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儿童“创造的学习”

2018-03-08李传庚

江苏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场馆同伴建构

李传庚

支持儿童“创造的学习”,真正发生于儿童与物、同伴、成人的多元关系场景中。

建构儿童与物的关系场景。学校应该摒弃设备设施、环境建设与儿童学习相互割裂的状态,实现儿童与环境资源的亲密融合,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基于场馆的学习正成为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场馆既包含社区中的博物馆、展览馆等公益场所,又包含校园内的特色场馆。学校场馆建设,应该配合课程建设,拉近儿童与世界的距离,给儿童打开一扇求索之窗,让场馆学习真正发生。

建构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场景。让儿童在与同伴的学习中,快乐地分享,虚心地倾听,积极地表现,开展“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促进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儿童与同伴学习,应该促进其“互教互学”。这里的“教”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我把自己的想法与你分享,我把你的想法与我对照;这里的“学”,也就是在分享、对照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新世界。

建构儿童与教师的关系场景。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与儿童在同一水平视线上进行对话,关注儿童发言内容,更关注发言时的表情和音量,对儿童有声和无声语言给予积极“应对”,特别是对低声发言背后所隐含的“不确定性”给予等待和支持。我们支持儿童的学习,除了理解儿童之外,还要利用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和恰当的技术手段,帮助儿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真诚地鼓励儿童,从而形成“暖认知”。

建构儿童与家长、社区居民的关系场景。强调创造学习的校园里,家长和社区居民由“参观学校”变成“参与学习”实践,由一般成人变成“教育助理”,其间他们可能参与学校管理,也可能与教师一起开发课程,还可能与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家长和社区居民陪伴孩子们,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如此指向创造学习的校园,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它是协同的,更是开放的。它连接的不仅仅是符号,还有鲜活的场景;不仅仅是校园之内的世界,还有围墙之外的世界;不仅有現实的世界,更有未来的世界、虚拟的空间和心灵的世界。可见,学校管理是多对象、多维度的,呈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场景。

关系场景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其中有任务目标、主体参与、思维介入以及情感伴随。关系场景指向儿童学习,追求协同与高效。我们要让管理思维在指向创造学习的关系场景中发展,进而生成无限的管理创意,以彰显校园之内平等与温度,从而培养出有温度、会思考、能创造的新时代儿童。

(作者系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校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场馆同伴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生场馆学习活动设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