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3-07帅婷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万众大众思想

帅婷婷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72)

近年来,我国经济如列车一样飞速发展。正是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我国高校教育[1]。2015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了一个新思想,那就是“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的核心思想就是鼓励全民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创新创业。所以我国各大高校很有必要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让他们未出社会就能先接触到创新创业思想,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的目标推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我相信随着这些对策的不断落实,高校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都会不断克服,最终实现更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好的响应“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政府号召,更好的服务于人民[2]。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015年,“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 的思想开始走进大众的生活。这个思想想要顺利的执行,那各大高校必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让这些在校大学生提前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下面将详细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1.1 降低大学生就业压力

自从大众教育推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呈喷井式增长。据统计,现在每年高校毕业生多达到540万,而就业岗位却没有那么大缺口,导致很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大学生由于不喜欢自身专业,出来想找自己喜欢的不对口专业就更难了。而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这些高校大学生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这样就会使很多的高校大学生不在仅仅想出去找个工作就业,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高校大学生就会出来自己创业。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减轻了自己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自己创立的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岗位,从而减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2 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

美国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商业奇才,跟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种子想要发芽,首先要给其提供肥沃的土壤。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相当是给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肥沃的生长土壤。有了这个肥沃的土壤,这些怀揣梦想的在校大学生就会健康的成长起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1.3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虽然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无可避免的是大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无疑会培养出大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承担责任,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我国下一代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已经清晰的了解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众多意义。但是在实际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的目标推进。[3]下面将对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2.1 专业化师资匮乏

想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首先高校要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但由于我国教育起步较晚,尤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更是落后,相当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老师。正是这些专业化师资的匮乏,很多高校无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合格的创新创业教育,这样的教育可想而知学生的收获是非常微弱的,是无法启迪这些高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所以最后的教育结果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根本没有达到高校创新创业真正的目的,根本不会培养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

2.2 学生思想闭塞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上的有欠缺,没有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偏重于传统的教学,认为给学生灌输这些理念性的知识就可以,真正的关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和实施方案却很少,在许多大学生的观念里,只是了解了创新创业所要传达的概念,却缺少这种创新创业的精神,没有把它真正融入到学习的一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应作为一项高校的长期培养人才战略,但是高校对其采取的措施不足和培养的不完善,没有把创新创业当成一种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来培养,这些都阻碍了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3 政策难以落实

2015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了一个新思想,那就是“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随着这个思想的提出,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出了一系列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真正在落实的时候,并不是这么好落实,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结果导致这些优惠政策根本无法落实,极大打击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就上面阐述的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将提出针对性对策。

首先,对于“专业师资匮乏”问题,各高校应该积极引进更多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可以“请进来”,校企合作,引进一些企业里面有经验的人才不定期走进高校进行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另一个方面,可以“走出去”,高校教师走出校门,可以以进入企业或留学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以便更好给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给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提供一个肥沃的生长土壤。

其次,对于“学生思想闭塞”问题,首先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的逻辑思维。最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功能,以课堂、网络平台、主题班会等媒介为载体,及时给大学生传播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相关政策,营造具有创新和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

最后,针对“政策难以落实”问题,政策之所以难以落实,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部分政府人员的思想懈怠,以及监管力度不够。针对此现象可以加大政府人员的思想教育,以及管理力度,真正的让这些创新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到大学生头上,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保障。

4 结语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但是对于双创的的理念在不断加深,推进的策略也在不断完善,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所遇到的难题现状,应不断解决处理,不断清除创新创业教育路上的绊脚石,找出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探索和实践,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1] 赵艳峰.浅谈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1):190-191.

[2] 刘丽玉,林江豪.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及评估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培训,2016(4):16-17.

[3] 何鹏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16,18(12:115-116.

猜你喜欢

万众大众思想
万众期待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万众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