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2018-03-07尹顺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品美的

尹顺民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作为高校教学课程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教育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中有许多鉴赏功能明显、审美意识较强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语言总结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汉语言文学是艺术与美结合而产生的思想智慧结晶,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学习文学作品内容,而是要挖掘文化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表现手法、结构安排、价值观念以及美的东西,真正体验文学作品读者的所思所感才能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但是,从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来看审美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还是从学生自身来看都存在着审美意识和学习能力缺乏的问题,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而没有用审美的、鉴赏的眼光去真正审视、观察和感受每一个文学作品,使得文学作品审美教育不足。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一内容,要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是有效的渠道之一,潜移默化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知识的认同感,在美的作品和享受中进一步提高他们个人的审美意识、情趣、能力和品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主流文化意识巩固意义重大。

1 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方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已经高度重视学生审美教育,高校教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供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外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形式上的突破,而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来看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并不丰富,甚至忽略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

一方面,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面临着教学任务和压力,面对大规模的学生群体难以进行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面仍然以教师个人意见和选择为主,教师也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选择方面导致选择方向和喜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差异化与个性化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投入到文学作品的有效欣赏中,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更多的是通读了解大概内容,而没有带着审美意识和鉴赏意识去学习、研究和体验作者的所想所感,也难以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和作品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方法较为落后,难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知识学习和灌输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兴趣,导致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掌握情况不理想,从而影响了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态度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长期开展,对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具有消极的影响。

1.2 学生审美情感缺失、对汉语言文学理解较差

素质教育旨在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塑造完美人格,而审美教育是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和完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就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审美素质与审美情感现状来说,学生审美情感缺失、对汉语言文学理解较差。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外在美的追求与内在美的追求不平衡的问题。他们追求个性化、标新立异主要是体现在个人的言行举止和服饰打扮上,在思维方式上却缺乏独立个性的能力,容易人云亦云,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忽略了个人内在人格与精神修养。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审美意识不强、审美能力不足的问题。网络时代与视觉影像对大学生视觉体验和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他们更加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与所产生的快感,导致个人审美能力、趣味缺失甚至是退化,也影响了他们个人价值观念、人文素养与人格的培养。这是大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和在汉语言文学中寻找到快乐的体验的真正体现。

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社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一度陷入迷茫的境地,他们对新时代呈现的人间百象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无论是从他们的生理特点还是从心理发展特点来说,大学生记忆力、理解力、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人文素养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形成等正处于关键时期,他们喜欢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缺乏科学引导使得模糊了美的东西,甚至追求平庸化的东西,将其视为个性、时尚和潮流。 二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背景下对大学生审美意识培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千奇百怪的文化艺术使得他们难以有效分辨美与丑的东西,新时代各种充斥市场的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权威具有消解的影响,高雅的文化被视为落后的东西、大学生冷落了它们,而通俗浅薄的一些思想和文学却受到了追捧,审美方式上大学生更加喜爱浅显直接的东西,对于传统的诗歌、文学作品难以理解,对高雅的交响乐不理解、更喜欢通俗易懂和个性化的歌曲,审美情感上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个性和急功近利的问题。三是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过重的压力和负担阻碍了他们美的感受能力和体验。审美能力提高和境界提升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学生具有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但是大学生面临着“考级”、“考证”和就业的压力,生活被笼罩了浓厚的功利化色彩,抑制了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四是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过渡期”大学生美的创造能力不足。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审美层次不高,他们在身心发展方面还不是非常成熟,学校“充分调动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得不承担美的创造的责任,压力使得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创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是紧跟时代脚步的一项专业,涵盖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知识,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塑造人格魅力,但是又受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审美情感缺失、对汉语言文学的情感理解能力不足。

