观对政策需求的欲望较低,农户政策需求受其自身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对主观能动性的影响[13],对政策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职业粮农相对一般农户,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生产经营规模、方式大不相同,粮食的商品市场意识更加突出。结合调研的结果,将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需求作为因变量,基于对政策需求的分析,将需求最多的4个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其他政策需求全部归类为其他;自变量从职业粮农个人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两方面选取解释变量指标(表3)。

表2 扶持政策需求情况

在220份样本中,男性占比88%,职业粮农的经营者主要以男性为主;职业粮农的年龄均值达到50.34岁,说明农业生产主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多为初中及以下;而在风险态度上表现为偏爱冒风险;农业收入在职业粮农的家庭收入中占比较大;经营规模均值达到123.6hm2;而签订正式土地流转合同的粮农仅占16%;土地流转期限均值不到4年,流转年限偏短;样本中职业粮农的流转土地租金均值达到5 647.8元/hm2;七成以上粮农拥有农业机械设备;大多反映贷款难度较高,均值也显示贷款较困难;虽然江西省是典型的双季稻产区,但是调查的粮农中双季稻比重普遍不到50%;而通过国有粮库销售粮食的比重偏低。

2.2 样本分类描述分析

问卷设计的政策需求共有8项,将各项需求在不同自变量分类下的总数进行统计,计算出在该分类下的政策所求所占比例(表4)。由表4可知,男性和女性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的政策需求差异整体不大,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在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供农业保险补贴、提供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补贴方面的需求更加明显。不同受教育程度在政策需求上具有一定差异,主要是小学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差异,体现在对于直接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收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粮农需求更强,如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土地流转补贴等;爱冒风险的粮农在提供技术与经营管理补贴上面的政策需求更大,而不爱冒风险的职业粮农更需要稳定的粮价和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10%的职业粮农对于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的政策需求意愿强烈,随着农业收入比重的增加,职业粮农对农业保险补贴的需求意愿增强,从0增长到34.41%,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的需求也逐步上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职业粮农与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职业粮农相比,对于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需求更大;而不同土地流转年限对政策需求差异不明显,但从变化趋势上看,随着流转年限的增加,对土地流转扶持补贴和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的政策需求均呈现减弱趋势;从职业粮农贷款难易程度上比较,信贷困难的粮农对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接受度低,希望获得土地流转补贴的扶持政策和优惠;对于通过国有粮库销售粮食的职业粮农来说,更需要保险方面的补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的扶持政策。

表3 变量选取与赋值

表4 不同分类情况下职业粮农政策需求情况

2.3 计量模型检验

2.3.1 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考察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建立计量模型对职业粮农适度规模政策需求进行实证分析。职业粮农的每项政策需求都存在“需求”“不需求”2种情况,因此,本研究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分析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的表达公式如下:

(1)

根据公式(1)整理得:

(2)

式中:Pi表示第i个职业粮农选择了墨香政策需求的概率;α表示常数项;βj表示待估参数系数;xj表示第j个影响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政策需求的因素。解释变量选择见表3。

2.3.2 估计结果及分析 分别建立“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土地流转补贴”“提供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补贴”“提供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共8个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其中“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补贴”模型的LR值通过显著性检验,整体模拟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仅列出其余7个模型的估计结果(表5)。

表5 职业粮农扶持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差异显著。

年龄在模型五中5%统计水平显著为负,表明年轻的职业粮农对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的政策需求高于年长的职业粮农对信贷服务的政策需求。可能的解释是相对于年长的职业粮农,年轻的职业粮农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产的前期投入较大,而个人的资金积累较低,需要资金支持;此外,相对于年长的职业粮农,年轻的职业粮农对于借贷的观念可能更高,更加关注该方面。

受教育程度在模型二、模型三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负。说明职业粮农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对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土地流转补贴政策需求的因素。其中,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土地流转补贴均属于直接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需求,相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职业粮农,受教育程度高的职业粮农降低生产成本的能力和方式或许更为突出,这同时说明知识在规模生产中的重要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粮食经营收益。

职业粮农的风险态度在模型一中5%的显著性水平为负,说明职业粮农的防范风险态度越高,其对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就越有需求。可能的原因是对越不爱冒风险的职业粮农越需要更加稳定的粮食销售市场和价格,寻求风险更小的经营。

经营规模在模型一和模型五中10%的显著性水平为正,说明职业粮农经营规模越大,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的政策需求越强。可能的原因是生产规模越大,其生产成本的总投入就会越高,如果粮食的收购价格低于成本投入,那么经营规模越大带来的当季损失就会越高,对于资本偏弱的粮农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因此,经营规模越大,越需要稳定的粮食收购价格以及资金进行周转。

