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漫游戏境域中的网络文学新变与发展困境

2018-03-07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小说游戏

引 言

20年来,网络文学以燎原之势飞速发展,吸引了动漫、游戏、影视等文化产业的青睐,资本的巨大力量改变了网络文学自由写作的生态环境,也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文学大神们的创作,写作越来越迎合资本的需求,针对特定读者群体的类型化趋势加剧,同质化和重复问题严重,作品结构也朝着迎合动漫、游戏、影视的改编而发展,文学网站上,“男频升级打怪,女频谈情说爱”,神出鬼没,卿卿我我,虚构类题材一统天下,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转向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资本的介入虽然提高了网络文学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起到了促使网络文学良性发展的作用,但过度IP化的问题将对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前网络文学存在明显的动漫游戏化的写作趋势,常常有如人物单一、情节错串、叙事重复等显而易见的缺憾。要纠正网络通俗文学朝低俗化的方向发展,使之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担起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任。当前需要加以积极的引导,打造一批精品之作,推动写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实现从大神到大师的重要转变。

一、动漫游戏改编对网络文学作家的影响

(一)对于自身的定位:IP资源

网络文学与动漫产业的互动发展日趋明显,IP成为热门词汇,由《中国版权》杂志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联合评选的“2015年度版权十件大事”中的第10条为:“IP元年开启,文学艺术领域版权价值迅速提升。”①这种互动发展得到明确的定论和总结。受资本市场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写作目的转向IP创造,以数度蝉联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富豪榜冠军的唐家三少为例,从实体书出版、影视改编到游戏改编等,一系列周边产品运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回报,唐家三少2015、2016、2017年以来的版税收入都超过了1亿元,这么高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P在动漫和游戏领域的变现。

据研究者统计:“作为IP运营的典型案例,唐家三少的收入中网络文学连载的部分,只占小头。2013年,唐家三少卖出800多万本实体书,抽取15%版税;小说的漫画改编作品卖出150多万本,抽取10%版税;而根据其代表作《斗罗大陆》改编制作的网络游戏《唐门世界》,月收入流水千万。IP运营带来的这些收入,才是唐家三少2016年收入达到1.22亿、连续6年占据网络作家收入榜榜首的真正来源。”②

在网络小说类型化的大潮中,网络作家也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而调整了自己的位置,开始针对目标读者群体进行写作,甚至为了锁定某一阶层的读者,而拒绝出现大的变化。如作为玄幻类大神唐家三少,已出版的18部小说有17部都是玄幻小说③。事实上,他的这种定位,不无受当今网络文学界玄幻、仙侠、奇幻类一统天下形势的推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IP全版权运营下游戏动漫改编的需求。作品不再简单地被视为文学作品,而是IP资源,《斗罗大陆》系列的一切主旨都在于这一“资源”的定位上,作品在商业价值上的成功和他本人“中原五白”④的身份,都源于这一定位。对于网络文学的通俗性以及商业属性,邵燕君明确指出:

这些明星IP与普通IP之间,自作品被团队运营改编成其他形式开始,其收入量级便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分水岭。商业小说不可能用意识流的手法去写,或者讲什么主义。不是不让读者思考,而是你在进入读者视野的那一瞬间,不能让他有太多的隔阂感。这一点我想所有的商业小说的“大家”做得非常棒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文字不会刻意地去追求华彩,都是非常简单普通,又在单位体量里给予足够的信息量。这一点,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⑤

文学与动漫的亲密联姻由来已久,但传统文学作品很少有能够直接进行动漫改编的,大多数只能借用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场景等元素进行重新构设。对此,张颐武指出:

“传统文学的创作,其中都含有大量的现代文学技巧,或者说现代文学技巧是传统创作的一个必要因素。这些技巧或者注重对人内心、精神的挖掘,或者注重语言的锤炼、探索,和影视传播的特点会有差异。比如《生死疲劳》《蛙》,就很难改编,再如刘震云后来的一些作品,以大量的对话来表现,改变影视剧就很麻烦。”⑥

