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研究

2018-03-08夏明营赫玲玲李苏李永春刘海霞赵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复发率支气管哮喘

夏明营 赫玲玲 李苏 李永春 刘海霞 赵辉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6个月强化健康教育, 观察组对哮喘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1.43%(32/35), 对照组为48.57%(17/35), 观察组对哮喘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χ2=15.3061, P<0.05);观察组对吸入器与峰速仪使用方法完全掌握为97.14%(34/35), 对照组为57.14%(20/35), 观察组完全掌握率高于对照组(χ2=15.8796, P<0.05)。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为5.71%(2/3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χ2=5.2851, 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促进患者完全掌握吸入器和峰速仪的使用方法, 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强化健康教育;常规知识掌握程度;复发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10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 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根治本病, 哮喘对患者身心的危害较为严重, 许多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对病情认识不够, 导致病情加重, 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强化健康教育对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質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 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 以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全部患者均为初次就诊,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规定的标准[2]。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5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57.2±12.4)岁, 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6.8±3.4)年。对照组男21例, 女14例, 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57.5±12.2)岁, 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7.1±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 内容如下。①心理指导:由于支气管哮喘病情反复, 迁延不愈, 且易急性发作, 发作时临床症状严重, 患者易产生濒死感[3], 易产生烦躁、悲观、恐惧、焦虑的心理, 要积极主动地接近患者, 对其表示同情和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了解患者的真正需要, 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告诉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兴奋, 导致临床症状加重, 教育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②采用院外强化教育模式, 即初次教育+再次教育。初次教育是在入组1周内, 以小组为单位, 统一组织1 h的健康教育讲座, 2次/周。内容包括;a.哮喘常规知识讲座30 min, 常规知识包括发病诱因、发病先兆、急救措施、预防方法、合理用药、康复锻炼、心理控制、饮食知识及复诊知识。哮喘发作先兆包括眼痒、鼻痒、流泪、打喷嚏等。患者应随身携带止喘药, 在疾病发作期间进行简单自救, 避免哮喘急性发作。b.合理用药:教育患者掌握平喘药物的作用方法和副作用、使用的剂量、服用方法。c.饮食指导:饮食要高蛋白、高热量、高膳食纤维、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 特别注意避免食用海鲜类、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戒酒, 饮水量>2500 ml/d。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 与医生沟通, 判断其哮喘控制情况, 根据情况调药物。d.康复锻炼: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和个人爱好等选择运动项目, 注意循序渐进, 例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可使肺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增强体质。遇到雾霾天气避免外出锻炼。现场演示吸入器与峰速仪使用指导20 min, 讲座形式是视频讲座联合现场提问进行, 重点讲解支气管疾病的常规知识, 剩余10 min是自由问答时间。对接受效果不佳患者另行安排时间进行一对一讲解, 直到掌握为止。讲座内容要有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资料。e.再次教育:在患者出院后通过家庭随访、电话随访、短信或微信随访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1次/月。对预防哮喘的知识反复强化, 干预时间从入组开始计算6个月整结束。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支气管哮喘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掌握程度=答对题目/题目数×100%, 以60%作为已经掌握。②比较两组患者对吸入器与峰速仪使用方法完全掌握率。③观察2年内复发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对支气管哮喘常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经过6个月强化健康教育, 观察组对哮喘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为 91.43%(32/35), 对照组为48.57%(17/35), 观察组对哮喘常规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χ2=15.3061, P<0.05)。

2. 2 两组患者对吸入器与峰速仪使用方法完全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吸入器与峰速仪使用方法完全掌握为 97.14%

(34/35), 对照组为57.14%(20/35), 观察组完全掌握率高于对照组(χ2=15.8796, P<0.05)。endprint

2. 3 两组患者2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为5.71%(2/3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χ2=5.2851, P=0.0215<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预后疗效的不确定性, 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病情严重者危及生命。现代医学认为, 哮喘预防重于治疗, 需要患者长期自我病情监测、加强预防和配合治疗[4]。哮喘的发作除生物因素外, 还在于缺乏哮喘的自我保健知识。强化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患者能正确掌握用药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规范地使用吸入器,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5-7]。对支气管的健康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护理工作, 强化健康教育需要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形式多样, 才能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8-10]。

本研究中, 经过6個月强化健康教育, 观察组对哮喘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为 91.43%(32/35), 对照组为48.57%(17/35), 观察组对哮喘常规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χ2=15.3061, P<0.05);观察组对吸入器与峰速仪使用方法完全掌握为 97.14%(34/35), 对照组为57.14%(20/35), 观察组完全掌握率高于对照组(χ2=15.8796, P<0.05)。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为5.71%

(2/3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χ2=5.2851, P<0.05)。

综上所述,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促进患者完全掌握吸入器和峰速仪的使用方法, 降低复发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常卓亚.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中国社区医师, 2015(22):113-114.

[2] 林庆华, 韦静. 个体化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人民军医, 2013(11):1290-1291.

[3] 王俊林.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影响. 青海医药杂志, 2015, 45(2):54-55.

[4] 张江平, 陶红梅, 方晓娟, 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8):249-250.

[5] 郭继芳, 王金环, 葛晓励, 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6):68.

[6] 杨利.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2):110-111.

[7] 何良爱, 何良燕, 何良辉, 等.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影响的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11):9-13.

[8] 王玉花, 陈洁. 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中国健康教育, 2015(3):307-309.

[9] 周彩兰, 耿爱香. 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 37(3):199-200.

[10] 洪晓燕, 方跃伟, 王建跃, 等.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浙江预防医学, 2014(6):631-632.

[收稿日期:2017-08-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发率支气管哮喘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价值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足踝部痛风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