土地流转年限在模型三、模型五、模型六、模型七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土地流转期限越长,土地流转补贴、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和提供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补贴的政策需求越高,而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的需求就会降低。原因可能是土地流转期限越长,长久化、稳定化的农业经营意愿就会提高,此时的前期性投入及中期投入也会越高,并且由于具有可预见的经营规划,及时有效的还款能力也会提高,此时这些职业粮农的借贷需求就越大,然而实际经营中他们的借贷难度也较高,因此对农业借贷服务/贷款担保的需求就越强;而经营时间越长,其生产机械的自购需求就会提升,因此会降低社会化服务补贴的需求。

土地租金在模型一和模型三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土地租金越高,职业粮农对于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提供土地流转补贴的政策需求越强。原因可能是土地租金提高了粮食生产经营的成本,因此应寻求降低该成本对经营收入降低的影响:一是降低租金,二是稳定甚至提高价格,而在这两者的作用下,粮农对于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提供土地流转补贴的政策需求就较高。

职业粮农是否拥有农机设备在模型四和模型六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拥有农机设备的职业粮农对于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补贴的需求就会越高。原因可能是农机设备会带来粮农经营的变化,其盈利方式选择也会增多,如可以为他人提供农机服务,但是经营的复杂化也会带来经营管理上的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追求利润、提高经营效益需要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

贷款的难易程度在模型五和模型六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贷款的难度越大,对于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的政策需求就越大,对于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补贴的政策需求也会提高。对于贷款难度越大而追求信贷扶持的政策需求不难理解,而对于经营培训补贴的需求提高可能因为当借贷难度越高,对于资金的获取难度就会上升,在资金受制的状况下,只有通过良好的经营管理来促进资金运转,提高经营效益。

农业保险的满意程度在模型四和模型七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职业粮农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越高,对农业保险补贴的政策需求就越低,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的政策需求也会越低。对于农业保险是否满意,在于价格是否合理、理赔是否恰当、服务是否合格等,粮农的满意度越高,对于改进这些方面的需求也就会降低。

职业粮农的双季稻种植比重在模型一和模型二中显著性为负,说明粮农种植双季稻的比重越高,对于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政策需求就会降低,原因可能是通过双季稻的种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对收益的影响,而双季稻的种植比重比单季稻高,职业粮农的收入也会提高,因此其对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及销售价格的反应没有种植单季稻的强烈。

不同销售渠道的职业粮农对于政策需求的反映也不一样。主要以随行就市方式销售粮食的粮农,相对经纪人收购而言,对于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的政策需求会更高;通过国有粮库销售粮食的粮农,相对于经纪人收购,则对于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提供保险补贴、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的政策需求更大,可能是因为国有粮库粮食收购的要求更为严格,进而会产生这些情况。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3.1 结论

利用江西省220份职业粮农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职业粮农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职业粮农最关注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其他需求的政策依次为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土地流转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信贷服务/贷款担保等。可以看出,粮农更加关注如何能够直接降低成本,提高销售收入,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对于信贷的需求较高。(2)不同个体特征的职业粮农对于政策需求存在差异。学历低的粮农更加关注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和直接提高销售收入的政策;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越高的粮农,也越关注成本的降低和销售收入的提高,同时还越关注土地流转补贴政策。(3)不同生产特征的粮农对于政策需求存在差异。土地流转期限越短,对于各项政策的需求就会越高;种植双季稻的粮农比种植单季稻的粮农对于扶持政策的总体需求较低。(4)粮农的风险态度、土地租金、是否拥有农机设备、贷款难易程度、保险满意度及销售渠道对于各项政策需求具有显著影响。

3.2 政策启示

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控制生产成本的上升是粮农最需要的政策。因此,在当今国际粮价下行、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有效办法是发展优质稻、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化肥农资的使用效率。由于农户资源禀赋、土地交易特征、社会化服务水平对规模农户的政策需求都有影响,所以适度规模农户的各项扶持政策都须要进一步完善。

[1]钟甫宁. 关于当前粮食安全的形势判断和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1):5-8.

[2]黄季焜. 农产品进入供需难平衡期的国家食物安全问题[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3.

[3]孔祥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 改革,2016(2):104-115.

[4]陈秧分,李先德. 粮食连年增长背景下我国三大主粮的成本变化与差异分解[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5):500-506.

[5]夏益国,宫春生. 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2015(5):56-64,111.

[6]陈正华.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与机制[J]. 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9-113.

[7]尚 锐. 农村合作社组织中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科学培育机制探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2015(7):114-120.

[8]李 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9]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 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特征、成长路径与政策需求——基于浙江、湖南、四川和安徽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14(8):115-120.

[10]胡宜挺,叶红敏,张 宁. 新疆家庭农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213个家庭农场的调查[J]. 农业经济,2015(9):18-20.

[11]胡宜挺,叶红敏. 家庭农场扶持政策需求优先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的调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4):733-739.

[12]钱克明,彭廷军. 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4-7,110.

[13]余志刚,郭翔宇. 基于农户视角的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政策需求分析——来自哈尔滨市六区六县农户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2011(7):34-42.

猜你喜欢

粮农补贴粮食
珍惜粮食
粮农致富是农业的要害问题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中国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探析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我的粮食梦
基层粮农的期盼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