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印版画的创作探索

2018-03-07赵爱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肌理版画技法

赵爱民

(山西省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运城 044000)

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也是第一个在世界上有木刻版画的国家。雕刻作为标记或装饰品雕刻,达到记事或审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祗树给孤独园”是《金刚般若经》的扉页画(公元868年刻),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木刻版画。粉印版画是我国版画的种类之一,它的发展史并不长。要想搞好粉印版画的创作,必须先了解与它相关的各方面知识。

1 粉印早期版画的发展轨迹

在中国传统雕刻技术史上,由于颜料的质地不同,有透明的植物颜料和不透明的矿物颜料,所以这两个分支分为水印和粉末印刷两种,二者相对独立,相互依赖[1]。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于吴俊发、黄丕谟等画家,率先开始研究传统水印木刻和水墨画,进行水印木刻创作新探索与普及,由此开始,江苏水印走上了迅速发展之路,其二人代表作有《一片新绿》和《黄海渔归》等。目前,江苏水印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印木版画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上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地位。而粉印一支,由于其变化少、较呆板,且发展较慢。早期的粉印版画的出现,据记载,首次出现在漳州的福建民间,大多在一些黑色背景纸上,用粉末颜料印刷字符、花卉和鸟木等内容,现在浙江美术学院的版画艺术部门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木版年画的印刷品,包括杨柳青、桃花坞等地,无锡神马、漳州民间版画等,后两种均采用粉印的形式。它虽缺少水印的渗化、适意之风味,却有质朴、憨实的气概之美。倘使把水印描绘成小提琴,而粉印则可被称作大提琴。直到60年代后,浙江美院的一批版画家,才又重拾起粉印这一画种。他们是朱维明、邬继德、李以泰等。据朱维明介绍,他早期当学生时,曾以地方戏曲题材刻制过粉印小品,当时仅只一试而已,且原作无存。1986年后,他取材是以水乡为主体,技法上采用粉印,努力想在中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中吸取养份,从中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如《版纳拾趣》组画:《雨润如酥》《迟日春风》《染就新绿》《绿了芭蕉》《午憩》《船》组画等。某个的形态,则映射出艺术工作者的风采,也印上了艺人特质的印记。另有邬继德的《渔塘》、《碑石》等,都是当时颇有影响的粉印版画作品,为今后的粉印版画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现代粉印版画的印制技法

有些人之前把印版画比喻成盖图章般轻松,假使是说笑话还相去无几,凭信的话,那就有点委屈版画家了[2]。譬如,制造一副套色木刻版画,其程序很讲究、不像画中国绘画可连成一气。用色完后,刻作上一项,还得稹密权衡,虽说刻作已矣,套印以后,不符合要求的而成废品的事时常存在,制造粉印版画也是如斯,十张之中能有几张齐备可说是妙不可言了。因此我注意到,版画家一生搞不来多少代表作,一些国画家一个月就能搞一次美展。而实际上,倘若把单张版画美术作品的印量都加起来,兴许并不算少,可是列入展示只须要一张就够了。例如,老艺术家邬继德1987年在做出《梅子雨》绘本集时,即利用了坊间粉印技艺,显见了江南水镇的民俗,以浓烈的民俗特性形像地回叙散文的韵味。《梅子雨》的美术作品,是用刀在一块板上交错线,将各形体散开;而后用刀触做出构图,将水粉色印在用油性色做底的宣笔上,随印随看,要到感到高兴截至。取简易中见富饶,少版中见五彩缤纷的长处。《梅子雨》力争乡土气息和时代思潮的交融,传统的技艺和现代的生活的协调。他从《梅子雨》的谱写中获得启蒙,即粉印能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带来相当多的种类,进而改变版画著作作品少的境遇。粉印的纸类,通常以夹宣为宜,柔嫩、精细、方便列印时滚翻。肌理的制造,除刀刻开外,拼贴画也可;底色的制造,通常用笔刷于纸上,如斯做底印刷后缺少横纹,缺乏署名的场合,不应版画标准。印刷时得心应手,印一次和印第二次的时效不一样,若是将底色透上,少印则成,尚会发端预料不到的效益。

现代粉印版画,随着时代的进步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展示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家个性。这种现象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思想和观念的变迁,对材料特性和形式技巧的关注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表现出其作为绘画艺术向“本体”的回归。

进入21世纪,随着材质的丰富,粉印版画创作也开始运用纸版、吹塑板等轻便、容易刻制的作为底版。纸版粉印,主要利用剪刀、刻刀、圆珠笔等工具在拼贴的底版上制作肌理与刻划,然后用水粉颜料涂色,再覆以刷过墨汁的夹宣或色纸进行印刷。涂色的过程中,创作者可自由发挥,以独特的思维,制造颜色的特殊效果。可以像油画一样色彩浓烈、厚重变化多,也可以用一种单色拓印,边印边看,随时修补不满意的颜色,非常方便,最终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意念中的情调。色版与黑色宣纸底版的结合需要创作者审美意识的调动,充分发挥原材料与材质肌理美,体味色彩调和的微妙感受,发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达到色彩与版痕的统一。印刷时精力必须集中,印制时用力的轻与重,印纸水分的多与少都直接影响画面的成功率,否则会前功尽弃。“成功的技巧运用都是由于受作者强烈的创作意图、创作欲望的驱使,新的技法才得以应运而生。”如刘小伍《走进春风里》、赵毅《苗岭高秋》等都是成功的纸板粉印作品。如第九届美展中王海燕的 《窗前的盆花》,则是充分运用了木版的纹理和粉色的结合来进行创作的,效果也非常好。