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适合不同形式的改编,像历史、都市、言情小说要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就特别容易,而不太适合游戏改编;就游戏动漫的改编而言,玄幻、仙侠、奇幻小说具有先天的优势,但这些题材的作品拍电影电视剧相对来说困难一些,因为拍摄的要求很高,投资也巨大。而郭敬明的作品《爵迹》,其改编的真人CG动漫虽然投资2亿、宣传声势浩大,但票房仍然不够理想。

(二)将个人打造为大IP的一部分

IP的出现,对产品最直接的影响是消费者不再关注产品本身的使用属性,而是更在乎产品的人格属性,或者说是IP赋予产品的精神体验。互联网社会,人们的时间空间都被碎片化,个人的真实生活变得更加孤独,心理需求已经超越物质需求。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热门话题、一部影视剧、一张漫画、一张图片等等,都可以打造成为一个热门IP。各种类型具有独特内涵IP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心理诉求,同时还满足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众人在一起可以共同谈论某个喜爱的IP,找到共同话题,这使得IP的功能进一步扩展,迅速在陌生人之间搭建起桥梁,建立信任感、归属感,在对特定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认可的基础上认可、接纳其他成员。

超级IP的跨界能力极强,它经营的是创意内容而非产品本身,甚至是先有潜在用户(粉丝),再有产品。内容扩展到哪个领域,产品即衍伸至该领域。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号称“XX同款”的商品,网红卖什么,粉丝就买什么,偶像们晒什么,追星族就跟着追什么,充分彰显了IP的力量与价值所在。以唐家三少为例,他将自己与妻子十分简单质朴的爱情故事记录下来,马上就成为畅销小说,再将其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亲自为其代言,很短时间内就打造出一个爱情故事的典范。事实上,社会上不乏比唐家三少爱情故事更为曲折动人、值得大书特书的情感经历,然而只有唐家三少将自身经营成为一种偶像符号的时候,他在其他网络小说中描写过的动人爱情故事才会自动关照为他与妻子日常生活的投影,他将妻子的蝎子辫写入小说,成为《斗罗大陆》1中女主小舞的标志性装扮;他生了女儿之后写了以唐舞桐为女主人公的《斗罗大陆》2,儿子出世之后则推出了以唐舞麟为男主角的《斗罗大陆》3;此外,他在微博和微信中与网友互动时称自己的女儿儿子为小凤凰和小麒麟,在书中也以相关名称为主人公命名。这一系列营销活动,加强了作家与粉丝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其小说热销,表明作家本身已经成为I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粉丝号召能力与作品相得益彰。

(三)针对特定读者的写作

与传统小说没有明确针对性的写法不同的是,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发展,类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作者都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体,在写作中也会有意识地迎合这一群体的喜好。而网站对此的划分也越来越明确,进入一家网站,大体首先会被按性别区分,然后又有不同的类型区分。例如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其读者集中于15-30岁的学生和白领,这与他一贯所描述的“青春期的忧伤”密切相关。他在小说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强烈的无力感,是他获得青少年粉丝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也是他独霸青春文学出版市场的半壁江山重要秘诀。而玄幻大神唐家三少的粉丝则集中于10-25岁的男性读者,而这一群体,正好也是游戏的最大消费阵营。抓住这一群最忠实、黏性高、基数大的拥护者,将“读者”转化为“粉丝”,将这一庞大数量的粉丝都纳入“唐门”的阵营,IP变现和衍生的吸金能力才能更强。因此,为了这一群体而写作,唐家三少采取了很多策略性的手段,包括放弃成长,不迎合读者提升了的阅读水平等,媒体对此评论道:

“他热衷于讨好读者,最懂得怎样留着最大数量的读者:如果读者的水平提高到他无法满足的程度,他就果断放弃这类读者。他会保持自己的水平不提升,以保证核心受众群永远是最基层的小白读者,因为这个群体的量是最大的。”⑦

