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平原辣椒产业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2018-03-09张方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产业辣椒

张方

摘 要:本文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与生产技术方面详细阐述了四川成都平原辣椒产业存在的利与弊,针对其优劣势提出了响应的对策,即政府扶持、企业转型、科研投入三管齐下,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统一,以期构成完整的辣椒产业链。

关键词:成都平原;辣椒;产业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35

辣椒属于茄科辣椒属的植物。15世纪被哥伦布发现并带回欧洲,明朝末年(17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至今在我国已经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1]。可以干贮或鲜食。对于湖南,四川等喜欢吃辣的地区和人来说,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蔬菜和调味品。据FAO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中国辣椒种植面积约76万hm2,占全球辣椒种植面积的21%,产量达到1615万t,居全球首位。

我国辣椒主要集中在贵州、湖南、四川、江西、及湖北等8个省。其中,四川辣椒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产量约100万t,产值近15亿元[2-6]。在我国2013—2020年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四川省辣椒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其周围地区。想要扩大成都平原辣椒产业并形成产业链,对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产技术等进行分析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自然、经济、技术方面详细阐述了成都平原辣椒种植区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自然条件

1.1 气候

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的成都平原,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气温变化小,平均气温常年约为16℃。月平均气温最高不超过26℃,最低不低于4℃。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其中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能够符合大部分露地辣椒的生长发育所需。

1.2 土壤

水稻土、紫色土是成都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有地带性黄壤、黄棕壤,非地带性潮土、水稻土,以及石灰土、紫色土等岩性土。平原内土壤肥沃,耕地土层深厚,适宜耕作[7]。养分含量丰富,尤其钙质紫色土中,钾含量丰富,能够满足辣椒生长发育所需。

2 社会经济条件

2.1 交通条件

成都平原交通发达。以高速公路为主体,辅助以国、省、县级道路,形成了密集的公路运输网络;以成渝、成昆、宝成、达成铁路4条铁路为主干线,形成的铁路运输网络连通全国;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路线,连接了国内大部分及国外主要城市。便利的交通也为农产品的及时交流运输提供了保障。

2.2 经济条件

作为中国西南部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的成都平原,位四川省的中心地带,有着高度密集人口。不仅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产地,也是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8-10]。另外,成都平原区内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着各类现代农业基地的发展。

2.3 政策与管理

四川虽是辣椒种植大省,但缺乏产业化,大部分辣椒种植以小农户为主。种植面积不大、品种选择没有针对性、种植完全凭经验摸索、销售无人引导、组织、管理。虽然农业局有技术人员指导管理,但管理肤浅。

四川郫县有约200多家辣椒豆瓣酱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相对较小,落后的管理方式也使得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是郫县最大的一家豆瓣酱加工企业,每年也只加工2万t左右的辣椒。和贵阳市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相比,其辣椒加工能力和品牌都有所不足。四川其他地区的辣椒加工企业状况也与郫县的辣椒加工企业差不多[11]。

3 技术条件

3.1 品种

从20世纪80年代的二荆条到90年代的湘研系列,再到现在四川的辣椒品种逐渐走向多样化、特性化,市场划分也越来越细。四川辣椒种子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省内外的辣椒品种,适合不同加工条件、种植条件的种类越来越多[11-12]。

3.2 种植

辣椒生产上,产值较高、效益较好的农业公司、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大多采用大棚种植,往往选用科技含量高、市场适应强的品种;新辣椒品种市场也随着大棚种植面积的逐年上升而越来越广阔。但是大多数、大面积的辣椒种植方式还是露地种植,多以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农民不愿购买价高、质好的品种,使农户种植辣椒的收益难以提高;在种植的过程中,凭经验摸索出的施肥方式、病虫害管理等种植管理习惯,使品种的优良特性难以发挥,造成肥料,农药等成本的浪费,高投入得不到高的回报,从而也就限制了新品种的推广。

3.3 加工

四川常年加工鲜椒约50万t,鲜椒加工以豆瓣酱和泡椒为主,年产约70万t辣椒豆瓣酱,数千t泡辣椒,产值超过20亿元。另外还有辣椒深加工企业,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每年能够提取250t辣椒红色素,120t辣椒素[11-12]。

3.4 销售

四川是中国辣椒消费大省。特别是“四川火锅”“串串”,大大的扩增了人们对辣椒的消费程度。四川省鲜椒和干椒的年销售量约90~110万t。其中干椒以朝天椒的销售量最大。四川辣椒市场的需求量巨大,自给率却远远不足。据四川辣椒专家估计,四川加工用辣椒的自给率只有不到10%,鲜椒自给率相对较高,却也只占50%左右[11-12]。

4 讨论与展望

四川是辣椒种植大省,就其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来说,成都平原则是四川辣椒的优势产区。而限制成都平原辣椒产业发展的因素则是关于辣椒生产及加工的技术条件,要改善这一现状,则需要从政策,技术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政府应该加强科研投入,筛选优良品种,形成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式,加强农技人员的推广,使这些技术能够被农民所接受,从而使农民从中获益。

辣椒加工企业应进行工业化改革,从企业管理及及加工技术上入手,改变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方式和观念,从而迈向辣椒加工产业的工业化道路。辣椒加工的龙头企业也应帮助小的加工企业去进行改革,完成转变。

政府政策扶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去扶持辣椒种子及辣椒加工的龙头企业。然后通过企业来扶持农户。从而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联合。产前种子企业培育出适宜本地区生产及加工的优良辣椒品种;产中,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进行统一的栽培、管理措施,形成统一的技术规程。产后加工企业进行统一收购,从而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统一,进而形成辣椒产业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邹学校.中国辣椒[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李晴,韩玉珠,张广臣.国内外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北农业科学,2009(9):2278-2281.

[3]贺晓峰.简阳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2009(3):19-20.

[4]王继榜.我国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64.

[5]王文霞.辣椒的生产现状及发展[J].北京农业,2014(18).

[6]喻华,秦鱼生,冯文强,等.氮磷钾配施对四川紫色丘陵区干制辣椒产量和品質的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4):66-70.

[7]四川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四川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8]《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四川卷》编写组.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四川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王杰.长江大辞典[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综合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1]滕有德.四川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J].辣椒杂志,2008(3):1-5.

[12]袁晋,何舜,江波.四川辣椒产业调研报告[J].中国农业信息,2016(2):131-132.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产业辣椒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辣椒也疯狂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