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2017版高中历史课标对高校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8-03-07邓沛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课程标准特色

邓沛勇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2018年初教育部出台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以往历史课程标准相比,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具有新的要求。高校历史专业师范生是以后高中历史教学的后备力量,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课堂上除传授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外,还需让学生了解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对新课标进行解读,让学生以夯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投入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之中,高校教师在高校历史课堂上做到如下几点。

1 明确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

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教育的目标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我们在高校历史教育过程中除要让学生明确教育目标外,还必须在教学中贯彻马克思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

首先,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如今中国处于伟大变革时代,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时代的主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基于以上说法,所有任务的重中之重,其前提都是坚持马列主义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其首要前提也是捍卫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其次,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必须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深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都是以该思想为指导来深化改革、发展国家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首先必须明确几个问题,一是,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三是怎样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入历史课堂中,笔者认为主要采用对比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对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述几种思想的异同,以及梳理出其继承性和发展性,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新课标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导思想,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品格的关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2],必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深入以上五个方面,而作为高校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梳理学生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在历史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动摇。如今西方史学流派林立,诸多西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备受国内一些学者的推崇,但作为中国大学生必须捍卫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地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西方也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西方已分三代,第一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第二代是20世纪20—50年代史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卢卡奇和葛兰西等人,第三代是二战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3]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西方都备受推崇,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必须捍卫其主导地位。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捍卫唯物史观主义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必须牢牢把握;第二,生产力与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让学生把握生产力是最革命和活跃的因素,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缔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联系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案例从如上几个方面让学生把握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必须注意一点,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除树立正确唯物史观的同时,还须注重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了解人民群众力量,最终缔造其正确的政治和史学观点。

3 高校历史教学内容的新变化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以往一样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部分构成,较以前不同的是,必修课采取通史方式讲授,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一改以往专题式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态势、全方位和多角度了解人类历史进程。基于以上变化,高校历史教学内容也应该有所改变,具体改变内容如下:

首先,通史教学是基础,必须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除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历史进程脉络外,还需详细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对于通史教育最重要的是三个板块分别为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对中外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整体历史发展进程有深刻的了解,探析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为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设置专题式教学课程,如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外经济史和文化史,让学生对国内外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和文化历史具有深刻的了解,为以后的专题式历史教学打下基础。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中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因此,高校历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上述模块,以此为基础设置高校历史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胜任日后的历史教学,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深入认识历史。

再次,高校历史应设置史学理论和史料学方面课程。2017年版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的参考,各学校可选用、改编或新编。因此,高校历史教学也必须以此为根据,让学生了解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因此高校教学中史学理论、史学史、史料学和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必须加以重视。

基于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校历史教学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动,但是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历史发展脉络,同时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还要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合格的初高中历史教师。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 鲁克俭: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与趋向[N],人民日报,2017-11-13.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课程标准特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特色种植促增收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中医的特色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