(四)坚持更新与拉票

网络文学的写作与传播,是处于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状态之中。更新字数、作品点击数、月票得票数、书友收藏数等各种榜单都在不断地更新,而这一榜单又直接反过来影响作品的阅读和收藏。网络小说要获得稳定的读者群,首先要保证按时更新而不得“断更”,每日一更是基本数,而多者高达每日十更。行业内最为著名者如唐家三少,他以连续100个月坚持更新申请吉尼斯纪录,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而另外一位大神血红,甚至每天更新高达几万字。更有署名西门龙霆的《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一文,一度达到一天十次更新,日更字数高达2万字左右。网络小说一旦“断更”,不仅会遭到无情的“催更”,粉丝还会流失。可以说,作者甚至是被读者推着向前写、被网络出版的节奏逼着在持续不断地生产,那种“十年磨一剑”“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做法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网络文学求新求快的要求。

此外,传统文学创作中,作家完成作品,阅读就交给了读者,作家正所谓钱钟书所谓“下蛋的母鸡”的论断。与之不同的是,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大神,都想要保住位次,需要不断地与读者进行互动,常见的手法就是拉票,在每一更的时候都写给读者一些比较煽情的文字,透漏一些个人的信息,分享作者的喜怒哀乐,甚至生病、出差还坚持更新等等,都可以变成作者“求推荐”“求月票”的理由。因《琅琊榜》而走红的成都作家海晏,也常常在每日的更新前与作者分享一些自己去看桃花、逛街品美食等典型成都生活方式。

二、IP定位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

考虑到改编的需要,作者在写作中,会刻意制造矛盾冲突、强化戏剧效果,画面的呈现感较强,便于动漫和游戏的改编,IP化的痕迹十分明显。可以说,很多作者在写作时,就已经着眼于衍生产品诸如手游和漫画的改编。

(一)迎合游戏改编的人物设计

以最为成功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为例,他的作品堪称最为热门的IP,尤其受到动漫游戏产业的青睐。在长期与动漫游戏产业的互动发展中,唐家三少的创作越来越符合改编的需求。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有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同时更有以“史莱克七怪”“光之晨曦猎魔团”为代表的团队合作。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本来就是以多人在线同时游戏,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多人参与的团队游戏,众多技能自由搭配,尽显游戏精髓。因此,《斗罗大陆》系列的“史莱克七怪”和《神印王座》的“光之晨曦猎魔团”都是七人的团队,这种游戏,既可以一个人参与,也可以多人、约好几个伙伴一起参与,同时,在小说里,还构设了多种不同的其他战斗方式,如一对一战斗、二对二、四对四、七对七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游戏多种玩法的脚本。

(二)场景变换和地图升级

在游戏中,场景的不断升级和改变,是为了迎合游戏玩家富有新鲜感的需求。“网络游戏的情节具有开放性和随意性特征,玩家的趣味是决定新手成长方式的关键因素,因此游戏的脚本只会确定场景的空间设置,对游戏地图进行精心设计,拟定主人公成长的方向和情节的基本框架,同时为玩家在选择路径、行为方式、善恶属性、装备配置等方面提供选择的自由。”⑧这样一来,如果要直接采用小说作为游戏的脚本,小说叙事势必会受到限制,脚本在叙述顺序上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流水账式的顺叙记载,若是采用插叙、倒叙等等写作技巧,改编起来就十分费力,相当于得另起炉灶,重写脚本。因此,很多玄幻小说大多是以主人公的出世开始写起,一路走来,以入学、拜师、考试、晋级、除妖降魔、拯救人类等事件为线索写起,这为改编提供最大的便利,但是,同时这种写法很容易招致雷同,使读者厌倦,也使游戏玩家感到乏味。为了给这种“成长模式”带来新变,《星辰变》创造性地采用“升级换地图”的创作模式,随着主人公武功上每一次大的升级,就会改换一个场景,或从人类世界转化到其他星球,或上天入地、妖界魔界、地狱天堂等无不涉及,目的就是为了用改变游戏地图,改变场景设置的方法,在叙事模式的限定下有所新变和突破,用环境改变的新奇感和新的装备和技能等,化解单一平铺直叙写作带来的雷同感。

