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与新型媒体互融并进

2018-03-07◎杨

文化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杨 媚

(云南省宁洱县广播电视台 云南 宁洱 665199)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融媒体”这一词语已经从早期的概念成为现实。新闻生产是媒体传播的主要内容,也是被“融合”的内容,实现在媒体大融合的环境下解决好“本领看家”,巩固思想舆论阵地,把宣传工作做大做强。因此势必要求从事传统媒体的记者要跨越转型,并且以“旗帜鲜明,引领团结鼓劲”的思想主动融入、主动作为,与时俱进[1]。

一、传统媒体记者要重置角色

(一)融合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

在传统记者融入多面社会的渠道中,有人谈创新、有人谈质量、还有人因循守旧,维持传统媒体的固有理念。不论媒体记者持哪种观点,均要深挖信息内涵,使之成为专业性的研究报道、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标志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突破传统媒体的工作习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下,记者要积极树立起服务意识,始终将受众作为等待服务的对象,通过新颖的报道策划,提供多样化的新闻报道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2]。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渠道和平台,为避免内容优劣不一,新闻服务者还应具备理性的判断力及新闻大局意识。

(二)主动学习融合技术提升综合能力

融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要求新闻从业者不断学习各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传媒技术以及新媒体融合技术,包括从内容制作到传播的一系列工作,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可从以下两点分析:

一是学习运用新媒体的表达方式。根据受众需求,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后展开多角度报道,如“普洱发布”的:“普洱的青年朋友们,你有一封扫黑除恶的倡议书请查收”,该内容比起“扫黑除恶斗争的总蓝图”显然更能为受众所接受。

二是学会换位思考。以受众的角度去思考,以受众的视角去表达。如《光明日报》发布的“纺织非遗:穿越千年遇见你”新颖标题,要比“传承千年纺织非遗的研究与探讨”这样的刻板化标题更具有吸引力,通过研究历史与现状后进行报道,体现出既具有深度,又具有广度的特点。

二、“一报一刊一台一网”互融推进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形成了全新的传播形态。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断产生融合。“一报一刊一台一网”通过数据手段在传播中又汇聚成全媒体矩阵,它们既有优势互补,也有一体化发展的特点,从简单相“加”迈向相“融”阶段,遵循“微时代”文化传播规律,不但丰富了传播手段,而且拓展了传播渠道,创新了传播方式。

(一)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融媒体在技术应用中,具有“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及管理优势。它支持各级党报、党刊、电视台提高技术水平,不论是能够实现统一指挥调度的融媒体中心,还是全媒体采编平台的建设,主流新闻媒体传播内容均能更好地以“主旋律引领舆论、正能量团结鼓劲”为总基调。聚焦中心工作,引导社会公众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从而也能提高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3]。

(二)融媒体新闻生产的多元化

融媒体,不仅可以作为新闻报道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有力载体。如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微博等媒体,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传播理念、形态,以不同形式对各种社会事件作出相关新闻报道。另外,要紧扣“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流程向融媒体转变。综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构建可听、可看、可融以及可转的媒体传播矩阵,传播出“时政信息、乡村旅游、文苑学习、人物典型、事件直播”等内容,根据受众需求制定新闻报道形式。

三、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勇担时代责任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如何开展媒体深度融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导下,全国新闻界掀起一阵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守正创新、加快转型的热潮。在产品融合、终端融合、渠道融合、人员融合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逐渐探索出一条在信息环境下壮大发展主流舆论阵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唱响主旋律,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团结稳定,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从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从有利于改革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出发;从有利于群众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出发;从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稳定出发,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唱响时代主旋律。

二是在融媒体建设中,牢牢把握跨界融合这个着力点,聚焦民生民利,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要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同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之间跨界融合,始终同人民保持高度一致。例如,新华网云南频道“点赞云南”发布的“风味云南的高级‘鸡’密”,把建水、云龙、沾益、勐海等23个地市、县的高原特产土鸡,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展现出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美味小吃,同时以“新闻+电商”的模式传播基层文化,带动消费。以宣传“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为主流,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在人民心中,对媒体宣传的印象多半是“丰富”“多彩”等官方措辞。然而其根本的素材是来源于基层,所构成的那些江山多娇、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民族团结、社会繁荣等媒体用语,必然会在人民心目中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不论融媒体以怎样的速度和形式发展,其传播内容一定要源于人民、贴近生活、以融入群众的故事,展现出人民美好的生活向往,推动百姓的生活积极向上,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筑牢新闻舆论阵地。

四、结语

总之,改革天地宽、创新动力足。当前,新闻媒体应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守土有责的志气、不进则退的锐气主动适应新闻媒体与技术发展的变迁,笃守正道,以融制胜,努力做好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这篇大文章,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