现代粉印版画最重要的是在规定媒介物上进行再创造,以及对印刷过程的心理体验。粉印版画创作对材料特殊性的理解越深,就越能因势利导,创造性得到良好的释放。

3 粉印版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技法的创造丰满了文学流派的美,艺术的特质,则须臾也离不开技法的具体表达。要说外形式是体现作者主观上的艺术性思维和作品主体的必要的办法,就是说技法是使外形式能够物化的必不可少的手艺,使作品以某种的语言和式样陈列在阅听人的面前。是以,技法的富足、蕴涵艺术语言美的饶沃和特质的涌现。技法和表达方式两者是是密不可分的,是一幅成功的粉印版画不可缺少的因素。

粉印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他版画品种一样,在创作中也有其特定的表现规律。

3.1 对比规律

粉印版画的构成首先以颜色的对比出现,黑白混合的散布、截然相反等相互依存的因素招致形象的临场感。黑色在真实感上起到决定效益,以是起初要排定黑色,达到一定比例时,画面对比强烈。反之,白色空间缩小,反映对比抑制。于是比率安妥、应凭据主题、题材的期望,用视觉效果去量度。灰色是必须的校正和纽带,有了灰色,抬高了节奏感,有效地使主题显明。况且,着色的混杂对照、灵巧的使用也对画面的感觉校正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毕竟,合乎理想的粉印版画创作必须中肯的黑白和有主次、有节奏的色彩相差。

3.2 局部中求整体

粉印版画因其纯粹质朴的美而不同于另外的绘画。局部中求总体,其意是尽最大极限的可能对表现对象的某一要素来表达,谋求客体的完整性魂灵。当然这依赖局部的画面仍旧期望奉行各式艺术的准则,如统一、对照、节奏、均衡等。局部中求整体的艺术特色,能在一眨眼的功夫使阅听人收获猛烈的记忆和特定须要经久回甘才能感受到此中细节的希图。总之,黑白、色彩的各种运用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来取舍。

3.3 点、线、面的构成规律

点、线、面是构成画面整体布局的主要因素,这种布局受整体主题情感的制约。在粉印版画中,完全以点成画的情况很少,如有此情况画面则散乱。线的表现力最强,纯线描的画面构成显得苍白无力。粉印版画中点、线、面形成,要履行两个准则:一是统一;二是主体多元化。点、线、面三要素各是自身的作用,却有确切的感染力。以面为灵魂,配上以线或点作点缀;以点充当灵魂,配上以线或面作衬映,即是做到统一变化的好措施。粉印版画中的点指小色调,线指中间灰色、协调色,面指大块主体色。安妥地适用点、线、面等特征因素来体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状态,借以来影射自身的喜怒哀乐,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现形式。

3.4 肌理的构成规律

粉印版画中肌理美是其重要的表现方式。肌理分人工构图和自然肌理两种。版画的构图,必须经过版材、制作和印刷后才能确保。于是,此种肌理为一切的笔法的绘画不易赝造,并具备自成一格的艺术的闲情逸致。

就肌理的关系来讲,可分成具象肌理和抽象肌理两种。在独立状态下,肌理一般的以非形象的形貌显出,当和某一具体客体的形态连结时,才浮现具象化的作用,于是在粉印版画中更多的是抽象化的肌理,具象化的使用。如用各种纸材制做纹理或用树叶、树皮直接剪贴制做纹理等。

在一幅粉印版画中,一般的以一种肌理担当基调,配上以一至二种肌理担任点缀便可,在组合面积上要有错落;不可均分,明闇范围不能对等昭着,经营位置时应权衡节律配合。近来,繁多新物料的发端,为版画肌理的制作奉送了更加无限制的世界。

3.5 在拘禁中追求表现

粉印版画是一门拘束的艺术,这种限制能够充当找寻新奇的表现轨迹,而不是拘禁手脚的绞索。既然粉印版画要靠底板材和印纸的运用来完成。那么,钢、石、锌、铝、塑、石膏或实物等也可作为其创作底材,而各种纸和各种布也可作其印刷载体成为版画家探索的方向。因此,限制是有限的,表现是无限的[3]。

生活的积累、观念的更新、表达语言的探索实践、技法的娴熟运用,这是粉印版画创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鲜明的主题、高雅的格调、优美的造型、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流畅完整的画面,这才是成功的粉印版画作品独具魅力的真正所在。因此,只有把技法与表现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耐人寻味、催人向上、符合时代特征的当代粉印版画作品。

猜你喜欢

肌理版画技法
版画作品选登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