(三)不断增加新角色

网络文学升级打怪和奇遇迭起的情节设计,极大地迎合了游戏改编的需求。除了在情节上出奇制胜,上天入地,无所不用其极之外,网络文学的另外一个做法是在系列作品中不断推出新的英雄人物,这些新人物与旧作品中的主人公之间有各种应承关系,这是金庸用过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是漫威宇宙系列最为拿手的招数,成为他们畅销不衰的秘诀。这一技能也受到了很多作者的效仿,如江南、今何在等人关于“九州”故事的构设、唐家三少的“斗罗系列”等。“九州”是在一个共同构设的宏达地图之下由多人分头撰写,而“斗罗系列”则是由唐家三少的多部作品构成,在《斗罗大陆》1中,主人公是唐三,《斗罗大陆》2的男女主人公是唐三的女儿唐舞桐和女婿霍雨浩,《斗罗大陆》3则换成了唐三的儿子唐舞麟。作者有意识地打造这些人物群体,建构一个“斗罗世界”,形成完整的人物谱系。《星辰变》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其主人公秦羽,最终成为宇宙中鸿蒙金榜第三人——秦蒙,而作者在这里看似无心实为有意地串联起了另外两个人物:鸿蒙和林蒙。在我吃西红柿构建的小说系统中,鸿蒙是混沌宇宙鸿蒙空间的第一个生命、林蒙则是另一部小说《盘龙》的主角林雷。

对于公众来说,一本书推出一个英雄人物作为主人公,到了另一本书里,这一英雄人物就成为过气IP,缺乏一定的新鲜感。尤其是对于那些忠诚度并不高的非核心粉丝来说,IP“视觉疲劳感”随时都可能出现。因此,想保持整个系统在人们眼中的新鲜感,不断新增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新增角色在情节和原有故事之间保持着相互独立,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采取互文的方法,用多部小说逐渐构建起庞大的体系,构设众多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随时与其他新出现的人物发生故事关系。这样就可以不断制造出新的故事线,新增加的人物融入原有故事体系中。对于已有的“老英雄”们来说,也能藉此出现在新的舞台上,既满足了铁杆粉丝对这些“英雄”们下落的追踪,又得以保持他们的魅力和新鲜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停顿于简单的叙述上,必须从角色性格特点的层次和背后故事的丰富性等着手,让角色形象生动而饱满,避免粉丝审美疲劳。这些做法,保证最大程度上开发利用IP价值,既不使其被过分开发,失去对粉丝的吸引力的同时,不断推出与旧IP相关的新人物,同时不时让旧IP出现,通过多部不同主角的作品构建复杂多变的故事线,平衡每一位英雄角色的曝光度,又避免过度挖掘角色潜力,又不断通过复杂的故事,深化并丰富角色的性格和形象。这些怀有复杂情感和社会关系的英雄,在演绎不同故事中的不同表现,与单一脸谱的主人公相比,更能吸引人。角色的性格和背后发生的故事将像剥洋葱一样,随着系列小说一部一部的推出,慢慢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吸引大批新的粉丝,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既有偶像的粘合力。

(四)内容符号化

每个IP都需要极具符号特征的内容,才能容易辨识,容易被记住,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这才具有“吸粉”的能力。创作一个故事,不仅要构设出富有吸引力的情节,让读者把这个故事读下去,还需要有一两个形象特别鲜明、符号化的主人公,形成身份识别,提高识别度,凝聚特定的人群,让粉丝对他们如同偶像般一直追随下去。如《星辰变》中秦蒙的生命之力、“流星泪”,《斗罗大陆》系列中唐三的蓝银皇、霍雨浩的灵眸、唐舞麟的黄金龙枪等,都是塑造角色鲜明个性的标志符号。

