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2018-03-10杨淑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边城因材施教课文

杨淑娟

因材施教符合教学规律,其中的“因”是适应的意思,“材”是指学生的实际,而“教”则必须从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呢?

一、依据教材特点,制定相应目标

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需要教师从课程计划与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依据教材,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围绕此目标进行有规律性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目标稍加灵活的改变,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在设计教学方法上,面对不同题材的文章,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告诉人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应有咬文嚼字的精神,要求刻苦自励以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抓住议论文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其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制定为:①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明白文章的写作思路。②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诗词及其故事背景。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善于“咬文嚼字”的习惯。将教学重点定为: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要领。将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学习中“咬文嚼字”。本篇议论文的教学方法应采用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为: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明白文中诗句的来源与含义。

这里体现出“因材施教”中的“材”字。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材”不仅仅指学生,也有依据教材展开教学的意思。在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既充分配合教师的教学,又能彰显出作为课堂学习主人公的地位,实现教学相长。

二、深入了解学生,采用正确对策

不同的教学对象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想情绪,运用科学的教学技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进度与深度,遵循学生的接受规律,将教材内容转化为牢固的知识,因材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沈从文《边城》的学习中,情节为重点教学内容。小说以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二三十年代的恬静生活为背景,展开了一个关于翠翠和爷爷以及傩送兄弟之间的悲剧故事。不少学生在初读这篇文章时感到故事很平凡,语言也很质朴,似乎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然而,这篇文章的亮点正在于平凡中的美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打破学生对以往“文章要讲究语言华美”的错误认知,采用情感熏陶的方法带领学生感受《边城》的“三美”。一是风景美:湘西风光秀丽,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二是风俗美:比如苗族人唱山歌求婚的习俗、端午节的鼓、中秋节舞龙等都可以看到那浓浓的风情美。三是人性美:翠翠的纯洁天真,爷爷的善良宽厚,傩送两兄弟的情义之重无一不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边城》电影,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边城之美。

三、发挥学生特长,做到查缺补漏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与短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借鉴的习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特点,长善救失,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

《孔雀东南飞》由于篇幅较长,很多学生在阅读时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叙事诗特点,组织学生设计一场情景剧,将课文中的情感纠葛还原出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自由地选择想要表演的角色,教师给出相关的建议即可。比如性格文静又带点倔强的女生就可以饰演刘兰芝。而书生味较浓的秀气男生则比较适合扮演焦仲卿。活泼灵动的女生适合演兰芝的小姑。至于兰芝的婆婆、母亲、兄长乃至媒婆等角色则由学生自主拿捏。需要注意的是,無论是扮演哪个角色,都要以教材为根本,深入地挖掘其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塑造人物角色。

课文情景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发挥自身性格的相似之处,生动地演绎人物。对于学生的表演,教师要在评价环节充分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同时指出表演中的欠缺之处,并分析原因,使学生对课文以及自身的认知更加全面。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目标为主,以学生为重,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不断的成长与进步。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733399)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城因材施教课文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