2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有效渗透的策略

2.1 促进教学方式创新、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要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生来说,任何专业和课程学习兴趣是第一要素也是关键要素,是学习的潜在动力,学习兴趣高、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激发,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大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他们也渴望走进社会凸现自身价值。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个性化和自我价值追求的特点,在教学开展前先带领学生认清汉语言文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功能、价值以及重要性及,带领学生科学定位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及其对他们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结合互联网平台收集相关的汉语言文学视频和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理念与因素,通过多形式多途径让他们去感受汉语言文学作品内在的美感。大学生在树立对汉语言文学知识和审美理念后,积极举办汉语言文学活动、审美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自觉向具有审美情趣、审美知识的内容靠齐。但是,最根本的是要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在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以实际观察、网上调查问券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能力等。要合理采用分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合理分组,加强对个人兴趣和审美意识的自省,共同收集、分析和研究具有审美知识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在分享交流中去挖掘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的东西,不断去体验、感受,并模仿和创造美的东西,让他们在美的事物中去体验美、模仿美和创造美。新时代要加强多媒体教学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收集和欣赏美的东西,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他们去领略和感受美的事物。也可以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的使用,以具体的某一个汉语言文学作品为例,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和剖析作品审美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带着任务和要求进入到汉语言文学学习活动当中,进一步增强他们美的欣赏体验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2.2 促进教学内容创新、重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汉语言及其文字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从内容和结构来看就是一种美,这是中国文学作家共同努力智慧遗留下来的结晶和瑰宝。在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中,要挖掘其审美因素和知识,教师要从传统的“照本宣读”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和字眼的创新,挖掘真正具备美的东西和内容出来,带领和组织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延伸意义、审美价值等。教师要将汉语言文学中美的东西和标准挖掘出来,带领学生明辨美与丑的概念,将常规的、特色的美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过案例展示出来,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在结构、作者个人渗透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念、教育意义等挖掘出来。比如学生在学习和鉴赏李白千《行路难》时,教师应该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诗句拿出来作为重点,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和分析“云帆”、“长风”以及“沧海”等词汇的内涵以及作者李白自身想要表达的美好愿景是什么,并将内容上升到生活层面,引导他们对待困难挫折树立正确的态度,从而真正挖掘这一诗句的审美价值。再者,教师增强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细节的关注,合理挖掘和安排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关注知识点与古诗词记忆的同时,不能以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单纯地记忆和背诵,审美教育要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真正进行融合,就必须以融会贯通为导向促进学生自身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去加强美的事物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条件下,要挖掘和选取审美教育价值高、符合学生审美意识与水平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教学作品选择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的辩证学习, 通过类型多样典型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增强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度。最后,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和增强学生事物的思维和想象力。汉语言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作者内心活动的一个体现,这是他们个人对某件东西和某个事物思想感情的独特物化和外化,这就使得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这一特点,合理借助某些事物或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在美的事物和东西中去增强学生的个人思维和想象力,促进汉语言文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他们在各种事物中美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等,真正达到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的目的。比如,学习某个汉语言文学作品时,学生联系生活对作品内容、场景进行相应的联想,身临其境,从作者的角度去感受、体验和遐想,促进学生与作者思想上实现互动和共鸣。

2.3 促进审美形式创新、重点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作品表面,更多的是关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层面的美。因此,要促进审美形式创新、重点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对于艺术形式的审美教育。艺术形式对汉语言文学具有装饰的重要作用,一般会采用华丽的、新颖且独特的语句和词语来营造赏心悦目的体验,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对其艺术形式进行解读,不仅可以在头脑中还原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画面,他们还可以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感受和理解各个作品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态度。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汉语言文学包括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四个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文章的美感呈现和作者思想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科学选择使用和语境的描绘,有利于文章语言画面感的增强,让学生在真实的画面环境中去体验和感受作者的心境。比如王维《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句中“直”和“圆”就塑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真正想象和感受到关于边陲大漠壮阔雄奇的画面和景象,“直”字营造了一望无边的画面,可以感受到大漠的空旷开阔感受,而漫天的黄沙中白烟升起又不得不让人内心升起一股苍凉之感;“圆”字可以让我们准确联想到落日的形态,虽然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了这一轮落日上,但是语言所营造出来的画面感与美感又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思想内涵上的审美教育。文学作品中任何手法的使用都是旨在为文章锦上添花,也是为了突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为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而服务的。对于一篇优秀的作品来说,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这是文章的灵魂;反之,如果文章思想内涵不足和缺失,文章的灵魂就必然丧失了,就如花朵没有颜色一样,可能朴素别具一格,但是鉴赏价值就不复存在。任何一个作者创作文章作品时,都赋予了文章作品相应的内涵思想,如果文章内涵思想缺失,即使语言再优美、修辞手法再恰当,文章境界也难以得到升华。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在我国文学史上他的作品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经典之作得到了较高的成就与评价,并不是单纯地因为“经典”这两个字,而是每一个作品都阐明了他不同环境下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态度。《阿Q正传》同样采用了华丽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与表现形式,但是真正吸引人的是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这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为对比,分析阐述了畸形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真实面貌,这是他对社会的指责与控诉,旨在唤醒国人来正视这种畸形、麻木与冷漠,从而来挽救病态的社会,拯救病态的国民。

3 结语

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知识和审美价值价值,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充自我价值展现、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人格魅力塑造、主流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意义重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一篇优秀的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必须具有相应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挖掘在精神和思想方面具有高度和境界的作品。在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审美形式的创新,要重点挖掘具有审美因素和审美教育价值的文学作品和内容,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文魅力,需要他们具备相应高度的思想文化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能力,这一切还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因此,还需要促进教师文化素养培养,通过文学论坛、专题研讨会等提高教师汉语言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带领学生进行美的欣赏,为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提供保障。

[1] 杨桂霞.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年08期

[2] 樊德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汉字文化,2017年14期

[3] 徐春霞.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开展[J].科技资讯,2017年07期

[4] 吉毛太.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吉林教育,2014年16期

[5] 张红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年03期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作品美的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