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8-03-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初中语文

马 彦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江苏扬州 225000)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的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初中语文教育要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从鼓励、启发、培养等角度来培养初中生的创造力。

1 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挖掘学生创新的动机

1.1 多多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加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教师提出示范,明确学生的方向,教师教会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尝试。例如,在《故乡》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会主动提出文中出现了三处“辛苦”,他们的含义相同吗?作者为什么要多次重复这三个词语呢?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立性思维,给学生表扬和赞美,发扬学生的优点。教师要经过持续地训练,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

1.2 允许学生对问题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过去都是教师主宰课堂,进行正统的教育,教师怎样实现教学的创新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解释疑问,引导学生多思考,解答疑难,允许学生对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师在《七根火柴》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学生们各自抒发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一个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有的说这是一个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故事,有的说这是战士们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等,学生说出了多种答案,实现了创新,这样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多思考多琢磨,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提出看法,思维更加鲜活,对问题能产生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力。

2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在有利的空间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冬天,对文章的内容展开联想。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济南的冬天的视频的资料,让学生真实地走进文章中的冬天,感受冬天的画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得到拓展,激发学生发展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3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过去的初中语文老师仅仅认为创造力和智力因素相关,这是不对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大力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不仅和智力有关,还和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关。一些学生成绩不太好,但是这些学生也许就有会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研究新事物,善于接受新的事物的情况。教师要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创造力的关系。例如,在《看云识天气》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观察日常天气的情况,进行观察,看学生是否能够根据云的变化总结出天气的变化。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观察报告,再进行总结,就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4 变换思维的角度,挖掘创新的潜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运用变换思维的角度的方式,采用多向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变化思维的角度,采用多方向,多途径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看法,避免知识成为僵硬的死的知识,得不到灵活运用。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尊重学生的发现,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理,教师就要加以鼓励和赞美。

教师要鼓励学生变换思维的角度,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引导学生产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学习有所得,又有所发现。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有关于私塾师生读书场景的描写。关于这段描写,很多学生都会认为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艰涩,教学方法束缚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等。但是,如果有的学生变换角度来提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这样,课堂的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也有学生说读书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教师就发挥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潜力,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变换了学生思维的角度,挖掘了学生创新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的质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5 革新教学方法

5.1 开展以思考为核心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方法,解答学生困惑,帮助学生找学习的规律,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讨论课来鼓励学生讨论、争论,抒发各自的见解。

5.2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要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写这样的作文《假如我是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提出教学和学习方面的设想和想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做《怎样学好语文》的手抄报。教师可鼓励学生写互批作文,写作文的后记,写作文的自我评价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出语文考卷,相互之间交换解答,改分数,让学生自己制定评分标准,自己设计试卷,相互批改。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感到新鲜、新奇和有趣,产生了学习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5.3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语文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上台进行三分钟的演讲,可以让学生轮轮读报纸等。教师可以抛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争论、辩论活动,让学生们针对班级学生学语文的方法进行讨论,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吐露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辩论中思维更加睿智发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6 鼓励学生开展大胆的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利用想象力的教材进行启发和教育。例如,教师在教学《天上的街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你们过去看到星空,想到过什么?教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想象的,引导学生找到作者从街灯想到明星,从明星想到街灯,有街灯就有街市。街市上有世界上没有的珍奇的物品。由街市想到牛郎和织女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牛郎织女多么美好、自由和幸福。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大胆的想象,议论着学习的内容,诉说着自己长大了也要探讨天上的奥秘,观察天街的繁华,看看天上的商店里有的世界上没有的珍奇等。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按照先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第一步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第二步训练学生的创造想象。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订阅一些科学的杂志,让学生多读科普、科幻的书籍,指导学生多写《十年后的我》等想象的作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7 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的素质。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尽快看书,精力放在看书的速度和质量上,眼睛要迅速转动。教师要鼓励学生一次阅读,不要回视。教师要鼓励学生上下文猜读来理解生字和词语,尽量少查字典。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学生的速读比赛,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考一考学生一分钟能读多少字。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听记作文,也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敏捷思维的习惯,也可以训练学生书面作文的能力,让学生提高作文的质量。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1] 张桂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1 (1) :35-35

[2] 尤佳.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 (4) :114-115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快乐的想象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