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途径

2018-03-07赵永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历史感高中历史历史

赵永红

(重庆市江津区江津第八中学,重庆 404100)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随着历史教材的更新也为历史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新的挑战。高中阶段如何能够根据当前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解决问题之一。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保证历史教学的效率。

1 高中生历史感培养的原则分析

1.1 历史带入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感的培养首先需要遵循对应性原则,也就是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事实,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通过这种有历史代入感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感。而不能采用空谈的方式,用简单的语言妄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同时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

1.2 正向性

在历史感的培养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正向性的培养,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通过愉快、感激以及信任等正向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进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喜欢历史[1]。但是历史中无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战争和消极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辩证的方式,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进而使学生即使接触的是负面的内容,但是也能够培养正向的历史感。

1.3 合适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在历史感的培养中,还需要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类型、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育条件等合理的培养历史感[2]。此外还需要结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感。从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历史感培养还需要遵循合适性原则。

1.4 有效性

历史教学中历史感的培养,还需要根据特定的教材以及历史史实,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的要求,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并根据学生的自身和学习条件,设计相应的历史感培养计划和目标,保证培养策略的有效落实,实现培养目标。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感的对策

2.1 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在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真实的历史题材,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通过正向的引导和合理分寸的把握,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感[3]。由此可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学生的历史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中,首先是要注重历史内容讲述的策略应用。也就是教师在历史感培养中,需要选择一些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题材和历史内容,从而提升了教师讲述的感染力。在讲述性策略的应用中,比较重要的为对比式和代入式。其中代入式讲述指的是教师针对教材的内容,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历史时空和场景,进而提升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比如在讲解宋代青瓷的相关内容中,讲到冰裂纹青瓷,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冰裂纹的图案,然后对这些图案进行语言描述,冰裂纹是在瓷器的烧制中刻意在陶瓷的表面烧制出的抽象的线条组成的各种不规则的图形,使人在观看时能够引发更多的遐想,这也是宋代陶瓷将艺术和自然有效结合的表现,展现出新陶制品意境,即使现代也仍然在模仿。通过这种直观的观察和语言的描述,可以使学生对冰裂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生钦佩之情,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比分析是指教师在历史内容的描述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历史事件或者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4]。

2.2 加强历史知识记忆

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学生的记忆,只有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才能够保证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从历史教学的特点来看,其与我们现实距离比较远,而且内容枯燥,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历史感[5]。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要想了解《南京条约》必须要知道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等内容,同时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进行明确,进而学生才能够分析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必然性。虽然从历史教材的表面来看,历史知识的结构比较零散,但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历史事件间都是具有一定联系性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带动记忆,认识到历史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感,提升学生历史的学习兴趣。

2.3 有效利用情境教学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概念、史论比较多,但是具体的历史事件细节和史实却比较少,而这种教学方式犹如苍白的口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6]。要想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保证教学的人性化,以教学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设置形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历史教学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和感受历史,教师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语言等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将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的学生眼前,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历史感。

3 利用日常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学生光靠45min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教师需要通过引入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历史问题和观点展开讨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换思想,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其历史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和历史教学相关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知识距离现代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场景,强化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感,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总的来说,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对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都有积极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1]周菊萍.利用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感的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103.

[2]余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J].黑河教育,2015(8):52.

[3]王大标.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J].新课程导学,2016(27):66.

猜你喜欢

历史感高中历史历史
长春花蓝+中国红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