(五)跨媒体互动

超级IP的诞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经营,跨媒体的互动是打造超级IP的有力手段。IP产生之初,一般只是单一媒体,比如《哈利·波特》最初只有图书的形式,图书畅销之后逐步开发出各种衍生产品。现今的网络文学作者都希望能进一步挖掘IP的各种媒体形式,保证IP的长期衍生能力,打造超级IP。让IP具备超强的传播能力,在纸质媒介、社交媒体、移动游戏、短视频之间互动,保证IP能进行长期的产业链延伸,而不是始终停留在IP最初产生的媒介上。IP的发展有两个维度:其一是纵向的,一部小说走红之后,顺势推出系列小说,最为典型的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曲,郭敬明的《小时代》1.0、2.0、3.0,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系列等。其二是横向的,一部小说可以被改编为多种衍生品,如动画、漫画、电影、电视剧、游戏、桌游、社交、综艺产品、主题公园以及周边衍生产品等等。以网络文学为中心的超级IP,正是由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系列产品不断被赋予新的阐释、新的形式,方才得以以维持较高势能。

IP通过网络文学这一媒介,呈现形式被激活后,需要做到长期的运营,在各种媒体跨界传播,互动发展,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而成,包括IP本身内容的不断丰富深化、粉丝的积累。IP的扩展需要以粉丝为导向,与粉丝保持互动,每一次IP在新媒介的呈现都是其又一次“吸粉”的机会;同时IP长时期的运营也会伴随着粉丝的成长过程,有粉丝会将自己融入IP,也成为IP的一部分,以cosplay、同人小说等方式呈现。

(六)长期运营

超级IP的打造,不仅仅包括跨媒体互动,还需要经过长期运营才能产生效果。作者对超级IP的长期运营手法主要有人物和经典情节的互文性,即文学作家不断推出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反复提及标志性符号,早期的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标志性人物、武功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形成互文效应。当前网络文学中,唐家三少对互文效应最为重视,他在推出了《斗罗大陆》之后,受到了很好的评价,此后的小说开始有意识地将主人公串联起来,意欲形成系列小说,打造超级IP,甚至未来的目标是走出国门,向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系列看齐。所以他在小说中刻意让人物重复出现,如《神印王座》伊莱克斯被龙皓晨和采儿的感情所打动,将永恒之心给了龙皓晨使其复活。后在《绝世唐门》中出现伊莱克斯的残灵再次出现,帮助霍雨浩而燃烧了最后的残魂死亡,成为霍雨浩/戴雨浩第三武魂。另外一件标志性的武器“黄金龙枪”也是反复出现,在《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中,它一度是王秋儿的武器,后来到了女儿唐舞桐的手中,而到了《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中,它又成为主人公唐舞麟的伴生武器。这种写法,不仅加深了读者对文中事物的印象,同时也增加了游戏的吸引力,使读者也很想在游戏中体验一把超级武器的巨大魔力。

三、动漫游戏境域中的网络文学发展困境

(一)过分IP化使小说沦为游戏的脚本

在娱乐、消费风尚的引导下,玄幻、仙侠等类型小说朝游戏靠拢的倾向愈演愈烈,作品逐渐向游戏脚本靠拢,同时,越来越多的小说作者直接参与游戏制作,或改编网络小说,或撰写脚本,导致小说逐渐偏离了文学的轨道,越来越像游戏。“当网络文学日益成为网络游戏产业链条上的一环,网络写作的模式化倾向必然愈演愈烈。网络游戏总是设置环环相扣的情节与冲突,为玩家提供不同玩法和不同的升级路径,让玩家在突破重重障碍后过关升级,接受更高级别的挑战。”⑨这种高度程式化的写作,也使不少评论者认为当前玄幻小说少有创新,多有重复和雷同。如在“斗罗系列”中,不管是唐三还是后面的霍雨浩、唐舞麟,每部都有一个主人公,他们看似复杂曲折经历最终都是朝着成神一路逆袭,而他们的奋斗历程完全被限定在形形色色的对手、队友、敌人的战斗之中,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一次又一次的升级,直至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样的叙事,缺乏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和人性较量,局限于狭隘的个人在修炼和打斗中的成长经历,虽然常常以拯救人类的面目出现,但都是空泛虚无地构建于想象的世界,主人公的成功大多被简单归结为个人的天赋、勤奋和机遇,缺少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于现实社会的关怀,难免有狭隘和单调之感。

