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探究

2018-03-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校企教学方式

袁 维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1403)

引言

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之前的传统教育变成现在的创新教学,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教学专业,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加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本身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组成部分,所以基于当下社会发展的考虑,更加需要我们教职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1 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知识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教学大纲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专业教材过于陈旧使学生学得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当前阶段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实际需求,使教学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互背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对理论知识有一个基础的把握,实践经验过于欠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的情绪。

1.2 教师教学方式老套单一

现如今,有很多学生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没有太高的学习兴趣,主要就是因为依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方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造成很多学生远离课堂,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1.3 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当前阶段,社会对机械设计制造的需求量较大,实习人数远远超出了实习岗位的需求量,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只能依靠观摩来完成实践教学,这种观摩实践的教学方式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实际需要,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机械制造人才。

2 改进方法

2.1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舍弃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起指导性的作用,采取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将机械设计制造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培养阶段,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作用,企业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的环境,提供完整的先进企业文化的学习氛围。建立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共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共同制订企业培养方案、实施企业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现在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因为理论教学是这两个教学部门的重点和基本内容,就造成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是对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来说,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毕业之后能不能尽快的融入社会,并且在企业中立足。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和校外的企业联手来促进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比如学校可以和当地的机械制造工厂建立联系,安排学生定期到工厂中进行实习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出来,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核心,这对于他们将来就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2.3 车间方面的实践性教学

车间实践性教学主要依托的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尝试,要实现这种模式的教学目的,要求学校建立合理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建立必须以学校和企业公司实际情况为基础。车间实践性教学首先职业中学会与机械制造厂签订关于学生实习的合同,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学校与机械设计制造厂家进行定期的合作,这种合作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在结合企业工厂的业务要求,使学生加入到工厂的机械设计制造项目中,车间实践性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能够使学生尽快熟悉对应的岗位职责,从而为以后的上岗做好准备。

2.4 培养优良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对于中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并不是特别重视,很多教师的水平都一般,是以我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优良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不光要掌握理论知识,本身还要具备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及时地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被社会所需要的,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不会和社会脱节。另外,教师一方面在学校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时刻注意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投身于工厂或企业中,及时了解这个专业的新思路和新技术,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

2.5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了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学习的平台,具备了国际化视野。机制专业校企合作企业都是一汽大众、奥迪中国、伟巴斯特、博泽、西门子等国际企业的设备供应商,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环境,学生在企业项目实践阶段,接触了大量的国外图纸,参与设计了德国智能立体停车场、汽车天窗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汽车座椅自动化装配线等企业项目,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在2016年我校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时,教育部评估专家到学生实践企业长春合心机械制造公司实地考察,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座谈,用人单位给予我校机制专业毕业生如下评价:“学生的心态比较稳定、工作踏实;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适应性、悟性较高;学生的发展空间较大,向上可搞设计开发,向下可搞售后服务,正常可搞设计、工艺或技术管理;学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合心集团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高度吻合”。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将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教学质量。

[1] 王春蕾.试论高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62.

[2] 肖海利.关于职业中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17).

[3] 夏建国.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造就卓越工程师成长摇篮[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6(3):1-6.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校企教学方式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