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羊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

2018-03-09刘增再唐爱明赖诗嘉宁华杰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3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长沙市

刘增再,谭 丹,薛 爽,陈 智,唐爱明,赖诗嘉,邓 钰,宁华杰

(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3)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动物生殖系统,以母畜流产和公畜睾丸炎为主要特征。其中,人布病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牛羊及其排泄物引起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和《湖南省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7—2020)》,全面掌握湖南省长沙市羊布病流行现状,按照《湖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方案》,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7年6—10月对全市羊养殖场(户)开展了布病流行病学基线调查,旨在为全市羊布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长沙市所辖县(市、区)内所有存栏量大于30只的羊养殖场(户),重点是种羊和奶羊场(户)。

1.2 数据资料

人间布病疫情数据来源于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流调资料及文献[1]。

1.3 问卷调查

养殖场(户)布病防控知识知晓度调查:各县(市、区)在对养殖场(户)开展抽样调查的同时,选择不少于10个羊养殖场(户)进行布病防控情况调查。

防控机构个人防控能力调查:各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的个人防护装备、实物储备等情况进行调查。

1.4 抽样方法

根据各县(市、区)羊存栏情况,结合本辖区实际,对所有奶羊养殖场(户)和种羊场实施全群普检。对其他羊养殖场(户),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原则,使用Win Episcope 2.0软件进行样本量计算。第一阶段,选取全市所有存栏量大于30只羊饲养场(户),按照估计流行率方法,按照置信水平(CL)95%、预期流行率(P)5%、可接受误差5%,计算本辖区内需要随机抽取的养殖场(户)数量及具体名单;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抽取的养殖场(户)实际存栏数,按照预期流行率(P)5%、置信水平(CL)95%、可接受误差5%,计算各抽样养殖场(户)实际需要抽样的个体数量。计算公式:n=P(1-P)Z2/e2。其中,n为抽样数量,P为预期流行率,Z为1.96(95% CL),e为绝对误差。

1.5 病例定义

布病阳性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试管凝集试验复核仍为阳性的羊;

布病阳性群:群内至少有1只布病阳性羊的养殖场(户)。

1.6 检测方法

对采集的血清样品,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GB/T18646)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的血清样本,通过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复核[2]。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敏感性(Se)为95%,特异性(Sp)为80%;试管凝集试验Se为85%,Sp为90%;垂直试验Se为81%,Sp为98%[3]。

1.7 数据分析

表观阳性率(AP)为阳性数占所有检测数的比值。真实阳性率(TP)计算公式:

其中,Sp为垂直试验特异性,Se为垂直试验敏感性。

真实流行率的95%置信区间(CI)计算公式:

其中,p为真实流行率,Z为标准正态分布中概率0.05对应的统计量,n为抽样数量。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阳性场空间分布图。

2 调查结果

2.1 养殖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6月底,长沙市共有存栏量>30只的羊养殖场(户)747个,存栏82 599只。主要以肉羊养殖为主,仅1户为奶羊场,无种羊场(户);养殖规模大多在30~100只之间;主要分布在浏阳市、长沙县和宁乡县(图1)。

图1 各区县不同规模羊场个数分布

2.2 羊布病感染情况

2.2.1总体情况 根据抽样策略,共采集259个场(户)的7 226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场(户)4个、阳性样品43份。全市羊布病表观场群流行率为1.54%(95%CI:0.42%~3.91%),表观个体流行率为0.60%(95%CI:0.43%~0.80%)。由于表观流行率很低,计算得到的真实场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为负值。长沙市不同地区羊布病感染情况见表1。

2.2.2群间分布 对不同种群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肉羊布病感染率最高,奶羊场中未检出布病阳性(表2)。

表1 不同地区羊场布病感染情况

表2 不同畜种间布病感染情况

2.2.3区域分布 阳性场(户)中,有3个位于长沙县北部靠近岳阳的汨罗和平江,1个位于宁乡黄材镇,属老疫区(图2)。阳性场(户)大部分是存栏在50只以下的小规模散养户,且出现了人感染病例(表3)。

