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从‘一带一路’看国际关系”的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初探

2018-03-07王晓芳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摘 要:活动型课程是指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的建构方式,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通过活动设计,学生能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并审视自己的活动实践,从而积累正确的经验,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讲,活动型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将外在的活动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

关键词:活动型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基于对高中课改精神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为突破口,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为切入点,进行了活动型课程的初探与反思。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选取了当今的热点话题——“一带一路”作为教学素材,而对于一个基于现实的复杂材料,如果只用来论证一个小切口的知识点,显得思路过于狭窄也过于浅显。同时,对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内容来说,原本就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当我们用第四单元的知识分析现实国际问题时,必然需要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才能较为透彻地解读。甚至在分析时,也要用上经济学的原理才能解读到位。就高一学生的水平而言,他们关注时事、解读信息也可以捕捉到较为综合的信息。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利用“一带一路”或其他类似的话题来讲“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这一框题内容时,如果仅仅落到教材的几句话,就显得浅显且浪费素材,难以赢得学生信服。如果能将第四单元的内容打通,在解读时能够自然联系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和平发展道路、承担国际责任等内容,可以增加教学的厚度,提升教学的高度,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对第四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当然,此节的重点还是偏重框題内的知识,拓展到其他课的内容在此不做强化。

二、具体设计与实施

学生分组研究几个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原因,老师对学生搜集整理素材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把握要点。学生选取的国家为中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美国、印度五国。学生课前对素材进行搜集整理,课上依次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展示进行点评与总结。

“中国组”主要从“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内涵、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汇报。教师对此的点评主要落在:(1)中国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利益、出发点和落脚点);(2)“一带一路”不仅对中国有利,对沿线各国也都有积极意识,所以这一倡议得到世界的积极响应。即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系。

“俄罗斯组”与“埃塞俄比亚组”主要从参与国的角度谈各国参与的意图与诉求及合作成果,同时附各组的分析评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两组的教师点评主要落在国家利益是多样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即利益互补和利益交汇会促进国与国的合作,同时国家力量也会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

影响。

“美国组”则侧重从美国对“一带一路”态度的前后转变及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师在此点出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背后决定性的是国家利益,而在促使国家关系变化的过程中,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外交的策略也有重要作用。同时,现在国与国之间更多时候是非零和博弈。因此应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

“印度组”则侧重说明印度对“一带一路”态度的消极及原因,教师点评国家之间的竞争性或利益的对立性,是国家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源。同时,一国的外交政策、领导人意志、历史文化传统及民族性格都会影响国际关系。其中对国际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利益。

对比中印的外交理念,我国一带一路“共商共享共建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及不干涉内政、不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彰显中国外交理念的开放性、包容性,由经济的互利合作出发,有利于政治、安全利益的实现;基于综合国力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有助于培育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和平发展。

三、基于活动型课程初探的教学反思

活动型课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节课前,学生通过自由分组,认领本组感兴趣的国家,从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展示,无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对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吸收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关键,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与深度都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

但本节课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前期任务布置的清晰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准备程度。任务布置得越清晰,学生的目标越明确,搜集整理素材也才越能有的放矢。其次,以分组认领任务的方式进行可能会导致学生只关注本组信息,而忽视了他组的汇报,因此在活动中需适当加入一些讨论或辩论等课堂活动,以使更多学生关注课堂动态,在活动中获取更多信息。最后,将课堂交给学生需面对如何对课堂时间及节奏进行把控。将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很可能致使时间超时与课堂节奏的拖沓,因此在前期打磨中要分配好各组的用时及做好超时或少时的预案。

活动型学科课程可以有丰富的内涵,具有亲历性、感知性与反思性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教师关于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参与度低、政治课堂沉闷等特点。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求真意识得到沉淀。教师从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转变为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寻求知识的“协作者”,并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享受求知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就像朱明光老师说的“我们同样深信:只要把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这篇文章做好,就能够使镌刻着核心素养的里程碑,矗立在思想政治课改革发展的行程中。”

参考文献:

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

作者简介:王晓芳,1987.8,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导入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