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获得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效益

2018-03-10李由社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情感语文教师

李由社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梁启超先生也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的磁,便吸引多大的铁,丝毫不得躲闪。”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情感因素,视情感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的必须、语文教学的最佳效益,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善用情感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为语文学习创造最佳效益。

一、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固有的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种“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要让学生从喜欢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开始,喜欢语文,喜欢学习,进而热爱生活,充满自信,享受人生。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挚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尽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及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人格,追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对于学生的缺点、不足,我讲求委婉、含蓄的批评艺术,从未有过任何讽刺、挖苦。我努力学会用心去欣赏每一个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在教《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荔枝有亲身感受,我给学生买回荔枝,每人发一个,学生摸摸、闻闻、尝尝,兴奋极了。考试前夕,为了给学生补补身子、鼓鼓干劲,我自出资金为学生搞了兩次会餐。学生情绪高涨,信心大增。当发现班上学生有早恋现象时,我会向学生剖析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畅谈自己的人生感受。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心服口服。

我付出爱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爱。教师节到了,我会收到学生们温馨的祝福;学生外出参加专业试归来,会给我带回小小的礼物。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语:“忘不了您上课时鼓励的目光,忘不了下课时您贴心的话语,更忘不了您明察秋毫的眼睛……”“我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因为她会理解同学们的心,她会用情感带动我们去学习知识,她能让我们莫名其妙去爱她……”学生因我的爱而深深感动,大都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毕业前夕,学生纷纷与我合影留念……他们真挚的话语、可爱的举动,像春风一样抚摸着我的心,而我也因他们的感动而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二、语文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

我不仅在平时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而且注意把情感因素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首先,我以积极的情感鼓舞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我努力追求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试想,如果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学生定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而当教师带着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里,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能使他们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的信息,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每节课前,我让学生唱首歌曲或朗诵一段诗歌,如果教师神情漠然地站在一边,即使歌曲是轻松优美的,学生的演唱却是死气沉沉的;相反,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尽情欢唱,并能带着学生做动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而教师也会被他们所感染。可见,快乐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果,快乐的教学气氛是师生共同创设、共同调节的。

其次,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情感注意。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微笑”是贯穿始终的表情,通常我面带微笑环视教室走进课堂开始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开展,自然地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一节课40分钟难免有走神的学生,我则用我的眼神提醒他或不动声色地走到他的身旁,微笑着看着他,轻轻摇摇头,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默契。

再者,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师生可以围绕同一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三、培养情感,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不能靠灌输、靠说教,而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心灵受到震憾,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学生自主的个性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自主感悟、自主判断、自我教育。如要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和表现课文中的情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人物的高尚品格,领会课文蕴涵的道理,不要总在理性化的课文分析之后,再加上“学完了课文有什么收获了”,“懂得了什么道理”,“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等表态式的环节,进行概念化的说教。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情感修养。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如果教师基本功不过硬, 缺乏教学热情,不善于表达情感,教学语言没有美感,加上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就会严重影响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提高朗读能力,讲究语言艺术,丰富自己的情感,善于领悟和表现语言的美,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学生做好示范,通过教学互动、相互感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情感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桥梁和润滑剂,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和金钥匙,是治愈心灵的奇方,是教育的生命。“教贵情深”,有感情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学生往往因爱你而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教学情感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459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师如何说课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