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创新

2018-03-07唐洪健

文化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数字化

◎唐洪健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 四川 绵阳 622760)

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创新,是为了更加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以下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图书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方式。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充分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助于加快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信息时代下传统图书馆的管理问题

(一)大数据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下,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对当代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已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选择以信息数据的形式将资料存储到计算机中[1]。有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方便人们利用各种电子终端设备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方便了人们“增删改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现根据图书馆对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图书馆尚未能有效建立起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设备、技术不完善,所使用的信息化设备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也仅能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

(二)信息共享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对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快速编译,有效加强图书管理效率。但是,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是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信息泄漏极易造成恶意攻击和窃取等,导致读者信息和馆内安全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造成严重泄露事件。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即便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先进技术支持,但也需要更加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使读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同时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将各数字图书馆进行无缝连接,打破传统图书馆的时间、空间桎梏,做到馆藏一体化,先进管理模式一体化。着力加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破解时空上的束缚,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在网络数据中获取知识的需求,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阅读环境。

(三)很多图书馆缺乏大数据思维

根据国内部分图书馆对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以随机采样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国内很多图书馆缺乏培养使用大数据技术的思维意识。当前图书馆对图书资料的数据处理,多数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图书管员,大多也并未形成大数据意识,因此十分不利于各大图书馆采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图书馆开展管理创新。

二、传统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方案

(一)数据库的建立

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的图书管建设,需要贯彻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建设现代化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建立,需要财力、物力、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综合应用,基于上述条件的支持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资源网络平台。有了现代化网络数据库,能极大地方便工作人员对图书资料的信息汇集、整理、索引,强化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更加便于馆内图书资料的资源规划、综述等工作。在建立图书资料数据库时,应对数据库中的图书资料进行有效分类,让人们更加方便查找和进行科学研究,例如,设置联合书目、科学决策、科研成果和专业课题等[2]。

(二)实施数字化管理

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不仅要实现信息化管理,而且更要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采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做到减少财力、人力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图书资料的手动整理工作。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高效整理图书资料信息,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图书资源整理和规划效率,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大大加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也需要对纸质资料给予妥善保管,及时录入图书资料的相关信息,以便在分类和归档处理时为读者查找相关文献材料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性。

三、大数据与图书管理之间的融合式发展

(一)做好规划和设计先行

建立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是一场“持久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需要细化落实每个工作细节,有效规划图书馆的数据战略模式和设计工作。首先,开展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需要做好设计工作,并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进行分析研究。图书管理资料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要不断调整优化建设过程,有效推动全局发展,推动设计工作错位衔接,使大数据技术的建设保质保量,精准确认图书资料管理定位和服务对象。其次,创新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需要成立专业的数据管理部门,有效采集和分析数据。最后,要特别注意图书管理藏书的收录工作,保证图书资料的准确性。

(二)高质高效建设图书馆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支持,为读者提供高效阅读环境,也可便于今后图书馆开展管理工作。当读者访问图书馆时,有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使读者可以凭借智能化载体高效分析和查阅图书,也可帮助图书馆根据读者年龄、职业、性别,掌握读者的阅读偏好,进一步为读者提供借阅建议。大数据系统可以为读者建立虚拟书屋,将读者喜欢的图书资料进行记录整理,体验到虚拟收藏的乐趣。例如,读者喜欢科技类的书籍,而图书馆有相关书籍时,大数据系统会根据读者阅读习惯自动向该读者推荐书籍,更加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使查阅、检索过程变得更省时省力。

(三)强化数据安全

传统图书馆因其无法脱离纸质媒介,所以较少会出现信息泄露情况,而当下我国已迈入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是面向社会、公共媒体的,因此需要设定一定的接触信息权限,以此保证信息数据在合理的安全范围内使用。另外,图书馆内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大保护和研发资金的投入,以应对外部风险,避免不法分子窃取信息[3]。通过对数据安全问题的强化,能有效保障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料信息的安全加强,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四、结语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为根本,将成为未来图书资料管理的新趋势。在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中,改变了传统以图书为主的保管形式,并对馆内图书进行有效整合,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也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加方便读者查找自己喜爱的图书。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对整合多方馆藏信息资源,有效提升图书资源的整理与应用有着极为宝贵的价值。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