图2 布病阳性场户分布

表3 4个布病阳性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3 人间感染情况

经查阅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间布病流调资料发现,2010—2017年全市人间总病例数为91例。从2010年首次发现人间病例以来,疫情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15年达到最高峰,为27例,随后逐年减少(图3)。对这 91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发现,饲养和放牧导致感染的比例最高,达58%,其次是接触感染动物,为21%,再次是屠宰和销售动物,为17%(图4)。

图3 2010—2017年长沙市人间布病病例变化趋势

图4 感染布病人群的暴露因素分布

2.4 防控知识知晓情况

此次共对204个养殖场(户)进行了布病防控知识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204份,有效调查率为100%。调查的全部养殖人员均为男性,且以初中文化为主(85.3%)。全市养殖场(户)对布病常识的总知晓情况较好,知晓率为85.78%。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人员很注重个人防护,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羊,对出现布病的羊及时扑杀深埋。但对长沙市不能免疫羊布病疫苗的政策,仅有7.35%的养殖人员知晓(表4)。

2.5 防护装备储备情况

为了解长沙市个人防护装备实物储备现状,对各县(区)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实物储备等进行调查发现:各区县防护装备基本齐全;每年的防护装备采购经费有保障,且逐年增加;各区县有完善的防护装备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表5)。总体来说,长沙市的防护物资储备基本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表4 养殖人员布病防控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5 动物防疫机构个人防护装备调查

3 分析与讨论

本基线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两阶段抽样策略,发现全市羊布病场群流行率为1.54%,个体流行率为0.60%。长沙市自2014年开开展动物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净化项目以来,通过采取“检疫(检测)-扑杀(补偿)-监测-净化”等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成效[4]。据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以来的布病监测数据显示,全市羊布病流行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图5)。目前,全市羊布病流行率较低,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图5 2014—2017年长沙市羊布病流行趋势

本次基线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县、宁乡县的4个羊群被检出布病阳性。检出的阳性羊场均为饲养规模在50只左右的中小规模场,且分布相对集中,说明动物布病在长沙市呈局部零星发生态势,流行面很小。

此次基线调查发现,长沙县羊布病阳性场群均有从外地购入羊只,且调入之前未申报检疫的情况,调入之后也未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报和抽样检测就直接混群饲养。这可能是导致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问卷调查发现,长沙市养殖人员的布病知晓率为85.78%,对布病感染途径和人布病症状了解不多(知晓率分别为56.37%和54.9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养殖人员的动物布病防控意识薄弱,也说明全市仍存在发生人布病的风险。

4 结论

此次基线调查基本掌握了长沙市羊布病和人间布病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全市羊布病流行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流行率较低,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但北部地区及老疫区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仍存在零星散发风险,其中羊只的不规范调运和引种是主要风险因素。建议养殖场(户)严格规范引种和调运羊只,各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活畜调运和引种的检疫和监管。养殖场(户)对布病感染途径和布病症状了解不全,防控意识依然薄弱。建议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养殖场(户)和人民群众对布病的知晓度,提升养殖场(户)和高危人群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布病的发生风险。鉴于长沙市当前的布病流行现状,可以分区域逐步实现全市布病净化。

[1] 苏良,欧新华,杨柳青,等. 长沙市2012—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6,16(9):937-939.

[2] 吴彤,王慧煜,吴绍亮,等. 动物布病快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32(8):746-750.

[3] YAMEN M H,AMGAD M,SALAMA O,et al. Ruminant Brucellosiis in the Kafr El Sheikh Governorate of the Nile Delta,Egypt:Prevalence of a Neglected Zoonosis [J].Public libraty of science,2011,5(1):1-9.

[4] 宁华杰,谭丹,刘增再,等. 2010—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J]. 中国动物检疫,2017,34(7):16-19.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长沙市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爱上写信的大树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