(二)小说形式和内容的游戏化

网络文学与游戏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为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的复生关系。IP价值最大化成为网络文学界的财富目标,因此网络文学在场景设计、情节描述、角色关系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迎合游戏口味的倾向,尤其是朝“大型多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和手游靠拢的风向⑩,黄发有对这种写作倾向提出过批评:

“网络类型小说和网络游戏在风格上千篇一律,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沉迷于低俗的打怪升级过程中,过度渲染暴力竞技、情色诱惑等商业元素,小说沦落为对网络游戏的模仿,也必然导致废话连篇的‘灌水文’和空洞无物的‘小白文’的流行。”[11]

VIP电子订阅制度的出现,使网络文学更加清晰了自身的商业化定位,直接让网络小说的创作向长篇发展,导致网络文学灌水现象愈演愈烈,动辄数百万字,上千万字都不在话下,《现代修真录》《从零开始》都高达1000多万字,《木槿花西月锦绣》断断续续连载了近10年,《星辰变》《盘龙》《斗罗大陆》等都在300万字以上,这样的长篇累牍,导致作者常常在写作过程中改变了主题。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吸引粉丝,维持更大效能,有意灌水、刻意拉长篇幅成了业界通行的游戏规则。

IP化造就了网络小说的巨大商业成功,同时也给网络小说带来了全新的生态环境,但过分IP化的定位,也将成为网络小说发展之路上的严重桎梏。完全将自身定义为资源,过分迎合游戏改变的需求,单纯迎合游戏改编和IP设计,即使是单纯定义为通俗文学作家,也难以创作出通俗文学的精品之作。

(三)高速写作维持更新使作品缺少打磨

诚然,网络文学也涌现出不少上乘之作,如蒋胜男的《芈月传》就被高度评价,马季认为:“文本基本达到了‘历史学家可以当小说读,普通读者可以当历史读’的效果”[12]“也就是说《芈月传》的出现,打通了古代言情小说和历史小说并行不悖的路径,弥合了网络与传统对历史小说认同的巨大裂痕。”[13]有“新武侠宗师”之美誉的步非烟,也获得了孔庆东、韩云波等评论家的高度赞赏。然而,能达到《芈月传》《修罗道》这等高度的小说还是寥寥无几,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还是显得非常单薄和粗糙,甚至很多大神级写手的作品,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人物单一、情结错串、叙事重复等。

1.人物单一

同样是通俗文学,比起金庸庞大的人物结构和恢弘的历史叙事来说,很多网络小说的人物都比较单一,例如《星辰变》,除主人公秦羽外,就是女主人公姜立、黑羽、侯费,此外就没有其他十分详细描写的角色。在唐家三少的作品中,主要人物最多就十来个,而且人物缺乏个性,主角不仅能力超人,性格毫无缺陷,人品也光明磊落,总之,主人公脸谱化问题较为突出。其他网络小说中,这类问题也十分明显,有的小说甚至就只有男女主人公,加上三到五个配角,就构成一部小说,翻来覆去地在七八个主要人物之间编故事而已。

2.情节错串

高速写作的产物,难以创作出精品。由于篇幅巨大,动辄几百万字,加上不间断更新的要求,网络小说常常出现前后情节错串的问题,这些瑕疵往往会被网友看出来,然后反馈给作者,作者大多会后面的章节中将错就错地做一个修补,算是弥补此前的问题,这种作家和读者共同对作品的完善,使得网络文学因此更具有了集体创作的意味。金庸的《天龙八部》最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也存在情节错串、人物性格不一致等问题,故金庸后来多次对这些著作认真打磨,精心修改,可见即使是商业小说,要出精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3.叙事重复

