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办学绩效综合评价研究

2018-03-07张春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办学学院

张春艳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经信分院,湖南长沙 410217)

1 各高校办学绩效评价相同点分析

1.1 考核目的

加强学校可持续发展力,提升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是各高校开展绩效评价的目的。高校通过绩效评价与自身发展整体目标相比,可以看分析出办学运行是否正常,预期的目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办学绩效的优劣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1.2 考核结构

用于考核的指标体系一般设有一、二级指标,有些学校还设有三级指标观测点,同时对每个指标有详细的解释,指标体系的内容比较全面,一般都包括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资产管理等内容,具体到指标如何考核,也大都有评价的标准。不同的二级分院的考核指标一般都是相同的,但也有些大学针对不同分院设有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

1.3 考核思路

目标的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及绩效反馈是目标管理的四要素。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的办学绩效评价基本上都遵循了目标管理的四要素。首先,学校对各分院制定《目标管理任务书》,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分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参与决策:在指标体系设计前,要求目标的制定与体系的设计过程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要求涉及目标的重要群体共同制定目标;再次,要求限期完成:考核周期基本为一年,各学院在年初接受目标与任务,年终进行考核;最后,绩效反馈:绩效评价的结果往往用于奖惩著多,其他方面的运用较少。

1.4 考核程序

考核过程一般未邀请校外专家、同行等参与,由学校设立各级考评机构完成。大都高校都是各分院先自我考评,其次再由考核小组进行,最后交校级领导机构审定,考核结果基本都会体现奖惩。

1.5 考核方式

绩效评价大都采用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评价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只是具体如何进行评价有所区别。

2 各高校办学绩效评价不同点分析

2.1 考核侧重点不同

有些学校的绩效评价实行单项考核、综合考核、办学水平动态跟踪的考核;有些学校目标是办成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则侧重于对科学研究的考核,其分值比重较大,二级考核指标也较多;有些学校注重学科的建设;有些学校侧重于教学绩效的产出,教学绩效占的比重分值较大。

2.2 具体的考核办法不同

有些学校采用基本指标与加分指标累计加分的考核办法,最后的综合排名是由基本指标和加分指标根据计算公式汇总得出,有些学校采用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考核结果是由各单项考核的分值乘以权重系数,再累加汇总。

2.3 考核结果奖励不同

大都学校都能将考核结果应用于个人收入分配、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有些学校奖励中分单项考核优秀和综合考核优秀不同类别,而有些学校注重对领导班子的奖励,至于对其他人员的奖励不够用心与重视;当然对于优秀单位与不达标单位奖惩方式学校一般都有明显差异。

3 高校办学绩效评价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正在实施办学绩效评价的高校,发现高校评价的指标体系有些区别,在指标的分值权重与观测点或评价的方法等都有些不同。能够真正反映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基础的问题。学院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很多学校没有明确表示,只是一味注重绩效评价的操作过程,而没有将学院的绩效评价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思考。

(2)指标设计的问题。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学校整体绩效发展,但是实际操作中设计的指标和评估的内容大都是针对教学工作层面,很多评估指标并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学院办学历史、学科特点以及承担的任务来进行量身定做的设计,所有不同的学校、不同院系存在着理、工、人文、社会等学科的差异,每个单位个体担当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一些学校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个体的差异与特殊性,不同特点与差异的学院使用同样的指标来评价其办学绩效,结果一定不够公正。所以,要根据学院自身特点与发展目标相结合设计指标,才能符合实际情况与需要。

(3)评价短视的问题。年度内短期的产出情况往往是指标评价反映的重点,长期的结果难以得到体现,比如:研究型学院成绩的表现存在着长期性和迟效性的特点,通过短期的办学绩效指标评价存在短视的行为,忽视了长期效益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如:学生对社会贡献的测量短期内就很难体现。

(4)评估主体的问题。办学绩效由谁来评价?评估的主体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会有一定的影响。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不同的评价指标,应有不同的评价主体,在具体实施中,应有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做保障,各评价子系统也应积极发挥协调功能,相互制约的同时更多是相互配合,防止评价主体之间出现冲突,高校甚至可以对有难度的评价指标进行必要性的评价者培训,同时对评价过程也应有一定的监督。

(5)评价方法的问题。调查发现,有效的评价方法确实是实现评价目的的有效手段,但实践中许多高校内部评价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多种评价分散体现在不同的管理机制中,形成评价内容和侧重点有差别、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程序不一致、评价方法有不同等特点,阻碍了组织绩效评价的科学化,影响了评价在实践中的效果。

(6)评价程序的问题。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绩效评价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实践中,有些学校对评价程序并没有进行规范设计,对评价的工作不够明确,如:有的学校根据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自评,有的高校直接由职能部门数据统计得来;对评价结果的审核,有的高校设目标管理办公室,由他们先审,再由学校审定,有的高校采取校考核小组先审核评定,再由校党政联席会审核评定。在奖惩之后,是否进行意见反馈,商校做法也不甚一致。

(7)结果应用的问题。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奖惩不是绩效评估目的,通过绩效评价改进绩效计划,促进绩效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绩效评价的目标。但从实践中发现,许多高校很注重结果的奖惩问题,一心关注奖金、津贴发放变化问题,因为过度关注与员工个人的发展关联不大的因素,就很难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对绩效评价结果中指出问题的并不重视实质性解决,结果会导致学院的办学绩效还是没有改时,办学绩效的评价还是一种形式。

4 完善高校办学绩效综合评价的对策

上述提到,办学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的问题,改进计划,增加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有利于在内部形成积极健康的竞争氛围,正面导向激励的效果,实现教学效果和科研质量同步提升,达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质性提升的目标。实践中,许多高校学绩效评价确实需要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绩效评价观念要正确

办学绩效评估的结果与效果绝不是简单的体现为学院之间的排名,而是用于真正改善并提升学校自身整体的办学水平与能力,排名只是综合实力后自然的结果,所以通过评估分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才是最重要。

4.2 绩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出:利益相关不同,关注焦点就不同,判断结论也会不同。评价主体可以多元化,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同行、专家等外部评价,在评价前对评价内容适当的培训,有利于评价者对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有必要程度的了解,使评价更加符合现实情况,更加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同时还要配备监督机制,确保评价的公平性。

4.3 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

指标体系应该根据内外形势的发展进行调整、修改并且完善,确保科学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最好的效果是从各学院自身学科特点出发,量身定做绩效评价系统,从教学、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科研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校级评价,同时也考虑分阶段选取重点指标考核。

4.4 评价组织程序要合理

许多专家认为对应该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因此,建议在评价组织上,学校应配套成立单项工作小组考核和综合小组考核。具体操作上,首先是学院先进行自评,再由学院单项工作小组考核、学院综合工作小组考核,最后数据汇总,校工作考核领导机构审定,接下来再意见反馈。许多专家指出,在评价重要的指标时应当参考一些同行的评审办法。

4.5 结果激励机制要得力

调动每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将对学院的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院总体目标的完成是需要全体成员的努力,调动每个成员愿意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要注意激励行为要及时,过后的激励,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每次及时的激励才会连续的产生积极的行为。

总之,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建立以办学绩效评价为出发点的办学效益评价机制,提高整休办学效益,增加核心竞争力,才能使高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马璇璇.我国高校办学绩效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7.

[2]游晓欢.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福州大学,2011.

[3]张男星,王春春,姜朝晖.高校绩效评价:实践探索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5,36(6):19-28.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办学学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西行学院