网络文学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除了以玄幻、仙侠、奇幻等幻想类题材为主之外,还存在一窝蜂地追热门题材的现象,其中,盗墓、穿越、官场、都市等,都是近些年被热追过的题材,以穿越小说为例,高峰的时候,你穿我也穿,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穿越小说占尽了,光是一个清穿,以康熙末年为主要叙事的题材冒出一大堆,还分出很多派别,网络上的四爷党、太子党、八爷党吵作一团。这是同一时期同类作品的泛滥,此外,同一作者也存在着作品情节重复的现象,很多玄幻小说中,都会从主人公的出生、入学或拜师写起,进入某所学校,参加各种赛事,选拔赛、精英赛、对抗赛……主人公也就在这些赛事中快速成长起来,这些情节几乎呈现于每部小说当中,关于各种比赛的叙述占据着绝大部分的篇幅,上学、分班、上课、室友和各种拍卖活动,对各种天材地宝以及拍卖品的介绍等等,雷同的情节和细节的写作反复出现。

结 语

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使其日益市场化、类型化,成为动漫、游戏等产业的资源库,这种变化反过来影响了网络文学大神们的创作,大神们将自身打造为IP资源这一定位越来越明确,不仅针对明确的特定读者群体,作品结构也朝着迎合动漫、游戏的改编而发展,小说的叙事方式和人物设置同时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扩展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和影响面,但过分IP化使小说逐渐沦为游戏的脚本,形式和内容都高度程式化,高速写作维持更新也使作品缺少打磨,存在人物单一、情节错串、叙事重复等问题。过度IP化将对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加以积极的引导,使之实现从大神到大师的转变,是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核心任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它正像一个巨大的水库,源源不断地为文化产业提供水源,提供创意、素材和灵感。只有保护好这一生生不息的源头,我国的文化产业才能以网络文学为依托,将下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学习与借鉴欧美、日韩的阶段,无法与其直接抗衡。而动漫游戏对于网络文学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络文学的生态环境,现实题材的匮乏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桎梏,“它既不利于形成网络文学的良性生态和合理结构,也不利于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14]

①钟楚.2015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发布国务院发布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居首[J].中国出版,2015(5):71.

②肖映萱,叶栩乔,朱航,李天豪. 中国网络作家生存状态报告[J].名作欣赏,2015(31):60-67.

③截至2016年12月31日,唐家三少共出版小说18部,除了自传体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爱整个世界》之外,其余都是玄幻题材。

④“中原五白”即五位网络小白文中的大神:辰东、梦入神机、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唐家三少。

⑤以“爽文”写“情怀”——专访著名网络文学作家猫腻[J].南方文坛,2015(5):93.

⑥张颐武:网络文学并没有偏离主流的价值观[EB/OL].北京晨报.(2015-06-17)http://www.chinawriter.com.cn.

⑦了不起的唐家三少和他的畸形成功——让读者觉着爽[EB/OL].(2014-11-19)[2017-04-28].http://www.lkong.net/thread-1101107-1-1.html.

⑧黄发有.消费寂寞——网络文学的游戏化趋向[J].南方文坛,2011(6):19-25.

⑨黄发有.消费寂寞——网络文学的游戏化趋向[J].南方文坛,2011(6):19-25.

⑩MMORPG,是英文Massive( 或Massively)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的缩写。是网络游戏的一种,即“大型多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在所有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都要扮演一个虚构角色,并控制该角色的许多活动。

[11]黄发有.消费寂寞——网络文学的游戏化趋向[J].南方文坛,2011(6):19-25.

[12]马季.《芈月传》:网络文本与传统文本的同构[J].南方文坛,2016(3):141-142.

[13]马季.《芈月传》:网络文本与传统文本的同构[J].南方文坛,2016(3):141-142.

[14]心向远方,目视高峰——关于当前网络文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网络文学评论,2017(1):5-10.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小说游戏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